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爲何看望這位老幹部,他有著怎樣令人動容的故事

省委书记为何看望这位老干部,他有着怎样令人动容的故事

7月26日,省委書記杜家毫來到省軍區長沙第一干休所,看望慰問離退休老紅軍、老幹部。圖為杜家毫與離休老幹部郭琦親切交談。

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7月26日上午,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來到省軍區長沙第一干休所,看望慰問離退休老紅軍、老幹部代表和老幹部工作者。在幹休所,杜家毫走進一位94歲的離休老幹部家中,向老人送上節日的問候和祝福。傾聽了老人的故事後,杜家毫動容地說,如果沒有許許多多像您一樣的前輩在革命戰爭年代的捨生忘死、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您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這位老人是誰?

他有著怎樣九死一生的故事?

觀潮君翻出一份舊報紙,與大家重溫那段可歌可泣、用生命與鮮血鑄就的火紅歲月。

硝煙中一名打不倒的兵

——記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郭琦

省委书记为何看望这位老干部,他有着怎样令人动容的故事

1977年6月,時任長沙警備區司令郭琦(右)與時任長沙警備區政委蔣超在長沙五一廣場合影留念。

作者 王衛華

原載於《淮海晚報》( 2010年4月26日)

從沒有見過一個人負過這麼多次的重傷還能活下來。從沒有見過這麼情重於事業情重於戰友的人。4月22日,我接到郭琦副司令員夫人嚴軍阿姨寄來的信及一批老照片,她託我交給我市黨史部門。——那是一個老兵最後的心願呀,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留存戰友的事蹟,為了那段硝煙已散去的歲月的記憶。

郭老今年86歲了,離休前是湖南省軍區副司令。我從沒有見過他。2007年為紀念建軍80週年,為尋找當年解放清江城的特務團的勇士,我最終電話聯線了他。他提供了當年特務團的戰鬥情況,還親筆寫了我軍第一個堵槍眼的英雄徐佳標的事蹟。獨獨的,他沒有講自己。然而,在我與嚴軍阿姨的十餘次通話閒聊中,我知道了郭老的經歷。我想,我有責任把他的經歷記錄下來,因為,這事關淮安的歷史,事關中國解放的歷史。

血灑清江城

清江城(淮陰城)是古老的城,現為江蘇淮安市所在。她因明代平江伯陳瑄修大運河清江浦段而繁華。清同治年間,淮徐海道道臺、漕運總督吳棠為防捻軍,用石塊建造了清江石城。石城牆高一丈八(5.32米),周長1273丈6尺(4.24公里),東南西北設4座城門,城上建炮臺20餘座。抗日戰爭中,國民黨江蘇省代省長韓德勤退守,駐紮在這裡,將其作為臨時省會。後被日軍佔領。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但駐守在這裡的偽28師(師長潘幹臣)卻不肯向新四軍繳械。這時4個城門均被修成甕城門,城牆已高達7-8米,上面設有可供隱蔽射擊的城垛,環城牆每隔數百米設一炮樓。城牆外則有護城河,河寬約40米,水深2-3米,護城河與城門之間設有木橋,且有機槍嚴密封鎖。藉此堅固的防禦體系,潘幹臣有恃無恐,欲作困獸之鬥。

新四軍三師準備解放這座城市。

這次戰鬥由三師參謀長洪學智指揮,由三師十旅(旅長劉震)二十八團攻東門,師特務團攻南門。特務團領導原先確定三營七連為突擊連,後經八連幹部再三要求,改為七、八兩連均為突擊連。八連指導員便是郭琦。

郭琦1924年生於山東曹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9年2月,八路軍在冀魯豫地區成立冀魯豫支隊,當年年僅15歲的郭琦便參了軍,在支隊二大隊當了民運員。第二年他入了黨,當了譯電員。同年2月,八路軍第二縱隊政委黃克誠率部到來,與冀魯豫支隊合編,仍稱第二縱隊。二縱接著南下支援新四軍,6月,在永城以南新興集與新四軍第六支隊匯合。8月,合編為八路軍第五縱隊,黃克誠為司令員兼政委。五縱成立後開闢了蘇北的淮海抗日根據地,10月10日與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在東臺以北的劉莊、白駒鎮會師,完成了南援新四軍的任務。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新四軍軍部在鹽城重建,黃克誠所率的第五縱隊改編為新四軍三師,郭琦也進入新四軍序列。1943年,他任三師衛生部副指導員。第二年,成立師特務團,他到特務團三營八連任指導員。

攻打清江城,是特務團成立後的第一次攻堅戰。團政治處主任蔣潤觀親自給班以上幹部和突擊班(七連五班)全體戰士作戰前動員,併為突擊班敬酒壯行。幹部戰士情緒非常高漲,每個人都將自己的家庭地址留下來交給連隊,黨員交了最後一次黨費。

1945年9月6日下午3時,對清江城的總攻開始。十旅二十八團在東門下挖地道爆破成功,5分鐘就突入了東門。但特務團爆破卻失利了。戰士們將一顆飛機炸彈推入南門城洞裡,一引爆卻是啞彈。一聲令下,特務團展開強攻。在輕重機槍及迫擊炮火力掩護下,七連、八連兩個突擊連飛快通過護城河城門橋,抵至城牆下,將梯子架在城上。七連五班長徐佳標手拿紅旗,迅速上梯子攀登城牆。在徐佳標左面十來米處,便是衝在前面的八連指導員郭琦。他看到,徐佳標抬起右腿翻身進牆時,兩條腿被敵人打斷,鮮血直流。這時徐佳標右側又有敵人的機槍響了,封鎖住了護城河橋。這時,只見徐佳標艱難地把身體向右移動,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敵人的機槍頓時成了“啞巴”。郭琦抓住戰機,與同志們一躍而起,架梯上牆。他第一個登梯。這時一發子彈擊中了他的頸部,他從雲梯上摔了下來。但我軍突擊部隊前赴後繼,繼續攀登,最後攻入城中,全殲了偽28師。

戰鬥結束了,徐佳標的遺體還保持著戰鬥姿勢扒在城牆上,紅旗在他身旁飄揚。郭琦第二天也醒了來。幸運的是,這次子彈離頸動脈還差了0.5釐米,所以沒有遇難。他強行從衛生隊跑回連隊。他看到的是,全連100多名勇士,只剩下了7人……

清江城被解放後,二十八團被三師司令部授予“清江部隊”稱號。我軍第一個用身體堵槍眼的英雄徐佳標被新四軍三師黨委追認為“淮陰戰鬥英雄”,城的南門被命名為“佳標門”。

40人智俘千餘人

彰武,在東北遼寧省的遼西走廊上。遼西走廊,是連結東北與華北的樞紐,穿越遼西的北寧線和錦承線是東北入關的主要通道。在此戰略節點,國民黨軍駐有重兵。而我軍——時稱東北民主聯軍也關注上了這個地區。郭琦,當時已隨新四軍三師來到東北,他部先編入西滿軍區獨立師,再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二十七師六十一團。

1947年12月15日,歷時50天的秋季攻勢剛結束,東北民主聯軍又冒著零下30度嚴寒,發起冬季攻勢。戰役計劃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出擊北寧線,殲滅瀋陽到錦州沿線及其兩側的敵軍;再“圍點打援”,以主力在瀋陽以西、以北之法庫、彰武、公主屯等地區作戰,引誘瀋陽、錦州之敵出援,殲其一部,切斷北寧線錦沈段。第二步,轉兵遼南,殲滅遼陽、鞍山、營口之敵,斷敵海上交通,孤立瀋陽。此役中最經典的當屬由“圍點打援”而智變出的“聲東擊西”的彰武之戰。而郭琦所“導演”的“智擒千敵”則是這個經典之戰中的經典一幕。

12月15日,冬季攻勢一開始,東北民主聯軍二縱首先突然包圍了法庫的國民黨軍暫62師。郭琦所在的七縱也趕去助戰,另有四個縱隊則分頭阻斷敵之增援。第二天,國民黨東北行轅主任陳誠中計,急調國民黨新6軍22師及新3軍增援法庫。這下,我軍“圍點打援”的設想得以實現。頓時,東北民主聯軍的二縱、七縱及三縱馬上分頭向增援之敵包圍上來。17日,增援之敵22師被殲兩個營,新3軍一個主力師也被七縱殲滅。陳誠震驚,急調四個軍加強法庫至瀋陽方向的防衛。

見敵人的目光全都引向法庫,12月22日,東北民主聯軍實施第二個戰役行動,其二縱及七縱突然放棄法庫而包圍了彰武。26日,彰武攻堅的外圍戰打響。這時郭琦已為六十一團二營教導員。

仗,打了一天一夜。全營傷亡過半,副營長和副教導員也都重傷抬下了戰場,但彰武的外圍已基本掃清。28日7時30分,總攻開始。二營的任務是沿城內北側向東攻擊。炮擊剛停,六連立即突進了城裡,營長也帶著通訊員上北門觀察地形。不料,未肅清的敵人打來黑槍,營長當即犧牲。這時全營就剩下郭琦一個指揮員,而他手裡的兵力說起來有四連、五連和營部,但總人數才40餘人。他們的前面,是兩座大院,守敵是國民黨軍235團團部及一個營共千餘人。

他面臨的困境是,不拿下兩個大院完不成任務,硬打硬拼也完不成任務。郭琦決心以智勝敵。

他命令機槍守住北門;命令五連來回運動,造成我軍在大量增兵的態勢;命令四連向敵喊話,不時以爆破小組的爆破增加喊話效果。敵人動搖了,有人喊:“你們當兵的說話算數嗎?找個長官出來談話行嗎?”聽到這話,郭琦挎著短槍站了出來:“我們說話算話,繳槍不殺,優待俘虜。”敵人中也有頑固的,正當郭琦向敵人喊話時,竟有敵人突然開槍掃射。通訊員苗贊一把推開郭琦,自己不幸中彈犧牲。郭琦的右腿也被擊中。但郭琦沒有倒下,他拄著棍子佈置火力,向敵人猛烈開火。敵人被猛烈的火力震懾了,幾分鐘後,一個大院的敵人舉出了白旗,敵團副張學忠帶頭舉著雙手站了出來。郭琦趁熱打鐵,馬上押著張學忠向另一個大院喊話。另一個大院的敵人看到大勢已去,長官已降,也紛紛繳械。一千多敵人都交槍了,戰鬥結束了,這時,郭琦才感到自己的右腿已一動也不能動了。

彰武之戰殲敵49軍79師9000餘人。郭琦本人立大功一次。

炸不死的戰士

接著打錦州、打天津,郭琦又是九死一生。

錦州也在北寧線上,是東北連接關內戰略要點。蔣介石兩次親臨錦州佈防,而毛澤東主席則要求東北野戰軍奪取錦州,對東北國民黨軍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1948年10月6日,郭琦所在師已奪取了錦州城南罕王殿山高地。但從罕王殿山到錦州城間仍有一大片開闊地。師裡決定由郭琦所領導的二營等兩個營挖三縱七橫、深一米五、長800米的交通溝。全營官兵努力拼搏17個小時,完成任務,保證了總攻的準時開始。這時十分疲勞的二營,被安排為全團預備隊。

總攻定於10月14日上午10時開始,但在8時,敵人一發燃燒彈直接命中二營指揮所。指揮所裡頓時火光沖天,通訊員、電話員、衛生員三人犧牲,郭琦也負重傷,全身有十餘處燒傷,雙眼一度失明。同志們馬上趕來,要把他抬下去救治。他不肯,一直堅持到副營長趕到,交待完任務後他才被抬下戰場。

1949年1月,天津戰役開始了。帶傷歸隊的郭琦已被任命為第四野戰軍四十四軍一三二師三九四團副參謀長,全團參加了對天津的總攻。

總攻開始,該團紅一連首先突破城防,一營迅速突入城內。但敵人馬上反撲過來,將突破口奪了回去。一營再反攻上去,與敵人拼開刺刀。如此這般,突破口來回易手五次,最終回到了我軍手中。

戰事緊張,團領導也靠前指揮。毛團長、郭琦帶領團司令部精幹人員沿著交通溝向前沿奔去。突然,敵人密集炮火向交通溝覆蓋過來,其中有兩發炮彈落在了他們中間。郭琦被炸倒了。據倖存的參謀王慶魁回憶說:當時眼前一片火光,耳朵什麼也聽不到了。只見郭琦副參謀長倒在血泊中,血把軍裝和大地全染紅了。另外,兩名參謀和一名號長全部犧牲。郭琦被抬下陣地。因出血過多,他在醫院裡整整昏迷搶救了一個月。他腹部被炸開,腹腔被汙染且有彈片,醫生將他的腸子全部清洗、修補後才放回縫合。最後,他又奇蹟般地戰勝死亡,活了下來。

他被定為二等甲級傷殘。這種傷殘一般是不能留在野戰部隊了。但他堅決要求回野戰軍。之後,他隨軍南下,1949年10月14日參加瞭解放廣州的戰鬥,1950年9月中旬又赴粵北山區英德縣剿匪,擔任前線總指揮。再後來,他出任團長,到過朝鮮;再任海南軍區副參謀長,指揮殲滅臺灣空投特務;他出任海南守備師師長,走馬長沙警備區司令、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在當省軍區副司令期間,他還來過淮陰、尋找過南門的戰鬥遺蹟,提議在南門處建立一個解放淮陰城的紀念亭。之後他離休了。

長青的革命晚節

離休的郭老,突然有了一個心思。他想,雖然身負重傷,但身經百戰後還能活在世上,那是他的幸運。但那些與他一同奮鬥而沒有看到最後勝利的戰友們呢?人民和國家不應當忘記他們呀,他們的事蹟應當永載史冊!

於是,他不顧自己體弱多病,開始蒐集已犧牲戰友們的英勇事蹟。他忠於事實,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寫信向活著的戰友打聽,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與領導、戰友的回憶錄核對,最後親手寫出《我軍第一個用身軀堵槍眼的鋼鐵戰士徐佳標》一文,向總政治部及有關報刊推薦。該文章現被多家報紙和黨史雜誌刊出,去年獲《共和國不會忘記》全國徵文一等獎,且成為徐佳標烈士最完整的史料而存於淮安黨史部門及有關紀念館中。得此結果,他說他已了卻了自己的最終心願,已對得起先自己而去的戰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