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說起小吃,首當其衝,小編想到的是光餅,紫菜餅,光餅夾!20多年來,光餅伴著我一路成長,幼兒園的時候,坐長途大巴的時候,總會衝母親撒嬌,要求買來光餅啃,小學的時候,跟死黨一起湊個五毛錢,買塊光餅夾,一人咬一口的時光;初中時候,課間休息的時候,三五成群去小賣部買五毛錢熱騰騰的紫菜餅,來晚了還吃不到,上了大學,每次回家總會捎上幾塊紫菜餅帶去學校分給舍友吃。

今天小編在翻閱公司情報系統,發現有人提及光餅是山東蓬萊人發明的,細細一看,原來我們福清光餅靈魂人物戚繼光系山東蓬萊人。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福清光餅一直沒有被成功的商業化,但是煙臺某公司已經將戚繼光光餅引進到煙臺(其實不能說是引進,應叫回歸),在第十五屆山東旅遊商品創新大賽中榮獲銀獎。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然而,真的還沒有去了解光餅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做光餅這回事,是怎麼回事,做餅人居然會這麼辛苦。

光餅傳到福清後,福清人對其加以改造,在麵粉中添加食用鹼、食鹽、芝麻等佐料,使之更加香脆可口,潤腸滑胃,成了福清版的光餅。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福清人對光餅情有獨鍾,愛不釋口。四百餘年來,光餅不但成了福清人的美食,而且,形成獨具特色的光餅文化。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光餅的吃法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光餅既可以當點心,也可以做主食,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的供品。清明時節,家家祭墓都少不了光餅。掃墓時帶上光餅,既可當供品,又可當點心,還能與放牛娃、看山人分享,希望他們不要騷擾祖先的靈魂。光餅除了單獨食用之外,福清人還玩出種種吃法,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光餅夾”。

所謂光餅夾,就是把光餅掰開,中間夾進各種食物,蠣餅啦,芋粿啦,苔蒲(海苔)啦,烰魚(油炸的魚)啦,大肉啦,腐乾烰(油炸豆腐乾)啦,等等等等,甚至連蝦米(蝦皮)、菜乾(蘿蔔乾)、魺仔(小魚乾)都是可夾的食物。如此吃法,食材豐富,味道更美。還有一種吃法是,光餅夾生花生仁。據有識之士說,光餅夾生花生仁,能吃出雞肉的味道來。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光餅夾又以光餅夾肉最受歡迎。光餅夾肉俗稱“肉夾餅”,因為把肉擱在光餅裡,也叫“肉擱餅”“。這種稱呼更貼切些。其實無論夾什麼,光餅夾都堪稱是漢堡的鼻祖。基於“光餅夾”的吃法,福清人在光餅的製作工藝上動心思,事先在光餅坯裡放入紫菜、豬肉之類的佐料烘烤熬製,於是有了“紫菜餅”這種別有風味的另類光餅。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剛出爐的光餅,香酥可口,人人愛吃。隔夜的光餅則不然。隔夜的光餅俗稱“隔暝餅”,又硬又澀,難以入口。捨棄不吃,卻又覺得暴殄天物,於心不忍。於是,福清人又玩出新花樣:把隔暝餅放在鍋裡,或煎或炸。如此處理之後,光餅酥軟適中,美味依舊。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光餅的文化內涵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立夏時節,用做光餅的原材料,印製成各種動物形象,烘烤熬製,俗稱“夏餅”。夏餅用紅線串起,掛在小孩子胸前,既可觀賞,又能品嚐,既是玩具,又是美食。

什麼!福清光餅居然不是福清人發明的?!

福清光餅還蘊涵著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福清習俗,孩子出生四個月時,要買光餅喂嬰兒吃,稱之為“磨齒”,祈盼嬰兒日後長出整齊結實的牙齒;子女要時不時買光餅給父母吃,以示孝順。老人咬得動光餅,說明老人牙齒結實,身體棒棒。

方言

數百年來,福清人在品嚐光餅之餘,還“吃出”一批與光餅有關的福清方言熟語,豐富了福清地方文化。

“光餅夾魺,一人一好。”意思是每個人的愛好不一樣。

“會磨勿會算,買餅做頓。”意思是隻知道掙錢、不知道精打細算的人,買光餅當飯吃。

“有錢買餅當街食。”意思是自己掙來的錢,可以光明正大享用。

“一塊餅兩隻人食。”意思是兩個人的感情很好,哥兒們。

“麥貴食餅人出錢。”意思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物價跟著上漲,上漲部分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食餅伓使漤?”吃光餅當然需要唾液。這是一句反問句,意思是做這件事情沒那麼容易。

“教別人做餅,自家餅做合攴爐。”意思是,教他人做某件事,自己的餅卻做砸了。

除此之外,福清市文化館以戚繼光抗倭為題材創造舞蹈《光餅舞》,在福建省舞蹈比賽中獲獎;有關單位舉辦了以光餅為主題的“光餅節”。

光餅,已經融入福清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入福清地方文化之中,形成獨具特色的光餅文化。

(看福清 http://www.fqlook.com 編輯部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

如果你是福清人,請關注【看福清】微信公眾號:kanfuqing

若你想獲得《福清市志》全集,請私信回覆“市志”即可免費獲得相關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