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爲何能吸引衆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2017年3月2日

對潮汕人民是一個驕傲的日子

中國刺繡藝術研究院落戶潮州

同時,舉辦了首屆刺繡藝術學術研討會

全國傳統刺繡領域的專業人士

齊聚潮州,發表高見

中國刺繡藝術研究院院長李當岐老師說,

能為我國傳統手工刺繡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做一點貢獻,是所有從業人的共同心願!

其實小紡想說,

這也正是中國紡織出版社的心願

中國紡織出版社2018年度推薦圖書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刺繡藝術研究院【編】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本期,小紡將帶你走進眾多學者眼下的刺繡藝術。刺繡藝術到底有何魅力,為何能讓眾多學者戮力同心去研究它。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潮汕,一直堅守傳統文化。

在這裡,不僅有色味俱佳的潮汕美食,如詩如畫的潮汕建築,還有巧奪天工的潮汕刺繡藝術。

潮繡最佳代言人——龍鳳褂

小紡看到票圈最近有好多小姐妹美麗的結婚照,看著她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小紡真心為她們感到高興。

每個女孩都希望出嫁時,能為愛的人穿上一襲嫁衣,攜手共度餘生的美好憧憬。

越來越多年輕人鍾愛這款中式嫁衣——龍鳳褂裙。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龍鳳褂是從清朝皇室傳承下來的。褂裙按照繡法分為平繡、卜心繡、疏絲繡、密雲繡「亦稱密地繡」。在這裡,小紡簡單地介紹卜心繡。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潮州名瑞集團宣傳手冊

6月8日,潮繡亮相CCTV 1非遺公開課的節目當中。在節目裡,模特們身穿蘇繡、潮繡、雲錦的中式嫁衣伴隨著霍尊的「卷珠簾」華麗登場。

說起潮繡,董卿向我們娓娓道來:

那一針一線裡面,都有著最深的愛在其中,而我們從廣義上來講,其實我們的故鄉與民族也像我們的母親,它用水土養育了我們。我們也應該感謝我們的民族留下來的這些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項目國家級傳承人姚建萍女士說:

以前的嫁衣都是世代相傳的,母親年輕時出嫁穿過就把它收藏好,等自己女兒出嫁時再拿出來讓女兒穿。

刺繡藝術或許就有這樣的魅力,接連母親與女兒的感情紐帶。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李雨來先生,從生產隊出來的織品收藏家

他的古代織繡收藏,圈內無人不曉

早在數十年前便對古典服飾產生興趣,更醉心於中國傳統服飾的收藏

經年累月,已經擁有400多件珍貴藏品,早已成為此收藏的翹楚

李雨來先生傾注全力的認真研究,三十年始終如一,使他對中國古代織繡文化有特別的理解和感悟

蜀繡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蜀繡,西漢時,便有「若揮錦布繡,望芒兮無幅」的描寫,晉代已把它譽為「蜀中之寶」。在「四大名繡」之中,蜀繡的歷史最為悠久。

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以構圖簡練、用線厚重工整、色彩亮麗典雅著稱。使用斜滾針法、旋流針法等,使繡紋立體感更加明顯,成為蜀繡的亮點。

蘇繡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以蘇州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清代皇室繡品,多出自蘇繡藝人之手。在李雨來先生的收藏品中,可看到蘇繡品具有三大明顯特點:構圖規範飽滿,色彩豐富雅緻,針法運用靈活。

蘇繡品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的變化不大,出現了程式化的特徵。

在18世紀以前,蜀繡的種類較多,社會影響力較大且流傳區域較廣。清代中晚期的蜀繡產品在數量和質量方面遜於蘇繡。蘇繡於18世紀初確立了中國刺繡產業的主導地位開始,直到清代中晚期,在繡品的構圖、針法技藝、風格等方面變化不是很大。

來,接下來跟著李雨來先生的步伐,學習如何分辨大清王朝的服飾到底是蘇繡還是蜀繡

三招教你分辨大清服飾的蜀繡與蘇繡!

1.構圖:

蜀繡「均衡自由」VS 蘇繡「渾厚豐滿」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圖片來源於《繡之器道——首屆刺繡藝術學術研討論文集》

蜀繡的均衡自由

均衡:個體圖案呈散點式分佈且保持相對對稱平衡的效果。

自由:可根據構圖需要將紋樣變形,這在蘇繡上則較少見到

蘇繡的渾厚豐滿

渾厚:個體圖案如花朵、葉子個頭兒大

豐滿:整體構圖較滿,圖案紋樣之間的空間小

2.配色:

蜀繡「自由配色」 VS 蘇繡「寫實配色」

先給你們上圖,如何有圖有真相地分辨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圖片來源於《繡之器道——首屆刺繡藝術學術研討論文集》

猜一下,這是蜀繡還是蘇繡?

要認真看完全文哦~答案會在文末揭曉

再來看一組圖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圖片來源於《繡之器道——首屆刺繡藝術學術研討論文集》

看出規律來了嗎?

它的規律是這樣的~

上面這組圖,花芯部分是飽和度較高的紅色,逐漸漸變到淺粉白色系,作為花瓣的正面;粉色系作為花瓣背面結構的顏色。

這又是蜀繡,還是蘇繡呢?

3.圖案:

蜀繡「葉子」 VS 蘇繡「葉子」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圖片來源於《繡之器道——首屆刺繡藝術學術研討論文集》

很明顯地可以看出特點,蜀繡葉子的一種表現方法為一半深色,一半淺色。這是因為這種方法能夠顯示葉面的陰暗光影效果。這種方法只有蜀繡獨有!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圖片來源於《繡之器道——首屆刺繡藝術學術研討論文集》

蘇繡葉子的重要特點之一便是清晰的絲縷、多層次漸變。

刺繡藝術或許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讓眾多優秀專業人士悉心畢力對它進行研究。

由於時間關係,小紡只能列舉這本書的兩個例子。蘇繡和蜀繡相關知識,小紡也學習了一番,但它不僅僅只是小紡寫的那麼簡單。其實這本書收錄了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故宮博物院、北京服裝學院等全國各地刺繡類非遺傳人、專家學者以及相關院校師生的優秀文章,分別從刺繡文化研究、技藝研究、設計創新及人才培養幾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本書適合紡織服裝類相關專業的師生,纖維藝術、刺繡文化及技藝的研究人員、設計人員、刺繡類非遺傳人、工藝美術師以及刺繡藝術愛好者閱讀。

沒看過,真的無法感知它自身的魅力所在。

好啦~是時候揭曉謎底了~~

蜀繡的花卉、葉子等植物類圖案的配色,可以不根據自然實物的本來面目,而是自由地選擇色彩搭配。例如,牡丹花用藍色的花芯搭配紅白相間的花瓣。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那麼,像下面這種,顏色基本為自然界常見的色系,配色基本為多層次漸變的色彩效果,便是蘇繡了。蘇繡的花卉基本保持寫實的色彩。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本文部分觀點資料來自

《繡之器道——首屆刺繡藝術學術研討論文集》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刺繡藝術有何魅力,為何能吸引眾多學者悉心畢力研究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