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愛想念熊
攻打楚國之前,李信自信20萬兵力可滅楚,而王翦認為非60萬不能為。秦王政果斷選擇李信,於是有了李信的狼狽而歸。
臨陣換將,兵之大忌。然而滅楚之戰中,面對李信的失敗,秦王政還是將王翦換上,且舉全國之力組軍60萬交給了王翦。
而王翦不負眾望,一年後與項燕正式開戰,攻進壽春,滅亡楚國。可以說王翦的滅楚之戰是秦國自長平之戰後的又一次精彩之戰。其實,自長平之戰趙國戰敗後,局勢發生很大變化,秦國的強盛已經不是任何一個諸侯國靠一己之力能對抗的,此時合縱應該成為主旋律,然而東方六國本就心不齊,又秦國還時不時派出間諜賄賂其臣,反間君臣。所以縱然合縱取得過部分勝利,還是阻擋不了秦滅六國的趨勢,秦國首先滅掉了韓國,然後趙國,在滅魏之前,王翦之子王賁領軍攻下了楚國北部十幾座城池,消除了攻魏的後顧之憂,見好就收。滅魏之後,滅楚之戰正式打響。
秦王政首先面臨的是選將的問題,秦王政是想要培養新的將領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李信很得秦王政的青睞,之前的滅趙之戰中,李信表現不錯,後來追擊燕國太子丹也算是立了頭功。所以秦王政首先想到了李信,問他滅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自信的說20萬足以,然後秦王政又去問了王翦,王翦則說非60萬不可,對於王翦的獅子大開口,秦王政明顯很排斥,他認為王翦老了,怯懦了,然後就用了李信。而王翦則稱病告老還鄉。於是李信和蒙恬率軍難攻楚國,李信攻打平輿,蒙恬攻打寢丘,然後又攻克郢陳,兩人相約在城父匯合,攻打壽春。然而正當李信自信一舉攻破楚國的時候,後方出了問題,昌平君在郢陳發兵攻打秦軍,截斷了李信的後路,而項燕又組織楚軍也跟隨在秦軍後面,攻打秦軍,李信不察,最終七個都尉被殺,兩個營壘被攻破,李信狼狽而逃。
秦王政大怒,撤下李信,又親自跑去王翦的家鄉,希望王翦帶兵滅楚,王翦依舊堅持要用六十萬大軍,雖然很肉疼,但考慮到滅楚大業,秦王政還是答應了王翦,王翦知道秦王政多疑,為了安心攻楚,王翦向秦王政為子孫討要眾多田宅園池。這才讓秦王政放心將軍隊交給王翦。
王翦同蒙武率六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大軍到了平輿,便安營紮寨,堅壁不出,無論楚軍怎麼挑戰,王翦就是悠哉悠哉的不出戰,而士兵們也是休息的休息,投石子的投石子,跳躍的跳躍。
秦楚對峙一年有餘,楚軍看到秦軍一直不進攻,考慮到糧草儲備問題以及農作物的種植和收割,人心開始浮躁,楚軍開始撤退,而秦國的士兵已經完全放鬆下來,於是王翦命令出兵,打敗楚軍,後來更是殺死項燕,楚軍潰敗而逃,不久,王翦同蒙武攻進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楚國滅亡。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王翦為什麼非要兵六十萬。
其一、震懾楚軍。六十萬軍隊大軍壓境,其威懾力是相當大的,很可能楚軍沒有開戰就失去了戰勝秦軍的信心。
其二、楚國雖然已經衰落,早已不是什麼大國,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也曾是民風剽悍的諸侯國,在春秋時期一直和晉國爭霸,實力可見一斑,雖然戰國時期,楚國一步步衰落,但真要滅亡楚國,不是一般的兵力就可以的,李信的二十萬兵力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雖然李信為將不具備統籌全局的能力,沒有大局觀,但二十萬兵力確實難以應付楚人,顧頭不顧尾。
其三、楚國反抗秦國的情緒最為激烈,當初,秦昭襄王把楚懷王騙到秦國,軟禁了起來,直到三年後楚懷王死在秦國,這讓秦楚勢不兩立,在滅國戰中,必然遭遇楚人的激烈反抗。
其四、目的是滅楚。如果秦國只是攻打楚國,奪取一些城池,那麼很容易成功,前文說過王賁在滅楚之前就攻下了楚國十幾座城池,但一面臨攻佔楚都,滅亡楚國這個問題,所要考慮的就不是局部勝利這麼簡單,如何攻進壽春,如何保證攻佔的土地不會重新失去,如何殲滅楚國的有生力量,如何調度糧草,甚至對楚軍形成包圍之勢,這不僅需要將領的統籌調度,更需要大量的兵力。
而且李信戰敗後,王翦仍舊要求六十萬大軍,又多了一個原因,那就是喚起秦軍的信心,楚軍剛勝,士氣正盛,較之從前更難對付。
蕭曉四姑娘
秦朝滅楚的戰爭,最大的亮點就在於李信和王翦的兵力之爭,相信很多朋友對此都很熟悉:悍將李信率領20萬大軍攻楚,大敗而歸;而後秦王請出老將王翦,給了王翦60萬大軍,才終於踏平楚國。
那麼,為什麼王翦堅持滅楚之戰必須要60萬大軍呢?想要了解其中緣由,還是需得比較一下李信與王翦二人攻楚的過程。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的大概情況。
戰國末期,天下大勢已經明顯往西傾斜。起先稱霸的山東齊國,已經在與燕國的爭鬥中元氣大傷;而在馬陵之戰後,中原霸主魏國也從一流強國淪為了二流;即便是歷經胡服騎射的趙國,也在長平之戰與邯鄲之戰中實力大減。秦國東掃六國的勢頭,看似已經無可阻力。
然而,擺在秦軍面前的敵人,還有一個南方的楚國。
楚國的領地從黃河直到長江,廣闊無垠。即便歷經秦楚數場大戰,楚國的實力已經江河日下,但受惠於其廣大的疆域,它的體量還是足以拖垮來犯之敵。就算秦軍在兵鋒上已能勢如破竹,真正要和楚國打一場滅國之戰,還是需要做好最大的投入。
不過,當秦王問及文武眾臣如何滅楚時,年輕有為的秦將李信顯然還是還是低估了看似頹靡的楚國,自稱只需二十萬人即可滅楚。只有老將王翦尚且看得清當時的形勢,因而堅持要求動用六十萬人馬。
出於對當時秦國綜合實力的考量,以及對王翦年齡的質疑,秦王認為老將王翦已經開始變得“迂腐”和“膽怯”,非常不滿。因此,當秦國真正開啟滅楚之戰時,年輕的李信和悍將蒙武自然成為了嬴政的不二首選。
其實,早在滅楚之戰前,李信已經在滅趙伐燕的戰爭中顯露出十足的軍事才能。但縱觀滅楚之戰前的幾場戰爭,李信均沒有統籌整場戰爭的經驗:滅趙之戰時,秦軍主力的統帥權還是集中在老將王翦的手中,李信只不過率領一部與王翦完成對趙國的合圍;而在伐燕之時,李信也不過率先遣部隊突入燕地,有先鋒之功。
因而,當李信的二十萬大軍攻入楚地之時,其本身的驍勇加上秦軍的戰鬥力自然是勢如破竹。但是,當我們認清李信的進軍方式時,卻不難發現他犯了兵家大忌——後方不穩:
一開始,秦軍自潁川郡出發,向南進攻平輿(今河南境內)和寢丘(今安徽省西北),都大獲全勝,可見如在正面衝突,楚軍並無多大勝算。可當李信拿下鄢郢(今湖北襄陽),準備和蒙武會師城父(今安徽亳州)之時,昌平君卻突然在郢地發動變亂,切斷了李信的後路。與此同時,楚將項燕的軍隊也尾隨在了李信大軍的身後,最終乘著李信不備,突然殺得秦軍不知所措,大敗而歸。
究其緣由,正是因為李信的貿然輕進,疏忽了後方的防備,才輸得如此之慘。
遭此大敗,嬴政只好親自來到王翦的故鄉找他,請他率軍攻楚。但當著秦王的面,王翦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六十萬軍隊,只能多不能少。
為了統一大計,嬴政只好答應了王翦的要求。公元前224年,王翦與蒙武率軍60萬南下攻打楚國,秦王親自到灞上送行。要知道在當時,秦國所能動員的兵力不過百餘萬,除去各地的防衛部隊和在提防燕、齊兩國的軍隊外,這六十萬人幾乎是秦國剩下的所有家當了。秦第一次開啟滅楚行動時,秦王嬴政首選李信的20萬大軍計劃,也正是這樣的原因。
而王翦這一次堅持要用60萬大軍滅楚的原因,則是基於以下三點的考慮:
一.楚國軍事潛力確實不容小覷
雖然到了戰國末年,秦國國力已經穩居諸國之首,但是佔據了大片國土的楚國仍然有足夠的軍事力量與秦軍抗衡。楚地原屬蠻荒之地,楚國人大多民風彪悍、勇於作戰。如果秦軍不能有足夠的軍力,就可能再次遭到向李信那樣的失敗。但在統一的征途上,嬴政不能承擔第二次挫折。
因此,為了確保勝利,王翦更加明白必須以最強大的兵力壓向楚國。以楚國的國土和人力,即使有一百萬楚人抵抗秦軍也不意外,李信想用二十萬人徹底擊垮楚國,無異於痴人說夢。
二.攻城容易,守城難
在李信伐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二十萬秦軍確實已能輕鬆打開楚國國門,縱使李信和蒙武兵分兩路,也能迅速攻入楚地。由此可見,秦軍要攻進楚地、攻下城池,都並非難事。可難就難在保住這些城池,同時要擋住楚軍的反撲。
要知道,滅楚行動打的可不是一場小規模的局部戰爭,不是為了求得一城一池,而是一場滅國之戰,一場能把整個楚地徹底納入秦國統治版圖的全面戰爭。為了這些,秦軍就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正面殺敵、後方防禦、保護糧道、探測敵情……如果僅憑二十萬人,還要照顧楚國這麼大的國土縱深,恐怕再強大的軍隊也分身乏術。
三.楚軍方勝,士氣正高
如果說李信出兵前,王翦的要求只是其個人的想法,那麼李信伐楚之後,王翦的要求就更加堅定了。正如春秋戰國過去數百場征伐一樣,軍隊的士氣對於其作戰能力至關重要。楚國人在項燕的帶領下剛剛獲得大勝,如果秦軍不以盛大的軍容出擊,那麼秦軍中頹喪的士氣將會導致又一次潰敗。
而當王翦入楚之後,為了避免像李信一般的輕進,從而避開項燕主力的尾隨突襲或分割圍剿,即使是帶領著60萬大軍,他也沒有第一時間與楚軍展開生死決戰。相反,王翦手下的秦軍全然不像一個進攻者,他們在營寨中築起高牆,日日只顧操練,即便楚軍在城下叫陣好幾天也沒有人回應。當然,這也並非王翦懶惰,而是其看得出楚軍旺盛的士氣,明白貿然出擊將帶來的後果。
確實,王翦的擔憂和考慮是對的。聽說秦軍再次來犯之後,楚國又一次動員大軍前來抵抗。但秦軍的堅守不出,就是讓楚國人無可奈何。甚至於,秦軍將士還在軍營裡玩起了投石遊戲來進行鍛鍊,不管楚軍如何叫陣,就是不管不顧。
俗話說得好,“外行看指揮,內行看後勤”,秦軍這一次憑藉著強大後勤實力,與楚軍進行了長時間的消耗戰。楚軍面對秦軍的高牆束手無策,而秦軍又一直不出城,只是堅壁自守。最終,楚軍的糧草難以為繼,項燕只得無奈命令軍隊向東撤去。
就在此時,王翦抓住戰機,果斷進攻,跟在撤退的楚軍身後窮追猛打。而此時的楚軍士氣和體力都已被消磨殆盡,根本無力應戰,於是很快,秦軍便踏平了楚軍的主力,之後不費吹灰之力橫掃了整個楚國。
協虎戰爭史
楚國是一個大國,一個很大很大的國家,春秋時期一個楚國的面積相當於當時華夏的一半,人口也相當於華夏的一小半。儘管戰國時代的楚國不斷地被秦國攻取富饒之地,首都也丟了,但是楚國也吞併了越國(含吳國),多減一增的最終結果是:楚國還是一個巨無霸!
不要看楚國疲軟不堪,國力不濟,但是面對亡國之禍時,楚國還是爆發了最後的抗爭!楚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兵器也先進,儘管軍隊戰鬥力不濟,但還籌集了五十萬大軍抗秦。李信領二十萬秦軍擊楚,如果正面列陣而戰,楚國五十萬大軍必會灰飛煙滅!但是楚國名將項燕採取誘敵深入,多路偷襲的戰術把秦軍分散了,拖跨了,最終主力出動切斷秦軍糧道,千里追擊秦軍,將秦軍擊敗,斬殺七萬秦卒!
王翦作戰穩妥,他步步為營排兵佈陣滴水不漏,一旦抓住戰機則如猛虎下山,殺伐果敢絕決!王翦要六十萬大軍擊楚,不是說正面搏殺楚軍需要六十萬,而是要利用數量的優勢圍殲楚軍,逼迫楚軍與秦軍決戰,避免楚軍化整為零潛入山林打游擊。
王翦率六十萬秦軍一步一步向楚國內地推進,每佔一城就分兵留守,同時派行政人員接收楚地,吸收與消化楚地。王翦穩步推進的策略讓項燕誘敵深入戰術不能湊效,再後退秦軍就佔楚地大半了,項燕只好集中全楚軍隊與秦軍決戰!秦軍五十多萬,楚軍五十多萬,兩軍超過百萬大軍在楚國境內對磊一年而不戰。楚國畢竟國力有限,不能長久支撐,於是楚國王室催促項燕主動進攻秦軍!在楚軍調動之際,王翦找到戰機,立馬全軍出擊,擊潰楚國大軍,斬殺項燕,楚王負芻獻稱投降,楚國滅亡!
王翦要秦國全國之兵擊楚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利用數量優勢,穩步推進,以破除項燕的游擊戰術;其二、逼迫楚國集中主力與秦軍決戰,這樣可以一戰滅掉楚國軍隊,避免以後四處平叛;其三、告訴嬴政滅楚之戰是全國之戰,要集中全國之力擊楚,不能輕敵,更要除惡務盡,以免日後楚地有實力反叛!
大秦鐵鷹劍士
從常理而言,無論上書還是面談,王翦都必須闡明滅楚需要60萬人的理由,但《王翦列傳》並未詳細寫,恐怕只能理解為太史公自己也不清楚,或者主觀認定這一點並不重要,因此略去。
結合楚國自身的情況,這一點並不難理解。楚國的大部分疆土都是森林水域,地廣人稀,再加上舊貴族力量根深蒂固、整個國家一盤散沙,導致戰國以來屢屢吃敗仗,尤其是楚懷王時期開始,接連被秦軍痛擊,這也給了天下一種假象,楚國實力不過如此。
但換一個角度而言,楚國的實力卻又深不可測。其疆域是七大戰國中最廣闊的,幾乎是其餘六國的總和,人口密度雖然低,絕對數量卻並不少;分封勢力之前各自為戰,秦國之前能對楚國屢屢得手,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楚國貴族們的麻木之上,但當他們第一次意識到滅頂之災即將到來時,應激反應下,勢必會在短時間內團結起來,從而形成任何人都不敢小覷的強大合力。
這一點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白起王賁等人的伐楚都能取得勝利、李信的滅楚卻慘敗、王翦的滅楚又最終取得勝利:白起王賁的戰法以殲滅和破壞為主,僅僅是“攻破”楚國,即便能多次取得勝利,楚國依舊百足不僵;慣性思維之下,李信同樣遵循著這種作戰方式,但他的戰略意圖卻是“滅亡”楚國,儘管作戰方略沒有問題(以進兵路線為例,王翦滅楚和他是同樣的路線),但秦軍除了殲敵,還要駐守城邑、防備叛亂等,需要兵力的地方更多,二十萬人遠遠不足以吞滅楚國。
也正是因為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王翦才會預先向秦王要求六十萬大軍。
張不叄讀秦史
戰國末期王翦的滅楚之戰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從此戰當中你完全可以看出王翦作為帥才的大格局眼光以及老將用兵的非凡謀略。
(圖)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
公前224年秦王贏政決定發動滅楚之戰,針對滅楚之戰秦王同時問李信和王翦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二十萬足矣”,而王翦回答則是“非六十萬不可”。在秦王看來,王翦應該真是老邁無能了吧,於是將二十萬秦軍交給李信,出征滅楚。
應該來說李信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率領二十萬大軍,兵分兩路,高歌猛進,很快就攻陷了郢都。但好景不長,被楚將項燕以誘敵深入的戰術擊敗,秦軍被迫退回秦國。
秦王無奈,只好重新讓王翦出征,並且同意了王翦堅持的六十萬大軍的兵力要求。
那麼一個問題就來了,王翦為什麼非要動用六十萬大軍出征滅楚呢?
站在王翦的立場和角度上,熟讀一下兵書,總結一下“長平之戰“的經驗教訓,再觀察一下楚國的國情你可能就明白了。
此戰的關鍵就在實現戰略目的——滅亡楚國,而滅亡楚國的先決條件就在於殲滅或者徹底擊潰楚軍。(欲滅其國者,先滅其軍)那麼楚軍在哪裡?楚軍因為封君制分散在楚國各地,所以滅亡楚軍的先決條件就是讓楚軍集中起來。那麼如何才能讓楚軍集中起來呢,辦法只有一個——重兵壓境,而且還是越多的軍隊越好,這樣自己在完成軍隊集結,重兵壓境的同時,楚軍也會完成集結前來應戰。為殲滅和擊潰楚軍創造有利條件。
(圖)秦滅六國之戰示意圖
果然,當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到達楚境之後,楚軍的四十萬大軍也完成集結同時到達,秦楚兩軍統帥的心理戰開始打響。
首先說秦軍,王翦的心理有必勝的信念,可沒有必勝的把握。(這很正常,戰場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沒有人在未戰之前有必勝的把握,只能隨機應變)情況對於秦軍來說並不好。拜李信所賜,秦軍新敗,逃回的秦軍將失敗的陰影傳遞給全軍,所以王翦此時最重要的事是扎住陣腳,穩定軍心。想想對面士氣旺盛的楚軍,王翦希望對方最好此時不要發動進攻。
而楚軍這邊攜戰勝之威,正準備和秦軍放開手腳再次大戰一場,可惜主將項燕不通兵機,被秦軍的人數和氣勢所鎮懾,一時也不敢輕舉妄動。(項燕不知道如果他此時發動進攻楚軍至少有六成把握能夠戰勝,自古道,戰以士為主,士以氣為先,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戰場的態勢就在一年的對峙中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一年以後,當王翦問自己的部下士兵都在幹什麼時,他得到的回答時他們都在扔石頭玩,王翦明白,秦軍已經徹底走出失敗的陰影了,這樣的軍隊只要稍加整肅就可以使用了。
而楚軍這邊項燕的判斷完全失誤,一開始項燕為秦軍的人數和氣勢所懾,按兵不動,貽誤戰機。長達一年的對峙讓他對於秦軍重兵壓境的目的產生了懷疑,他判斷秦軍可能不是來和楚決戰的,而是戰敗之後,擔心楚軍報復,才重兵集結邊境,應該不會發生什麼戰事(這個判斷看似有道理,但在秦軍沒有主動撤退之前應該打起十二萬的警惕之心。)另外一方面楚軍的後勤供應可能也出了問題,所以項燕決定,全軍回撤。王翦趁著楚軍東撤之機,全軍出擊,楚軍戰敗。(避其鋒芒,擊其惰歸)
(圖)李信,生卒年不詳,字有成,槐裡(今陝西咸陽興平東)人
有了王翦成功的案例,我們回過頭來分析一下李信戰敗的原因。
第一,李信戰敗輸在器宇,格局上。
雖然有和王翦從軍征戰的戰功,但李信畢竟只是一員勇將出身,所有的經歷就是在前線領兵衝鋒,根本不明白他取勝的基礎都是在三軍統帥帷幄之間運籌的,只是戰爭全局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第二,李信敗在驕傲輕敵上。
在李信看來,只要兩路大軍奔襲突進,攻陷楚國都城郢都戰爭就結束了。孰不知,即便他兩路大軍攻陷郢都,只要楚國的貴族和楚軍主將逃出,他們一樣可以在異地完成軍隊集結,實力猶在。不但不能擊潰楚軍,反而激發楚軍復仇決戰之心(想想《亮劍》中的李雲龍你就明白了,他絕對是讓日本人頭痛的角色)。而楚軍的散兵遊勇對秦軍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將產生重大的現實威脅。秦軍的戰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包哲威
歷史大學堂
最直接的原因是,這是一場針對敵國的滅國之戰,而對手又是戰國七雄中,地域面積最廣的國家之一,因此,需要集結最強大的力量來一舉消滅。
楚國曆史上經歷了很多場戰爭,也曾有過首都被攻佔的慘敗,但並沒有迎來過真正意義上的滅國之戰,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楚國的地域太過於廣闊,戰略縱深很長,西起湖北,東到浙江,從長江中游到下游一帶幾乎都是楚國的地域,之前即便首都被攻佔時,楚國領導層仍然可以退守其他地方再做抵抗,而且既然是滅國之戰,攻入楚國境內後,自然要不斷分兵佔領所佔區,這樣留存下來的機動兵力,自然會越來越少,這樣容易造成給對手反擊的機會,例如第一次入侵的秦國主帥李信,只帶了20萬軍隊,結果初期雖然連連勝利,但機動兵力卻越來越少,所攻佔的區域又沒有足夠的兵力控制,以至於李信還在向南進攻時,自己的後方反被楚國反擊的軍隊攻佔,導致自己被咬尾,最後釀成慘敗。
另外楚國的南部,少數民族勢力很大,即便在後來的兩漢三國時期,對於南方的很多地區也沒有完全形成控制,因此,若想徹底滅掉楚國,絕不能僅動用之前的常規戰略力量,必須有動用國本,是王翦將軍才提出了需要60萬大軍來消滅楚國的戰略。
事實上,從戰爭開始之後,戰爭的發展態勢,也完全按照王翦將軍的估計來發展,面對秦國的入侵,楚國僅在邊境地區就集結了40萬防禦的部隊,作為進攻一方有擔任著滅國任務的秦國,其軍隊自然不可能低於這個數字,也就是在開展前王翦將軍之所以提出60萬的滅國戰略,是對楚國軍力進行考量後得出來的精密計算。
另外,由於楚國地域遼闊,秦國滅掉楚國,所耗費的週期,自然也會相當之長,這也需要龐大的軍事物資運輸才能保證戰爭的供應,所以秦國也需要一支龐大的運輸力量來維護這場戰爭的發展,這60萬大軍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包含著,這隻相當龐大的運輸部隊。
也就是說,王翦將軍提出的滅楚戰略,是一個精心經過考量和計算而總結出來的戰略,既考慮了楚國的實際軍力,也考慮了戰爭週期,因此,這60萬的數字不是信口開河,而是一個精心策劃的戰略佈置。
遼寧資深球迷
這日,秦王嬴政問王翦:老將軍需要率領多少軍隊才能消滅楚國?
小方說歷史1990
正如王翦所說,沒有六十萬大軍,任憑誰都不能拿下楚國。
要知道這時候楚國的大將是項燕,項燕是項梁的父親,項羽的祖父。那時候項燕可是楚國乃至七國中家喻戶曉的風流人物。
王翦秦國名將,他和項燕也是老對手。項燕的本事他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想拿下項燕來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如同李信一般,他再知道王翦向秦始皇要六十萬大軍才肯出兵去打楚國時,他就嘲笑王翦將軍老了,他告訴秦始皇自己只要二十萬就可以拿下楚國。
李信也是秦國名將,燕國燕子丹就是被他拿下的,他還是漢朝名將李廣的祖上。
秦始皇聽李信說二十萬大軍就可以拿下楚國,他當然很高興了,就給了李信二十萬大軍。
那時候跟隨李信去的還有名將蒙恬,他們兵分兩路進軍楚國,這一路上他們進攻的很順利。越容易得到,他們就越不把楚國,不把項燕放在眼中。
結果這正是項燕用的一計,等他們到了項燕預先設定的地點,項燕來了個前後夾擊,把李信帶的這支軍隊全部給包了餃子,李信也死在了亂軍之中。蒙恬聽說李信敗了,他就趕緊撤兵了。
秦始皇聽說後,不得不再次去請王翦出前去打楚國。王翦還是要六十萬大軍,否是不去,沒辦法,秦始皇只有給他六十萬大軍了。
王翦帶著六十萬大軍來到楚國,開始的時候他還是不敢輕舉妄動,他深知這是秦國和楚國的生死之戰。此戰只可勝利不可失敗。
王翦到了前線就是深挖戰壕,日日飲酒縱歌,就是不和項燕正面衝突。正是這種戰術,麻痺了項燕,因為當時的楚國都城已經開始向東遷移了,項燕不得不掩護部隊也跟著向東撤退,就是在項燕撤退的時候,王翦突出奇兵,打了項燕一個措手不及。
項燕最終沒有組織起像樣的反抗來,軍隊基本上就被王翦給打散了,項燕看到兵敗已成事實,真的是無力迴天了,所以,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選擇了自殺而亡。
這就是王翦為什麼沒有六十萬大軍不敢出兵楚國的原因,就是因為項燕太厲害了,不能和他輕易的硬碰硬,否則真的是吃力不討好,要想戰勝項燕只能放長線釣大魚,出奇兵而勝之。
史學達人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我覺得這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而其中無非考量的是敵我雙方的形式、軍中士氣等等一系列指標。以軍隊數量為題,王翦想要60萬大軍,而秦皇怕動了根基,對一次性滅楚缺乏信心,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要保住家底不被敗光,別說秦皇了,就是王翦本人雖有必勝之信念,但也無必勝之把握。所以在人數上他也要自己思量,早做綢繆,打仗打一半才發現人不夠那就悲哀了。
第一原因。本來王翦就需要60萬眾,有了李信的敗退,那就更不能少,歷來軍心之說,統帥都極其重視,對戰之勝負若說全賴於此那有些偏頗了,但是確實是勝利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李信敗退後的散兵遊勇被收攏後自然會把前戰和敗退的過程散佈軍中,軍心則不穩,所以無論如何60萬人不能少,沒多要就不錯了。
第二原因。不能小覷對手。王翦剛剛到位,楚國40萬兵力也同時駐紮,反應速度不慢,人數也不少,最關鍵的一點,楚國剛剛得勝士氣正旺,如果不考慮錢糧耗用問題,兵力還可再增,雖然地廣人稀,但再湊幾十萬人問題不大。另外楚國可用之兵不止40萬,萬一調集其常規防禦部隊王翦也會壓力大增,當然,那得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楚國才會傻到這麼幹。
第三原因。與其對多股戰鬥力量逐個擊破,不如一舉滅之。分兵在那種情況下肯定是大忌,逐個擊破則將士疲於奔命,處於極度疲憊的情況下戰力下降,軍心也會不穩,另外你前鋒跑來跑去的機動性強沒問題,輜重糧草往哪兒找你去···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聚而殲之,如果來20萬人,楚國會鳥你麼,你20萬,我25万旗鼓相當也就是了,但是大軍壓境60萬,楚國就不得不聚集舉國之兵了,這樣就具備了團滅楚軍的條件。
僅就人數問題這些也就夠了,再展開的話篇幅會大估計沒人有耐心看完,再則會有偏題湊字數的嫌疑。
多謝耐心看完,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古今通史
王翦提出滅楚要六十萬,其實就是問嬴政要了秦國絕大多數兵馬。這主要原因還在於楚國勢力強大,嬴政最初的心思認為王翦是年紀大了膽量不足,所以才給了李信二十萬,而實際王翦也確實是保守派,對於擁有項燕等名將,強大的楚國,任何老將都不會認為二十萬能夠輕鬆擺平對方的。這種口出豪言壯語的人,要麼就是瞎嚷嚷,要麼就是自身條件不差,李信也是被後世的人因為伐楚失敗說得一無是處,但能夠被嬴政賞識,賦予重任一定也不會是個挫將。戰爭失敗的原因其實也是多重複雜的,李信如果贏了,後面也沒有王翦伐楚的一段佳話。不過,就當時情況而言,如果李信帶六十萬,如果蒙武帶六十萬,未必會輸,當然,也未必會贏。那麼王翦呢?也未必說百分百能贏,只是說他認為在秦國這個巨大的軍隊數字,勝率很高。竊以為,王翦帶走這麼龐大的軍隊有兩個考慮:勝,回國穩坐功臣,敗,遠走他鄉,重新建國。他一路上問嬴政要那麼多的“好處”足見其老道的政治經驗。在和楚國打仗的時候,按照常人想的,攻城兵力要高於守城,王翦到人家那兒就守營,最後急死的是楚國的人,叫戰的也是楚國。項燕之所以失敗,認為其一戰略失敗,其二在於李信交戰過程中還是有大數目的兵將損失的。李信二十萬人大敗,那麼楚國失兵必然也不會少。其三心理吃虧。秦國隔三差五,一年連續率大軍過來進攻,這壓力也非常人能夠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