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的功績?

本文除了會講到睢陽防守戰的過程,還會分析當時唐朝和安史叛軍的態勢,並以此說明張巡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的貢獻。

如何看待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的功績?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討論歷史事件,如果脫離時代背景是沒有意義的,張巡苦守睢陽的戰役也是如此。

先來看當時的戰爭形勢,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政府昏招迭出。

從某種程度上說,安祿山有機會叩關而入佔領長安,還有賴李隆基的配合。玄宗幸蜀後,肅宗取而代之的消息傳到長安,一時間長安城內謠言四起,盛傳李亨召集西域大軍,欲重奪長安。再加上,李光弼在河北不斷擊敗史思明叛軍,收復了河北一帶。

在這種情況下,安祿山軍中一些部族軍隊首先出現了動搖,同羅(契丹)、突厥兵等率先逃離了長安。

長安百姓以京兆尹崔光遠、長安縣令蘇震為首,發動的“長安西市殺賊”

事件。雖然,最終被殘酷鎮壓,但對叛軍造成了極大的心裡震懾。

在肅宗抽調西域唐軍勤王的過程中,叛軍核心也出現了裂隙。公元757年(至德二年)正月,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殺父自立,繼皇帝位。幫助他弒父的謀臣嚴莊,雖人品卑劣,但頗有些戰略眼光。

他準確的判讀出,唐朝苦苦支撐全都有賴江南的賦稅和糧食。因此,他給安慶緒除了一條釜底抽薪的毒計,使其派遣大將尹子琦率十幾萬精銳兵力,延睢陽渠南下江淮。

時任睢陽太守許遠,深知睢陽座控睢陽渠要衝,為叛軍南下嚥喉,早晚必至,自己手下能者寥寥難以抵擋,便向周邊唐朝宗室親王求援,但臨淮節度賀蘭進明坐而不救,只有張巡帶領部將雷萬春、南霽雲及部卒二三千人,自

寧陵(今河南寧陵東南)來援。

如何看待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的功績?

張巡與許遠匯合後,因許遠不識兵事,便將軍權盡數委託於張巡,自己則負責後勤保障。

公元757年正月末,睢陽保衛戰打響。當時城中只有五六千軍卒,張巡親自登城血戰,鏖戰十六晝夜,立擋叛軍於城下。

除困守孤城外,張巡趁黑夜濃霧,命南霽雲率領死士,夜襲叛軍大營。夜霧之中,叛軍目不視物,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及至天明,叛軍數座大營被焚,尹子琦無奈領兵退去,第一次睢陽保衛戰以唐軍獲勝收場。

但叛軍南下的戰爭策略,不會因一次受挫而改變。三月,在莊嚴的嚴令下,叛軍再度來襲。

這次,張巡一反上次困守的態勢,親率眾將與叛軍野戰,重挫叛軍先鋒。但睢陽畢竟兵卒稀少,大量叛軍到達後,睢陽保衛戰再次變成了血腥的城市攻防戰。

時近五月,睢陽城外麥熟,叛軍割麥收糧以充軍糧。張巡見狀,命人故佈疑陣,於城上擊鼓、搖旗,如是三次迷惑叛軍,當叛軍戒心鬆弛,專心收麥之時。

南霽雲領騎兵直衝尹子琦大營,攻破營門、斬將奪旗,縱火焚營。同時,雷萬春領部卒奪取叛軍收穫的新麥,不能運走的全部放火燒燬。

受此重挫後,叛軍士氣低落,再加軍中缺糧,不得不再次收兵。第二次睢陽保衛戰,又以唐軍獲勝告終。

如何看待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的功績?

此時,睢陽城中尚有餘糧,又收了城外新麥。但唐朝

嗣虢王李巨命令睢陽分糧資軍,徐遠苦求無果,睢陽城中一半存糧被李巨運走。

是年七月,得到了補充的尹子琦第三次兵圍睢陽。這次,尹子琦親自督軍攻城,連斬數名攻城不利的手下後,叛軍無不震懾,拼死仰攻,睢陽城再度岌岌可危。

張巡暗中觀察,感覺必須用計除掉尹子琦。他命人用蘆杆做箭射向城下,叛軍撿到後大喜,報告尹子琦城中箭盡。

尹子琦聞報放鬆警惕,騎馬來到城下督戰。這時,張巡一聲斷喝,城上箭如雨下,也算尹子琦命大,只被射瞎了一隻眼睛,撿了一條命。

獨眼龍尹子琦,發誓不破睢陽誓不收兵,但叛軍攻城數十次,均不得寸進。久攻不下,尹子琦只能採取圍困之法,命人在城外深溝壁壘,將睢陽城團團圍住。

閏八月,城中糧盡,“士賦一勺米,齧木、煮紙而食,其後愈窘,羅雀掘鼠、煮凱弩以食”。

隨著饑饉的加劇,樹皮、紙張、麻雀、老鼠全被吃盡,就連士兵鎧甲上的皮繩和弓箭的弓弦都被吃光。這時候,城中已經有了人相食的情況。張巡和許遠無奈之下,將自己的愛妾、書童,

“殺而烹之,與將士分食。”

困守至此,誰都知道如果沒有援軍,破城只在早晚之間。張巡每日都在城頭遙望,但援軍依舊杳如黃鶴。

為了能有一條活路,張巡命南霽雲領五十騎,突出重圍,去尋救兵。但當南霽雲趕到彭城,向御史大夫許叔冀求救時。許叔冀閉城不見,只從城上投下布匹等物,算作軍資。

氣的南霽雲在城下大罵,但許叔冀堅定的做了縮頭烏龜,就是不吭氣。

無可奈何的南霽雲,只能奔向臨淮(今江蘇睢寧西北)向賀蘭進明求救。

如何看待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的功績?

不成想,賀蘭進明還不如許叔冀呢。

他倒是接見了南霽雲,但救兵一個也沒有給,反倒愛惜起南霽雲的勇毅。忽悠他說:“睢陽城早晚必破,救之何益?不若將軍在我麾下,再立軍功。”

南霽雲苦苦哀求,並說明睢陽、臨淮唇齒相依,一旦睢陽城破,叛軍延運河南下,下一個目標必是臨淮。

但賀蘭進明油鹽不進,只是命人擺下宴席,邀請南霽雲一同飲酒。氣得南霽雲五內俱焚,厲聲說道:“睢陽城內,已糧盡多日,士煮草、紙為食,今大夫宴我,卻不發兵,何能下嚥?我受命求援而不得,今留一指以為信”。言畢,咬下左手尾指,縱馬出城。

周邊唐軍最盛的兩處求救未果,南霽雲只能從真源和寧陵倆處,徵集了一百多匹軍馬和三千士卒返回。等到衝破敵營歸至睢陽,只餘不到一千軍卒和少量糧食、牲畜。

當張巡的得知賀蘭進明嘴臉後,黯然長嘆,說道:“南八,何如留下一命”

南霽雲聞聽二目圓睜,抗聲說:“大人休要戲言”。

如何看待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的功績?

至德二年(757年)八月,唐肅宗以張鎬兼任河南節度使、都統淮南等道諸軍事。

叛軍圍困睢陽的消息傳到,張鎬傳令周邊唐軍救援,但濠州刺史閭丘曉畏懼叛軍兵勢畏縮不前。

十月,睢陽城破,數萬人的大城,最後只餘不到千人。許遠、張巡、雷萬春、南霽雲等三十七人,盡數死節。其實自從城中糧斷,人人皆知必死,但“人之將死,莫有叛者”,可謂全城忠義。

張巡被俘後,罵不絕口。叛軍用刀撬開他的嘴,在經過十個月的饑饉和搏殺後,他口中只剩三顆牙齒。張巡旋即被殺,時年49歲。

如何看待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的功績?

睢陽城破三天後,張鎬率援軍趕到,將睢陽城士氣低落的叛軍擊潰。隨後,張鎬一路追擊,將叛將尹子琦擊殺。畏敵不前的閭丘曉,也被張鎬以貽誤軍機的之名仗殺。

仗殺閭丘曉雖然名義上是為張巡報仇,其實更多是為大詩人王昌齡報仇。當閭丘曉跪地求饒,以“尚有親人奉養”乞命時,張鎬冷冷說道:“王昌齡也有親人奉養!”

去歲,王昌齡路經亳州,閭丘曉妒其詩名而殺之。

在張巡困守睢陽的十個月裡,唐庭和叛軍間的態勢,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如何看待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的功績?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四月,第一次睢陽保衛戰期間,肅宗以廣平王李俶(唐肅宗長子,後繼位為唐代宗、改名李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郭子儀副之。

五月,唐軍在清渠(長安西)與叛軍交戰,受挫退保武功(今陝西武功)。孤注一擲的肅宗向回紇借兵,閏八月,回紇騎兵到達,命李俶、郭子儀帶兵十五萬,出鳳翔進攻叛軍。

九月二十七日,兩軍在香積寺(今陝西西安南)決戰,李嗣業率領的安西佰刀軍一戰成名。

唐史記:“李嗣業卸甲裸身,高呼‘今日不以身餌敵,軍無遺矣!’言畢,挺身向前,擋者人馬俱碎”。

如何看待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的功績?

此戰,唐軍大勝,殲敵六萬餘人。叛軍連夜逃出長安,二十八日,長安收復。

而後,郭子儀連克華陰(今陝西華縣)、弘農(今河南靈寶)二郡後,於十月十五日,與嚴莊率領的十五萬叛軍遭遇。

唐、回聯軍前後夾擊,大敗叛軍,嚴莊率殘部東逃,安慶緒得知大敗的消息,連夜逃出洛陽。十月十八日,洛陽收復。此時,離睢陽城破,僅僅過了十日。

隨著唐軍克復兩京,叛軍的流動的地域,被牢牢限制在河南、河北等地,敗落已成定局。

如何看待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的功績?

可以這麼說,張巡以自己和一城百姓的性命,堵住了叛軍南下的腳步,保存了大唐之後150年的根苗。

雖然,短短七年的安史之亂讓唐朝損失了兩千多萬的人口,但叛軍塗炭的區域被控制在黃河流域。大量南逃的人口促成了,江南經濟的迅速發展,這都有賴於張巡的功績。

現在有很多人通過譁眾取寵來博眼球,片面挑剔歷史人物身上的瑕疵。他們對張巡守睢陽的歷史功績避而不談,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當時的歷史背景,一味站在道德的高點指責守睢陽時吃人肉的事件,甚至乾脆撰文推測張巡吃過多少人。

我就想問一句,要是旁邊放著滿漢全席,誰會去吃人肉?就你是受過教育文化人,別人都是禽獸?食人生番?!

要是沒有張巡,叛軍順利南下,且不說會有多少江南百姓生靈塗炭,就是叛軍獲得了迴旋餘地後,安史之亂再綿延幾年,又會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我當然不是說吃人肉正確,但一千多年後,拋開當時的歷史背景,把現代的人邏輯觀硬套在歷史人物身上,除了愚蠢,就是別有用心。

張巡在安史之亂中的功績早已蓋棺定論,《唐史》評論他“既足以挫賊之鋒,使不得席捲東下,又即以分賊之勢,使不得併力西侵,江淮得保富庶之餘力,贍給諸軍,賊旋蕩覆。”

韓愈在《張中丞傳後敘》一文中也寫到:“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五百年後,宋末名臣文天祥在《正氣歌》寫到: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

張睢陽(張巡)、顏常山(顏杲卿)都是安史之亂中,抗擊叛軍英勇就義的豪傑,正是這些寧折不彎的英烈,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浩然之氣。讓我們這個歷經苦難的民族,篳路藍縷,薪火相傳。


下一篇,我們來講講與之並列的“顏常山舌”!感興趣的朋友請您移步——文天祥在《正氣歌》中所寫,“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究竟有什麼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