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宋丞相李綱稱其“才略甲閩南”,宋狀元黃公度譽為“一代元良,百世師表”,明代刑部尚書彭韶贊他是“千載殊絕人物”,莆田坊間則傳頌“樂善好施”必推“李制幹”為第一人……

李富(1085-1162),字子誠,號澹軒,莆田涵江洋尾人。他從小學儒術,習武術,深具愛國之心,立志要報效國家。建炎元年(1127),金兵入侵,李富毅然捐獻家財,招募興化子弟3000人抗金勤王,屢立戰功,被薦任殿前統制司幹辦公事官(簡稱“制幹”)。李富一生樂善好施,他的德行善舉,體現在修橋、築堤、建廟、辦學等方面。造橋34座,築堤造田3800多畝,重修廟宇多座,開辦學堂多所。莆人將他和蔡襄、陳俊卿、林光朝、陳宓相提並論,興化太守嶽正在小西湖畔建“五賢祠”祭祀。

地靈人傑

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白塘鎮洋尾村的李富祠

宋鹹平二年(999),唐李淵第二十子江安王李元祥第十四世孫李伯玉,由南安遷入莆田,其子孫在涵江區白塘鎮洋尾村李角白塘湖畔聚族而居。宋時白塘湖稱為“注月池”,水域面積300多畝,秋天的白塘碧水盈盈,自古以來就是人們賞月的勝地,有“白塘秋月”之稱,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李富是李伯玉的五世孫,故有“安王世胄”之稱。白塘李氏後人門上都貼著一幅對聯,上書:“制幹家聲大,安王世澤長”(制幹為李富官職名),表明李富的家世歷史淵源。小小的“制幹”能與安王相提並論,可見李富在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報效國家

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李富率三千興化子弟北上勤王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生靈塗炭,天下不得安寧。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宋都汴京,宋徽宗、宋欽宗父子雙雙被俘,史稱“靖康之變”。同年,康王趙構在應天府治南京宣告繼位,是為宋高宗,改靖康二年為建炎元年,並拜福建邵武人李綱為尚書右僕射(右相)兼中書侍郎。時值國家危亡之秋,主戰派李綱致書宗親李富舉義兵抗金,同時高宗也下詔各地起兵勤王。李富當即響應,慨捐家財,募兵3千,自帶糧餉器械裝備,從海道揚帆北上。

李富上疏朝廷獻策,被授予承信郎一職,其義兵隸屬韓世忠部。他隨部收復建州,攻克大儀。據說他為將“身先士卒,苦樂同謀”,屢立戰功,戰術上“奇正闔闢,變化不窮”,所向披靡。宣撫使張淵十分賞識李富的為人和才略,向上推薦他任殿前統制司幹辦公事官(簡稱制幹)。不久,李富又向朝廷進《奮邊策》,陳述抗金復地的主張,結果受到主降派秦檜的壓制。李富知道奸臣當道,報國志願難以實現,便以母親年老為託詞,辭官返歸故里。

修橋築堤

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李富捐建的白塘湖塔橋

李富以樂善好施而聞名。據史書記載,他先後在莆田境內建造大小橋樑34座,堪稱莆田之最。這些橋是:城北壕橋(又名後埭通監橋,現名頭亭橋)、直街新橋(又名涵江龍橋、集奎龍橋,現名涵江新橋頭橋)、新蒲橋(又名郊東橋)、溪口橋、溪口下橋(現名下黃橋)、南寺前橋、南寺東橋、柳橋(又名古柳撟)、龔燉橋(又名黃龍橋)、過渡橋(又名棠坡橋)、猿臂橋(現名三亭橋)、猿臂下尾橋(現名矮橋)、陳家口橋(又名東陽橋,現名郊西橋)、魏家前橋(又名五空橋)、歐家前橋、魏塘前橋、吳刀橋、澄渚橋(又名廟前橋)、劉家前橋、清寧橋(又名清亭橋)、吳板橋(又名中橋)、真人宮前橋(現名麒麟宮前橋)、李鋪尾橋、陳倉七間橋(又名陳公橋)、聖墩橋(又名宮後橋)、寧海鎮前橋、白杜橋(又名聖母橋)、漏頭橋、埔頭橋(又名四衙橋)、龍橋(又名泗華橋、五宮橋)、塔橋(又名洋月池西橋)、泮月池橋(現名紅旗橋)、延壽橋、道堂橋(又名杜堂橋、漁溪橋)。

邑人明代兵部侍郎鄭嶽曾賦詩讚揚李富:“區區微利較錐刀,濟險由來屬俊髦。三十四橋尚無恙,秦皇鞭石笑徒勞。”

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李富捐建的延壽橋

這34座橋,多是精巧美觀的石拱橋,具有堅固耐用的實用價值和較高經濟價值。正是這些橋,牽起了縱橫交錯的大小河道,把面積約460平方公里的興化平原連成一片,使之如詩如畫。

李富還捐家財修築海提,圍墾造田3800多畝,保障民業,造福邑人。並在城南5裡多的官道旁建涼亭2座,讓過路人有歇腳的地方。

捐修寺廟

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梅峰寺現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之一

李富樂善好施的品格,與其父母詩禮傳家的薰陶教育分不開。莆田城西北隅梅子岡,有一座規模宏大的佛教古剎,叫梅峰寺,現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之一,它與廣化寺、龜山寺、囊山寺並稱“莆田四大叢林”。梅子岡遍植梅樹,隋唐時僅有一座觀音亭,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梅峰的所有者李泮“好禮樂士,積書善予”,因求觀音得子,舍梅子岡山地100多畝,擴建為佛教廟宇。其夫人產下的兒子就是李富。

受其父母影響,李富先後捐資重修過家鄉的囊山寺、梅峰寺、重興寺和滿月院。他事母至孝,享譽四方,宋紹興七年(1137),梅峰寺因此被宋高宗賜名“梅峰報恩光孝寺”

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李富抗金返鄉後,在白塘浮嶼修建的媽祖宮

李富在弘揚媽祖文化上,也功不可沒。李富族兄弟李振通過路允迪,使朝廷賜額聖墩順濟廟,褒揚了媽祖保駕護航的事蹟。

聖墩順濟廟是除湄洲祖廟之外,有文字記載的最早供奉媽祖的廟宇之一。為了重建聖墩順濟廟,李富捐資7萬貫,將媽祖聖像從原來的西殿移至正殿,為媽祖正序位,成為聖墩順濟廟主神。李富的這一行為,極大地提高了媽祖信仰在民眾中的地位。六年後,宋高宗根據興化軍上報的情況,敕封媽祖為“靈惠夫人”,媽祖信仰成為朝廷備案在冊的興化軍祀典

宋紹興十二年(1142),特奏名進士廖鵬飛寫了《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一篇媽祖文獻,此文記載了李富對修建“順濟”媽祖廟的貢獻。

興學授教

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李富興學授教,門下英才薈萃

李富重教興學,他舍地捐建興化軍學,在梅峰寺畔建臥雲軒和梅峰書院,聚徒講學,並捐資供給學子費用,“遠近之賢且貧者,鹹厚賴焉。”

紹興二十六年(1156),黃公度為此題寫了《宋殿前制幹澹軒李先生梅峰書院碑》:“凡修郡學以化育人才,築海堤以保障民業,造橋建亭以普濟行人,皆出自已貲,曷嘗有所市於人也。先生忠孝聞於朝廷,紹興七年丁巳敕改寺額曰報恩光孝。從遊滿閩南,故俗呼梅峰為講寺,仁義著於海內,每稱廣施者,必李氏制幹先生。其一代元良,百世師表也。當時出其門者,若劉孔修輩,既釋子覺和等欲勒石以彰公德,因其令孫奉議郎茹君,與小子有同門之誼,其來請記。餘謹敘其事,庶幾永垂於不朽雲。”

李富還是一位理學家,當時的名士王進之、龔遂良、林觀、黃芻、黃庚等都出其門下,以及劉孔修等正奏名進士,廖鵬飛等特奏名進士。

著書立說

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李綱等名人對李富有極高的評價

李富擅詩能文,著有《澹軒集》《春秋註解》等。從當時一些名人留下的與李富的唱和詩中,可證李富確是一位頗有才學的儒紳。如理學家安徽婺源人許月卿有《次韻李制幹贈行》詩:“科舉有衣缽,臨行問細君。梅花入徵夢,楊葉礪功勳。儼對丹墀日,捷排閶闔雲。政須及邊事,毋惜齒牙論。”

明代彭韶在天順八年(1464)寫的《與郡守嶽公書》中說:“韶妄意莆中先進之文章、節義、政事、功業,無出蔡君謨、陳俊卿、林光朝、陳宓、李富”,“蔡公之學之節,蘇允明極慕之……正獻相業也,艾軒則倡道於前,復齋則扶持於後,子誠之忠孝兩全。之五人者,名位雖或不同,然為千載殊絕人物則一。”可貴的是,李富做這些善事“不立名、不徼福,不希功。”“惟欲悅母心,以少自慰。”

莆田樂善好施第一人,造橋34座,被譽“千載殊絕人物”

梅峰寺內供奉的李富神像

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撕毀宋金和約,揮戈南下,長江前線告急。這時李富已臥病在床。次年(1162),他聽說有人從北方返莆田,就向其詢問前線情況,知道邊境危急,憤慨填膺,長嘆數聲氣絕,享年78歲,葬於常太里長基村。

李富名垂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