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8歲學生「認罪」,事情大在哪|睡前聊一會兒

上學時,同學之間起衝突,最怕的是三個字:“你等著”。話雖短,卻在人心裡埋下了一根“恐懼的稻草”。“等著”是什麼意思?要等到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情況?的確,有些事情如果不說清楚,而是拋出一個極為簡單的“判詞”,就讓人沒底了。

這幾天,“有多大事”四個字,同樣讓人心裡沒底。事情是這樣的:貴陽某學校一個8歲的孩子,被認為偷了筆,班主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錄製了“認罪”視頻。家長難以認同,找老師和學校協商,引來當地媒體關注。當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當地教育局工作人員時,他們回應道,“就算沒拿東西,就算老師冤枉他了,又有多大事啊?”此話一出,語驚四座。

讓8歲學生“認罪”,事情大在哪|睡前聊一會兒

每句驚人之語都是在擊打人心。就像此事,雖然在一些事實細節上尚未清晰,如孩子是偷筆還是拿起來看一看、老師是強行認定過錯還是有理有據、學校的回應處理是否偏頗,等等。但有一點再清晰不過了,那就是包括老師在內的相關教育工作者對待孩子和教育一事上,方式簡單、態度敷衍。可以說,擊中很多家長心中最柔軟之處的,不只是這句“雷語”,而且是教育過程中的“簡單思維”。

教育旨在讓人成為“更好的人”。這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是“足夠好的人”,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才能真正成為“靈魂的工程師”。今天,當人們越來越重視高質量教育、越來越為教育競爭而焦慮時,一些看似不嚴重、不經意的表達方式、處理手段,都可能讓孩子留下陰影、讓家長耿耿於懷。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應對教育難題,老師、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就要畏首畏尾、縮手縮腳,而是不該簡化複雜問題、忽視簡單問題。必須看到,教育有兩個維度,一個是“複雜度”,一個是“深度”,單憑一架梯子就想攀登教育高峰,恐怕一不小心就會跌落、摔傷。

讓8歲學生“認罪”,事情大在哪|睡前聊一會兒

辦教育就是謀未來,但不是簡單勾勒,而是系統描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從幼兒園虐童到補習班“亂象”,從“擇校熱”到“學區房”,從不能輸在“起跑線”到全家上陣“跑步前進”,教育焦慮每每都能成為社會的痛點和焦點。正是因為敏感脆弱又備受關注,教育才牽動著孩子、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心,也才必須要求各方都能在暢通配合與友善溝通中實現教育效果最優化。這件事也警醒我們,是時候摒棄“簡單思維”了,更是時候讓教育進一步科學化、規範化、法治化了。就像有專家提出的“六頂思考帽”,白色代表中立客觀、綠色意寓生機勃勃、黃色象徵樂觀肯定、黑色指向懷疑批評、紅色表達直覺感受、藍色負責控制調節。教育作為系統性工程,在此過程中如何給自己戴好“思考帽”,同樣值得深思。

有人說:“要發現你是否錯了,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把你所相信的講出來。”我們相信,中國的教育會在伴隨陣痛中不斷成熟;我們相信,譬如“有多大事”的簡單思維會沒有市場;我們相信,包括教育在內的各個領域,都能在各方齊心努力中得到發展;我們相信,一個拔節生長的中國會給人們帶來美好生活……

但請勿忘,對於中國教育、對於中國發展,你、我、我們不是“客人”而是“主人”,都需要為之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