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故事:陈家拱桥的故事

位于蓬安县徐家镇西北角原黄坪乡八村,徐家镇陈家拱桥村,流传着陈家拱桥的传奇故事。

相传,清乾隆时期,那里住着一位陈姓老爷,虽未入仕,但家境不错,父辈给其遗产田亩,经营些年,田亩达到300,到了他的六十晚年之时,已是谷满仓,银满仓,成了闻名上沟下沟第一富人。

陈老爷夫妇仅有两个女儿,到他六十岁时,便将田亩给俩女儿各分100,自留100,谷银未动,留着养老,希望老俩口能长命百寿。老俩口三日一场,或赶徐家,或赶金溪,会会朋友,坐坐茶馆,喝点小酒,日子过得也还舒适、悠闲。

一日,他赶集回家路上,碰着一位算命先生,那位算命先生把他拦着,左观右看,上下打量一番说:“先生,我看你是家大福大之人,只可惜寿命不长!”陈老爷一听急问:“请问先生,我能活多久?”

蓬安故事:陈家拱桥的故事

算命先生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神秘地举起了一根指头。陈老爷更急了,问:“能活100岁?”算命先生头摇地像拨浪鼓一样。“一年?”老爷伸长脖子大声地问道。算命先生把一根手指在陈老爷眼前晃过来晃过去,拉着嗓子回答道:“一——百——天!”陈老爷一听,脑子如五雷封顶,几乎昏倒在地,好在几个赶场的同路把他扶住,将其慢慢地扶着送回家。

当晚苏醒过来。老伴问及怎么回事,陈老爷便把算命先生算他只能活100天的事儿告诉老伴,他坐起来,拉着老伴,掰着手指:“今天二月十六日,三月十六日三十天,四月十六日六十天,五月十六日九十天,五月二十六日恰好一百天,应准备得了。”老伴流着泪,只好嗯嗯答应下来。

蓬安故事:陈家拱桥的故事

接下来请裁缝制老衣,请木匠割棺材,忙碌几天,一切准备就绪,陈老爷算是死也瞑目了。但有一件事,总让他坐立不安。老伴看出了他的心思:“你放心不下那仓谷银吧?那很简单,两个女儿各分一半不就得了?”陈老爷摇着头意味深长地说:“不,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能让她们坐吃俸禄,那会助长她们的懒惰。”他站起来指着门口那条河说:“你看,我们这条河直通嘉陵江,那么宽,只有几个跳墩,两岸出来很不方便,你不是亲眼看到好几个妇女和小孩因过河,而失足掉进河里淹死了吗?我想将银两和谷物拿来修一座桥,做一件大好事。”老伴点头称是,说你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蓬安故事:陈家拱桥的故事

说时迟,那时快。三月晴明,陈老爷在清明会上同族人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与会族人的热烈响应,并当下定下石工和管理人员,三月十日动工,恰到五月十日完工,陈老爷亲自剪彩。族人和东来西往的代表人物皆赞赏不已。

五月二十五日,到了算命先生断定死期恰好百天的日子,陈老爷把女儿女婿外孙等都约回身边,一餐丰盛的晚餐后,他自穿着买好的葬服,坐在堂屋中间的太师椅上,交代孩子们:“今天是我的死期,你们听好,待我闭上眼睛,鼻子无气之时,就给我烧倒头纸。”孩子们流着泪照老爷吩咐的等着。

两更、三更、四更,直到五更,陈老爷坐在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面带微笑,哼着平常最爱哼唱的逍遥小曲,悠哉乐哉。女儿女婿虽不敢入睡,孙子们却躺在女儿女婿怀中打着呼噜,和着老爷的曲调,一切是那么的幽静……

蓬安故事:陈家拱桥的故事

东方发白,天亮了。陈老爷停止了哼唱,忽地站起来,高声地叫到:“孩儿们,请起,阎王爷不要我了!”

儿孙们一听,欣喜若狂,老伴扑向老爷,悲喜交加:“老爷,阎王爷真不要你了?”陈老爷为讨家人化悲为喜,瞎编乱造地说:“阎王爷说我是好人,乐善好施,再赏我一百岁!”

时隔三日,又逢当场。陈老爷偕着老伴,找到那算命先生,笑嘻嘻地问道:“先生,你还认得我吗?”算命先生答曰:“咋不认识,你就是陈家拱桥那陈老爷吧。”“你二月十六日算我百日归阴,今天多久?”算命先生回答道:“是的,只因你做了大善事,阎王爷特许你百年长寿。”“我做了什么善事,你咋知道?”算命先生拉着陈老爷的手,拍着陈老爷的肩说:“我早知道你家钱粮不愁,想你为乡里做件好事,别无他法,只好说你仅余百日之寿,哪知你的悟性好,慷慨解囊,修造了陈家拱桥。不如此这般,你能吗?”

陈老爷夫妇一听,恍然大悟,啊的一声,高兴而去。

蓬安故事:陈家拱桥的故事

(全媒体记者 蔓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