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機率贏得10000美元和100%的機率獲得5000美元,你會選哪個?

如果讓你做出選擇,你會選擇什麼?

50%的概率贏得10000美元和100%的概率獲得5000美元,你會選哪個?

假設你想看一部電影,門票是50元,在你走到電影院門口的時候,你發現丟了50元,這時你還會花50元買票看電影嗎?

再假設你花50元買了一張電影票,在你走到電影院門口的時候,發現電影票丟了,座位並沒有被標記出來,門票也不可能再找到了,你會花50元買票繼續看電影嗎?

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為什麼?因為已經損失了原本想要花出去的錢,就不願意再多損失另一部分錢。

50%的概率贏得10000美元和100%的概率獲得5000美元,你會選哪個?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給我們提出了一個理論——“前景理論”。“前景理論”是由期望值理論和期望效用理論發展而來的。

前景理論有三個基本原理:

一、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時,是風險規避的;

二、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時,是風險偏愛的;

三、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

因此,人們在面臨獲得時往往是小心翼翼,不願冒風險;而在面對失去時會很不甘心,容易冒險。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損失時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獲得時的快樂感。

讓我們回到開頭那個問題,選項A是50%的概率贏得10000美元,剩下50%什麼也得不到,選項B是100%的概率獲得5000美元,你會選哪個?大多數人選B,因為人都有規避風險的心理準備。

而當選項C有50%的概率輸掉1000美元,50%不會輸,選項D有100%的概率輸掉500美元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會選擇C,這說明

人是願意冒險的。

人在面臨獲得時,往往小心翼翼,不願冒風險,而在面對損失時,人人都成了冒險家。

50%的概率贏得10000美元和100%的概率獲得5000美元,你會選哪個?

“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在確定的收益和“賭一把”之間,多數人會選擇確定的好處。所謂“見好就收,落袋為安”。稱之為“確定效應”。在確定的損失和“賭一把”之間,做一個抉擇,多數人會選擇“賭一把”。稱之為“反射效應”。白撿的100元所帶來的快樂,難以抵消丟失100元所帶來的痛苦。稱之為“損失規避”。

這個似乎玩文字遊戲的實驗結論對管理決策是很有意義的。

舉個例子,一家公司面臨兩個決策,投資方案A肯定盈利200萬元,投資方案B有50%的可能盈利300萬元,50%的可能盈利100萬元。這時候如果公司定的盈利目標比較低,比如說100萬元,那麼A方案看起來好像多賺了100萬元,而B則要麼剛好達到目標,要麼多賺200萬元。A和B都是獲得,那麼大多數人會選A方案。但要是公司定的目標比較高,比如是300萬元,那麼大多數人會選B方案,員工會抱著說不定會達到目標的心理,去拼一下。

50%的概率贏得10000美元和100%的概率獲得5000美元,你會選哪個?

美國管理學家和社會,經濟組織決策管理大師赫伯特·西蒙

決策是管理的中心, 決策貫穿管理的全過程。任何作業開始之前都要先做決策,制定計劃就是決策,組織、領導和控制也都離不開決策。

各種各樣的決策問題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是每天都會接觸到的,而如何提高決策效率,有效規避風險更是每一個企業管理者都應該學習的。不管是50%的概率還是100%的概率去贏得或者損失,企業管理者都應該理性決策,全盤考慮,做出最合理的解決方案。對於企業家而言,掌握高效決策之道方是上上之策。

決策的科學是近年來剛剛興起的研究領域,隨著美國的心理學家Kahneman在2002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人們對於這個領域的研究迅速升溫。在這些年有了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於這個領域的研究還是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很多的研究雖然涉及了較多的課題,但是研究內容缺乏系統性,很難掌握整個研究領域的主線。

2018年7月28日-29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中山大學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施俊琦教授將在北京大學帶來《高效決策之道》課程。

本課程主要是想從我們日常生活和管理中存在的決策偏差出發,向同學們講述偏差出現的可能的原因,並將經典的決策理論運用在日常的企業管理之中。

50%的概率贏得10000美元和100%的概率獲得5000美元,你會選哪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