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藏區旅遊吃什麼?不能做什麼?

去藏區旅遊吃什麼?不能做什麼?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農忙或勞動強度較大時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習慣。絕大部分藏族以糌粑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細粉。特別是在牧區,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糧食製品。食用糌粑時,要拌上濃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於儲藏又便於攜帶,食用時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區,隨時可見身上帶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餓了隨時皆可食用。

去藏區旅遊吃什麼?不能做什麼?

​藏族過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為主,豬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講究新鮮,民間吃肉時不用筷子,而是將大塊肉盛入盤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則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腸中製成血腸。肉類的儲存多用風乾法。一般在入冬後宰殺的牛、羊肉一時食用不了,多切成條塊,掛在通風之處,使其風乾。冬季製作風乾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凍附,能保持風乾肉的新鮮色味。

去藏區旅遊吃什麼?不能做什麼?

​最常見的是從牛、羊奶中提煉的酥油,除飯菜都用酥油外,還大量用於製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經常製作的奶製品。

去藏區旅遊吃什麼?不能做什麼?

​藏族普遍喜歡飲用青稞製成的青稞酒。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尤甚。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體。在藏族地區,家家都備有酥油茶筒、奶茶壺。大部分地區的藏族都以幹牛糞為燃料,以鐵三角架為灶。雲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銅製。其他地區的藏族喜用木碗並漆上紅、黃、橙色的油漆。比較講究的還要在碗上包銀。牧區的藏族都要隨身配帶一把精製的藏刀,主要用來切割食物,還用於宰羊、剝皮、削帳房厥子等勞動,藏刀的製作歷史悠久,工藝精湛。

去藏區旅遊吃什麼?不能做什麼?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還有很多,例如:足瑪米飯,藏族傳統宴席食品,用足瑪、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腸,藏族傳統菜餚,用牛(羊)血為主要原料製成。奶酪,藏族傳統菜餚,用牛、羊奶發酵後製成。

去藏區旅遊吃什麼?不能做什麼?

此外,藏式的進餐非常考究。主客各自坐在自己的厚墊上,前擺藏桌分開進食。藏式菜餚有風乾肉、奶渣糕、人參果糕、炸牛肉、辣牛肚、灌腸、灌肺、燉羊肉、燉羊頭等。主食有酥油糌粑、奶渣包子、藏式包子、藏式餃子、麵條、油炸面果等。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鹽巴和蔥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調料,體現了餐飲文化返樸歸真的生活情調。

去藏區旅遊吃什麼?不能做什麼?

​如果你即將前往藏區旅遊,恰好選擇當地的民宿,那麼這與藏友相處的十大禁忌千萬要記得!

1、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並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後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室內就坐,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

2、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殺生,受戒的佛教徒在這方面更是嚴格。雖吃牛羊肉,但他們不親手宰殺。藏族人絕對禁吃驢,馬肉和狗肉,有些地區也不吃魚肉。

3、吃飯時要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出響。

4、喝酥油茶時,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雙手捧到面前時,才能接過來喝。

5、忌在別人後背吐唾沫,拍手掌。

6、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信仰苯教的則從右邊繞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7、經筒,經輪不得逆轉。

8、忌諱別人用手觸摸頭頂。

9、進寺廟時,忌諱吸菸、摸佛像、翻經書、敲鐘鼓。對於喇嘛隨身佩帶的護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動手撫摸;在寺廟內要肅靜,就座時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忌在寺院附近大聲喧譁、打獵和隨便殺生。

10、忌用單手接遞物品。主人倒茶時,客人須用雙手把茶碗向前傾出,以表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