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和客戶分手,就好好做客戶的男朋友

作為金牌男閨蜜,我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情侶關係中的男生和女生針對同一個問題往往想法不大一樣,甚至有可能明面上達成一致,但仔細一問,其實是大相徑庭。

女生往發脾氣往往是宿怨的爆發,而男生的思維永遠是就事論事,導致兩個人吵架常常抄不到一起去。

而作為一個資深諮詢顧問,我也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銷售反饋的客戶需求與客戶實際的痛點往往不一樣。

銷售往往會誇大客戶某方面的需求,將某個不重要的點誇大,而忽視了一些至關重要的點,導致最終的產品改進還是滿足不了客戶真正的需求。

可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1 | 放下傲慢,以客戶為中心

傲慢永遠是親密關係的最大敵人。

在很多公司中,如果發生了問題,大部分銷售和客服人員第一反應永遠都是“愚蠢的客戶”,認為出問題的永遠是客戶,而非自己的產品。

還有的公司在設計產品時並不會尊重客戶的使用習慣,而是強制性的定義使用習慣。客戶如果偏離了“定義”,就立即用盡一切手段把客戶“掰正”回去。

比如,蘋果擅自為舊款iPhone降頻,一開始拒不回應,直到專業機構用數據打臉後才萬分不樂意地出一個道歉聲明,最後遭到訴訟;

比如,暴雪永遠要求玩家要按照正確的道路“享受”遊戲,稍有偏差就立即對遊戲進行改動,確保“正確”,守望先鋒國服越來越涼;

比如,還有很多外資品牌的產品(特別是工業領域產品)沒有配中文說明書。

所有正在衰落或者已經死去的公司幾乎都有這樣的傲慢。

想要真正地維護客戶關係,就要放下傲慢,把“以客戶為中心”落地到實際中,而不是一紙空文。

第一,在公司戰略和文化中,強調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觀,自上而下地抵制傲慢;

第二,設立客戶服務的相關崗位和運營流程,並配以相應的資源

第三,考核客戶滿意度相關的指標(如滿意度、流失率、錢包份額等),將對客戶的服務與支持落在實處。

2 | 傾聽客戶的聲音

以客戶為中心的第一步,就是傾聽客戶的聲音。

雖然很多公司都在強調客戶溝通,但很少有公司真正做到“傾聽”。

大部分公司傾向於投票、問卷以及電話回訪的形式收集客戶的反饋,並應用滿意率、NPS(淨推薦值)等指標來衡量客戶的忠誠度。

但事實上,客戶往往對這種程序化、機械化的回訪操作並不感冒,經常置之不理或草草了事,最終得到的數據質量可想而知了。

特別是那些不滿意的客戶,他們更傾向於一聲不響地另尋新歡,而非認真地反饋問題。

因此,不如直接找到客戶,面對面地聊一聊,瞭解客戶真正的需求與痛點,特別是那些不滿意的客戶。

深入而坦誠的面談,永遠是傾聽客戶的不二法門。

最近在研究一些國內工業產品的公司,不得不驚歎於本土公司“以客戶為中心”的精神。

早些年國產產品無論是質量還是性能,都遠輸於外資品牌。為了獲取市場,本土公司不僅採取了實時響應、只換不修的策略,甚至推出了免費試用、一年後付款等優厚的條件。

在外資品牌滿足於產品優勢、品牌溢價時,本土公司正不斷收集客戶投訴,並將收益投入研發與售後。

在外資品牌傲慢地拒絕中文說明書、很少組織技術培訓時,本土公司正與客戶貼身交流,共同成長。

當外資品牌終於警醒,準備贏回被奪走的客戶時,卻驚訝的發現這些中國公司已經進入了歐美市場,逐步蠶食著他們的大本營。

永遠不要因為害怕客戶的憤怒而回避與客戶的面對面交流,要把這種傾聽視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3 | 認真的回應與改進

所有的公司和銷售團隊都必須意識到,客戶每次在決定使用公司的產品時,都是一次冒險的。

個人客戶在經受著產品不符合期望的風險,如果選擇錯誤則是一次糟糕的體驗並浪費了時間和金錢;而企業客戶遭受的風險則要高得多,採購的決策者實際上是在用自己的工作冒險。

因此,當客戶反饋出不滿意的情緒時,不僅要仔細地傾聽,更要有認真的回應,才能迅速緩解客戶的怒氣,避免客戶把事情鬧大,或者轉投競爭對手。

我上個月去南京出差,住了雅高旗下的諾富特。當天南京降溫,房間空調不給力,我一大早被凍醒。因為行程緊張,沒有當時反饋,而是在回訪問卷中反應了這個問題。

結果收到了這樣一封回信:

不想和客戶分手,就好好做客戶的男朋友

不僅通篇都是諸如“正常實踐的一個例外”“信譽退款”“體驗到這份承諾”此類的糟糕翻譯(我甚至能推測出英文原文),而且“退款金額”也以下劃線代替,一看就是用的萬能模板。

其實我原本並不想深究這件事,但這封糟糕的、毫無誠意的道歉信,真的讓我萌生了給雅高總部寫郵件的念頭。

有效的回應要讓客戶感受到重視與尊重,而不是敷衍了事。要讓客戶產生“定製感”,而不是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模板。

反饋的同時也要做及時的改進,最好的處理無疑是讓客戶實時感受到公司改進的誠意。

比如及時維修/換貨,產品召回,賠償退款等。一點點小成本往往能產生非常大的收益。

如果公司膽敢吝惜這樣的小成本,最終一定會付出異常稱重的代價

4 | 長久的陪伴

維持既有的關係要比開始一段新關係容易的多。

對公司來說,維護客戶所付出的成本要不贏得新客戶低得多

研究表明,保住舊客戶所付出的成本僅僅是贏得新客戶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而對客戶來說,維持既有供應商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案

對現有的供應商保持忠誠度,可以有效地降低採購成本,縮短決策流程。

但客戶忠誠度不是一個數字或比率(滿意度 / NPS / SoW / 流失率…)。供應商必須將忠誠度的培養作為戰略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不能僅僅著眼於客戶帶來的經濟利益,更要從客戶的角度出發,真正發揮客戶所需要的功能與作用。

陪伴的過程難免磨磕碰,但如果能夠做好傾聽、反饋與改進,就自然而然地可以維護關係,共同進退。

客戶關係如此,情侶關係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