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财才能收益更佳?内附10万理财案例

如何理财才能收益更佳?内附10万理财案例

怎样理财才能使收益达到最大化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到理财的风险性,高的理财收益必然伴随着高的风险,目前国内有众多的理财产品,如何选择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怎样理财收益最大,看是怎样组合,行情好的时候买私募基金会受益最大,行情差的时候,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收益最大,当然有些有限合伙基金的收益比信托收益大,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更大,更多是结合自己本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选择相应的收益最大的产品。

要理财,就一定要把你的资产分成几个部分,一小部分可以买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比较小,但是风险也是比较小的。再有一部分资金你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做一些风险比较大的投资。

下面笔者介绍下一种科学支配家庭月收入的投资理财方法。具体分配方法为:

1、40%投资创富:比如投资股票、外汇、基金等有较高收益率的资产,也可以选择开放式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可以通过恒昌财富理财通过定期投入,达到强迫储蓄的效果。

2、30%衣食住行:每月基本不可缺少的生活费用。吃饭穿衣费、手机费等。当然有车的还有汽费,有房子按揭的还要交按揭费。

3、20%储蓄备用:通常存为活期存款,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方便的提出来,用于改善生活质量。比如,某日心情不错,约亲朋好友喝两杯吃顿饭;收到“粉红炸弹”或生日邀约;甚至家庭应急,此时备用金就派上用场了。

4、10%投保险:投保是一种长远的安排,是对日后生活的负责和保障,尤其是预防家庭收入的主创造者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免对家庭经济造成重创。

首先,10万本身就不是一个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资金,所以无论你目标是什么,大前提都应是稳健的进行投资,最起码要保证本金安全,其次再去追求财富保值或者博取相对高的收益。

而资产配置方案是要根据每个人的资金、家庭、生活支出、保险保障情况及未来的财富增长预期和消耗预期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比如说两个人都拥有10万的闲钱,但一个是刚组建家庭的青壮年,一个是刚刚退休中老年,这两人的资产配置肯定是不一样的,又比如同样是刚刚组建家庭的两个人,一个将面临宝宝的诞生,而另一个在短时间内没有备孕计划,这两个人的资产配置方案也是不同的,说这么多的目的就是想阐述一个问题,理财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是需要量身定制的。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多了解理财知识,然后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做出选择。

举例:

1、赵小姐,白领

赵小姐是互联网新人,工作能力强,月入已过万,因为开源不错,所以她希望自己的积蓄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积累到更多,所以她属于激进型投资风格。

首先就想到了当下较火的P2P理财,但是如果把这10万元全部投入P2P还是有风险的,于是她决定分散风险,把钱做合理配置,如下:

赵小姐的3年投资规划——3万元组合投资(P2P+定投基金)、3万元定期理财、1万元高风险投资。

这是一个中长期组合投资,时间为3年,她拿出了30%资产,准备投入到P2P和基金中。其中每月1000元基金定投,剩下的两万九做P2P理财(收益率在6%-12%),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她这个1000元是由P2P产品每月还款出的,她很机智地把一个固定收益产品和一个浮动收益产品组合在一起,并且让它们的期限互相对应。

实际上无论是赚是赔,钱还都是自己的钱,但组合起来可以让定投更容易坚持下去,基金上稍微赔一点也可以心里想着P2P那边的盈利,保持心态平衡(当然选一个靠谱的P2P这时候就非常重要了)。

而定期理财收益率可以保持在5%左右,可以让你的财富保持稳定增长,至少扛过通胀;另外的1万做高风险的炒股,这是在她可承受亏损的范围内做的高杠杆投资。

看完赵小姐的方案,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接下来是一对新婚小夫妻的回答。

2、小夫妻,国企员工

已经买房,考虑到已婚,两人都希望投资不要冒太大风险,于是以稳定为主,属于保守型投资者。

喵叔曾经说过很多次,投资最重要的是资产分配,考虑到家庭理财,首先想到的是拿出一笔应急资金,其次是养老金和子女的教育金占,最后剩下的才能做理财。

应急资金讲究的就是流动性,但也不能白白放着,所以他们想到可以放在支付宝等一些可以随时取的宝宝类(支付宝4%左右)产品中。所以他们花3万元购买货币基金,家里人多,出现意外的几率及老人生病的几率比较大,因此需要的机动资金比较多。

接着5万元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今年收益在4%左右),这笔资金作为固定投资,不能随意动用。

剩下的1.5万元购买基金,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10%以上,风险较小;剩下的5000元购买保险,比如为家庭支柱购买意外险,为老人购买重疾险。

这种情况下,一年赚取的大致收益为:

50000*4.2%+30000*4%+15000*10%=4800元

综合年化收益率为4.8%,虽然不高,但至少能扛过通胀,离他们的目标也很接近。

所以是你的话,手里有30万左右,到底怎么理财,还得根据你的个性、具体家庭情况来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