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沒來,但中國已成爲機器人的試驗場

選自|紐約時報、英國獨立日報

編譯|網易智能

參與|Rosie

引言

不管人們是否做好準備,機器人將離開實驗室這一階段,進入現實世界中的測試環節。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這些技術提供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方法,同時促進更安全的運輸、生產製造和能源供應。而城市“生活實驗室”是科學家們試圖理解機器人的一種方式。

據維基百科介紹,“生活實驗室”(The Living Labs)這個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學院的William J. Mitchell、Kent Larson和Alex Pentland提出。他們認為,“生活實驗室”代表了一種以用戶為中心的研究方法,用於在多個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環境中進行感知、原型設計以及驗證和改進複雜的解決方案。

近些年來,機器人也加入了“生活實驗室”的項目中,各國科學家試圖通過社會實驗,瞭解機器人對城市生活的影響。

機器人是相互聯繫、互相交互、有認知能力的物理工具,它們可以感知周圍環境、分析事件起因、制定或修改計劃並控制自己的行為。然而,城市的日常動態很複雜,這使得機器人的行為比一般試驗場內的行為更加難以預測。

一、世界各地城市正成為機器人的試驗場

城市管理者也逐漸意識到,現實世界的實驗可以支持創新,並吸引國際投資。因此,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競相成為機器人的城市試驗場。

謝菲爾德大學城市研究所最新發布的白皮書指出,在推廣“機器人自治系統”(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簡稱RAS)和確保在城市內進行有意義的測試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巨大的挑戰。該校城市自動化與機器人研究助理Rachel Macrorie撰文分析了機器人在城市應用中的三個典型場景和現實挑戰。

總結來說,在物流運輸領域,可實現“最後一公里”貨品交付的機器人開始規模化應用,不過,這些城市試驗並非完美無缺:一些交付機器人曾出現過導航問題,比如被卡住或撞到障礙物,包括撞到人;更不用說還遇到了一些公民和活動人士出於對公共空間和行人安全的擔憂而表達的反對聲。

在城市設施維護領域,機器人有望到達那些人類無法進入的地方,系統地進行長期工作,從而延長城市基礎設施的壽命,減少維護費用。但問題仍然存在,政府要確保,不僅僅是那些富裕的和對外友好的城市地區能從“機器人自治系統”試驗中受益。

在“服務機器人”領域,人形機器人被吹捧為解決城市治安、客戶服務和社會關懷問題的可行方案。比如說,為了滿足病人的個人護理需求,像Pepper這樣的社交機器人正被作為個人伴侶進行試驗,以增強人類護理人員的作用。儘管如此,人類的情感聯繫和敏感度是機器人無法替代的。

二、中國機器人市場的泡沫

目前來看,中國已然成為機器人的城市試驗場,而中國人對機器人的追捧也成功引起了《紐約時報》的注意。

《紐約時報》撰文稱,“中國已經為未來做好了準備,即使未來還沒有到來。不過,這種繁榮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有用的產品會找到自己的位置,而無用的產品則會被淘汰。”

《紐約時報》觀察認為,短短几年裡,中國已成為全球技術主力,正在塑造著互聯網的未來。現在,中國有數億人使用智能手機上網購物、支付賬單、理財投資,有些方式甚至比美國更先進。這種趨勢促使許多中國人開始全面擁抱技術,即使某些技術目前還尚不成熟。

機器人在餐廳為顧客服務;人工智能可以給學生的作業打分;人臉識別技術廣泛應用於服務業;中國還在一次次打破自己創下的機器人跳舞的世界紀錄。

然而,作者認為,這種“為技術而擁抱技術”的思潮有時會帶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結果。

“意念控制機器”的奇蹟未曾見證

紐約時報記者關注了不久前在上海舉行的“2018全球智能與新商業峰會”,在會議開幕式上,主辦方本想用“腦機接口”技術,通過參與者的意念來控制機械手按動開幕式按鈕,然而,在場觀眾並沒有等來“見證奇蹟的時刻”,機械手紋絲不動。

這一幕讓中國科技界人士感到尷尬。

報道援引科技界人士評論:“技術市場的過度繁榮是風險投資泡沫的一個跡象,這個泡沫可能將要破滅。像機器人跳舞和“讀心術”之類的表演,並沒有展示中國新取得的技術力量,而是掩蓋了中國在其他科技領域缺乏進展的事實。”

《科技日報》總編輯也曾直言:“中國人不應該無視現實。”他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說,中美在科學技術上還有差距,那些不承認差距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

總部設在北京的亞洲創新集團首席執行官田行智說:“中國人更願意嘗試新事物,只是因為這些事物看起來很酷。這聽起來很膚淺。事實上就是這麼表面的原因。但在許多情況下,這也在推動進步。”

“電子巡邏機器人”變安全隱患

紐約時報記者也關注到中國的“電子巡邏機器人警察”,它是近幾個月來出現在中國各地火車站和機場的保安機器人之一。中國中部城市鄭州的高鐵火車站就曾應用電子巡邏機器人巡邏,其任務包括:通過人臉識別尋找和跟蹤可疑人員,以及測量空氣質量、探測火災。

不過這位記者同時瞭解到一件有趣而尷尬的事,作者談到;“冬天去這個火車站採訪時沒有找到這種機器人。”有關人員說,第一個原因是,這個機器人未能檢測到一次火災;第二,機器人警察吸引了太多想與之合影的人,以至於它本身已成為安全隱患。火車站的一位發言人說,“正在對機器人警察進行升級改造,它最終會回來繼續工作。”

服務不到位的“服務機器人”

紐約時報記者還觀察到,在機器人服務行業,使用機器人的餐廳已在中國遍地開花。上海徐家彙的機器人魔力餐廳(Robot Magic Restaurant)給人以一種太空時代的氛圍。服務員說,機器人服務員給他們帶來了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工作。

機器人能把放食品的托盤送到顧客面前,但無法將其放到餐桌上。真人服務員先站在一邊,讓顧客給機器人拍照片、拍視頻,然後再走上前來,用老方式上菜。機器人還會出現故障,在午餐的一小時時間裡,一名服務員有三次不得不把一個機器人放倒,清理機器人關節裡的食物殘渣。

中國在線購物巨頭阿里巴巴也加入這一行列。紐約時報記者觀察到:“機器人在阿里巴巴新開業的盒馬鮮生實體店裡跑來跑去,把烹飪好的食品放在一條將廚房與餐桌連接起來的傳送帶上。站在傳送帶一側的服務員說,湯和蒸菜仍需要人來端,以免機器人不小心把熱湯灑到人的身上。”

三、結語

《紐約時報》認為,以上這些並不是人類第一次對技術盲目自信。日本在其經濟鼎盛時代曾推出過製作壽司的機器人;硅谷也曾對一些毫無意義的產品著迷不已,比如只會說“Yo”的應用Yo;還有售價700美元的榨汁機Juicero。

不過,文章同時表示,機器人的繁榮假象可能最終是一件好事,因為在行業從快速增長到成熟的過程中,有用的產品會脫穎而出,差的產品則會被淘汰。

回顧歷史,中國已取得很大的進步。40年前,中國曾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如今這裡有全球獨一無二的、最大的互聯網用戶群,以及一些全球最有價值的互聯網公司。

現在,中國正在向新興技術產業推進。據追蹤風險投資的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2017年,中國初創企業獲得了全球人工智能方面的近一半投資。據從事技術研究的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機器人研發上的支出將佔全球3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