BAT大佬爭霸保險江湖,百度金融欲借科技能力解行業難題

保險江湖從來不缺“入局者”。

申請設立百安保險、發起成立互聯網財險,左右開弓的百度金融將“痴迷”二字演繹得淋漓盡致。

保險牌照申請漫漫長路,百度金融上下求索,日前斬獲保險經紀牌照。

2015年的11月,對保險業而言,好不熱鬧。先是恆大跨界保險業,地產與保險再“聯姻”;而後,百度宣佈攜手安聯保險、高瓴資本聯合成立互聯網保險公司——百安保險,擬在國內開展旅行險、健康險和互聯網金融保險等相關業務。

轉眼又一年,2016年,百度又宣佈聯手太平洋保險,擬發起成立一家互聯網財險公司,聚焦於汽車保險及相關業務,藉助於百度的流量入口和太平洋保險的車險服務經驗,打造互聯網車險平臺。

另據工商信息顯示,聯保龍江保險經紀可從事按經營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允許的業務範圍,從事在全國區域內(港、澳、臺除外)為投保人擬訂投保方案、選擇保險人、辦理投保手續;協助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進行索賠;再保險經紀業務;為委託人提供防災、防損或風險評估、風險管理諮詢服務,以及保監會批准的其他業務。

眾所周知,保險是一種基於風險識別和概率計算的產業。過去的保險產品,因為無法獲取動態、海量的用戶行為數據,只能基於特定小概率事件的發生來累積數據進行計算和產品開發,無法做到精準定價。

隨著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應用與開發,不僅可以豐富保險產品的涉及領域,還可以直接革新保險產品的形態。比如,通過後臺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獲得用戶屬性的精確認知,從而瞭解用戶需求,開發出適合目標客戶的保險產品。

先來看看幾組數據:

1. 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互聯網保險創新業務簽單件數46.66億件,同比增長123.55%。其中,退貨運費險27.35億件,同比增長53.01%;責任險4.19億件,同比增長17.36倍;保證險6.98億件,同比增長13.27倍;意外險3.36億件,同比增長1.45倍。

2.諮詢公司OliverWyman統計,按總保費計算,2016年中國保險科技市場規模為3630億元。數據顯示,2016年,保監會記錄的95億份新承保保單中,約有65%在互聯網銷售。OliverWyman預期,2021年,中國保險科技市場規模將達到1.41萬億元,複合年增長率31.2%。

為何互聯網保險可以彎道超車?專家分析,在產品創新方面,通過開發新場景創造新需求,提供全線上方案,為用戶定製個性的保險解決方案;在渠道創新方面,整合保險能力,提供有競爭力險種價格,實現智能化交易;在服務創新方面,提供人性化服務,包括智能理賠、智能客服等。

面對如此龐大的互聯網保險紅利,誰還願意“靠邊站”?在百度之前,阿里、騰訊、小米等也紛紛佈局,使保險與互聯網的融合真正從物理反應升級到化學反應。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入口之一,擁有超過6億移動用戶和14款用戶過億的移動APP,為用戶提供包括保險等更多的金融服務將是盤法數據的必然選擇。

百度金融方面就表示,隨著人民對健康和幸福生活的持續追求,對健康和安全的保障需求會越來越大。同時互聯網用戶也越來越成熟。過去幾年互聯網保險的發展基本完成了對互聯網保險種子用戶群體的保險基礎教育。作為一種金融產品,互聯網保險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

發掘數據優勢 解決保險行業難題

繼續明確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如此來看,健康險仍將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解決“保險+健康”最後一公里的最佳途徑便是互聯網。一直以來,健康險市場的數據基礎薄弱問題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絆腳石,不僅缺少和醫療機構健康信息的互聯互通,而且保險公司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在金融行業裡也相對落後,導致健康險創新大多侷限在產品形態上,沒有真正挖掘出大數據帶來的巨大利潤。

百度金融透露,“百度將結合自身的數據優勢和對客戶需求的深入理解,發揮保險經紀平臺的真正作用,聯合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一起進行保險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側改革創新,解決長期以來保險產品同質化、服務缺乏的問題,真正做到‘保險姓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