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五一休閒時,眼花歷亂農家樂,行業亂象怎麼破?都說說!

荒野導讀:五一小長假馬上開始了,鄉村“農家樂”受到不少遊客青睞,既可親近自然又能體驗新鮮的生活。所謂賞田間景、聞桂花香、吃農家飯,給人“世外桃源”的體驗。然而,休閒放鬆的同時,一些不快也伴隨而來。說是“野生魚”,實則家養魚;超市裡隨處可見的普通雞蛋,卻打著“笨雞蛋”的招牌賣著高價;有的服務員

送菜上桌時嘴裡叼著香菸,黑乎乎的大拇指給菜品增加“佐料”;還有的“農家樂”蒼蠅滿天飛,到處瀰漫著廁所的異味……

又到五一休闲时,眼花历乱农家乐,行业乱象怎么破?都说说!

荒野認為近年來,“農家樂”蓬勃發展,但也有一些經營相對粗放的“農家樂”,由於缺乏規範和監管,存在著隨意定價、惡性競爭和虛假宣傳等現象,滋生消費糾紛,讓人“樂”不起來。著急上火的遊客,往往求助無門,希望這些“世外桃源”不要成法外之地。客觀來講,“農家樂”大多規模小、數量多、分佈散,加之監管部門力量和手段所限,這些地方容易成為監管盲區。而相對於服務業“標準化”的要求,“農家樂”也樂意強調自己的個性化,甚至把種種亂象也當作“淳樸”和“原始”。

然而,無論是出於對消費者負責,還是支持和關愛一個產業持續發展,相關部門都應該儘快制定細化標準,讓“農家樂”在有規可依的前提下突出特色、加強服務。同時,也應進一步加大宣教力度,引導經營者樹立品牌理念,樹立守法誠信經營的良好形象。另外,可鼓勵成立地區性的農家樂協會等社會組織,起到自我監督的作用。

畢竟,服務是“農家樂”的核心功能。只有依法規範“農家樂”,有效保障遊客的權益,才能使“農家樂”走上持續健康的發展道路,成為真正令人身心愉悅的旅行休閒“好去處”

又到五一休閒時,眼花歷亂農家樂,行業亂象怎麼破?都說說!

那麼作為經營主體哪些事是必須要做到的呢?

荒野認為要把“根”留住!農家遊要“洋”,洋不過國外;“豪華”又比不過高級飯店,其優勢在農字,農村風光、農舍民情、農家飯菜、農事活動,這些才是吸引城裡人的法寶。而在當前,農家樂存在“城市化”傾向。由於“高峰期”遊客太多,滿足不了消費量,許多經營戶都開著車到城裡買菜,不符合“農家樂”的要求。也就是說,絕不能喪失地道的農家文化和鄉土風味,面向城市,記住農家樂的根基--“農”、“土”、“野”、“異”,切忌變相城市化。農家樂就應該素面朝天,越是個性化越能世界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不同的山山水水能成就不同的農家樂;不要把它當賓館,它不需要太大、也不需要豪華,它就是家,乾淨、整潔,有家的溫馨。

其“樂”無窮!荒野認為一定要善用各種資源,即土地資源、生產資源、景觀資源、文化資源等,設計好體驗活動項目應在趣味上、參與性、體驗性上應大做文章,農家樂的核心在於 “樂趣”,而且這種樂趣必須與“農”緊密相連,二者相輔相成。將鄉村的自然風光、農村生活體驗、趣味勞動、文娛節目相結合,形成其獨特的魅力,同時針對不同的對象設計不同的內容,如對學生團體增加農村生活常識、農業科技知識等教育性節目,並且對活動內容堅持低收費策略。

又到五一休閒時,眼花歷亂農家樂,行業亂象怎麼破?都說說!

以“鮮”制勝!荒野認為一定要做到吃在農家-吃得新鮮,無汙染,綠色食品;住在農家-住宿環境乾淨整潔;行在農家-代步交通工具的選擇具有新鮮感;娛在農家-增加農家文化內涵,玩得新鮮。農家樂的發展需要提高其文化品位,應該滿足不同文化的消費人群的娛樂需要,讓它成為城鄉民眾文化活動的場所,成為民間文化的傳播之地;購在農家-土特產品豐富新鮮。

然後可以加強旅遊商品的開發!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一般旅遊商品的收入要佔到旅遊總收入的30%左右,在我國大約只佔到10%左右,可見,提升空間十分巨大。要充分利用山區豐富的土特產資源、傳統飲食和工藝等,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農家樂旅遊商品,滿足遊客的旅遊消費需求。注重紀念性、精緻性和多樣性的發掘,將農產品、農副產品做成商品、禮品乃至體驗品,不斷提高價值含量。

又到五一休閒時,眼花歷亂農家樂,行業亂象怎麼破?都說說!


荒野認為也一定要重視員工培訓!必須加強對“農家樂”從業人員旅遊知識、禮儀知識、服務規範、管理知識、烹調技能等的培訓,幫助從業人員更好地為旅遊者提供專業化服務,加強服務意識,規範服務行為,整體提升農家樂的質量與品級。 可借鑑星級賓館評定辦法對農家樂進行等級劃分,從基礎條件、安全標準、衛生標準、資源與環境保護、綜合管理、接待設施、服務質量要求和選擇項目等幾個方面對農家樂進行綜合評價。農戶家中的客房在面積上必須達到規定標準,乾淨整潔、明亮通風是最基本的要求。

荒野認為該行業前景雖好,但也需要各位從業者們絕對不要鼠目寸光,只顧眼前。一定要嚴於律己,長遠規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自己負責,對這個行業起到負責。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