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里的「儒釋道」,道有張三丰,佛有掃地僧,那儒是誰?

“儒釋道”這三個永遠不分家,儒教自聖人孔子傳下已有千年,道教也同樣如此,佛教自從傳入中國也是後來居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金庸老爺子筆下也是對這三種思想有著很重的描寫,比如體現佛教的《天龍八部》,但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了,體現道教的《倚天屠龍記》。

金庸武俠裡的“儒釋道”,道有張三丰,佛有掃地僧,那儒是誰?

我們仔細看看,金庸武俠中的佛教代表人物,毋庸置疑是掃地僧了,道教的代表人物就是張三丰。可能有人會說道教的代表應該是逍遙子或者王重陽,逍遙子的道教不是純粹的道教,而王重陽比起張三丰還是差了一點的。

金庸武俠裡的“儒釋道”,道有張三丰,佛有掃地僧,那儒是誰?

那金庸筆下的儒家代表人物又是誰?其實寫到的儒家人物不少,最早的《書劍恩仇錄》就是典型的儒家精神作品,主角陳家洛更是典型的中國傳統文人的形象,但他卻不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家真正的代表人物是郭靖!

金庸武俠裡的“儒釋道”,道有張三丰,佛有掃地僧,那儒是誰?

郭靖雖然不是什麼文采斐然的文人,但心中有大義,胸裡存山河。無論的郭靖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還是他所體現出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精神,都深深地體現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金庸武俠裡的“儒釋道”,道有張三丰,佛有掃地僧,那儒是誰?

郭靖是那種典型大智若愚的人物,也就是糊塗做人,清醒做事,對於大仁大義一直銘記於心。看看金庸的所有作品,你會發現,裡面幾乎所有人的心理都曾有過變化,不管是由好變壞,還是由壞變好。可獨獨郭靖沒有,從始至終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金庸武俠裡的“儒釋道”,道有張三丰,佛有掃地僧,那儒是誰?

而且郭靖的武功也是能過與掃地僧、張三丰相提並論的,當然是差了一點。就像《雪中悍刀行》中的儒聖、道家真人、佛門聖人一樣,三者相差不大,同進同退。金庸個人還是更為推崇儒家,畢竟深受數千年儒家思想的影響,但文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值得學習。

金庸武俠裡的“儒釋道”,道有張三丰,佛有掃地僧,那儒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