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荫榆的再认识

如果有好事者问起,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是谁?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脱口说出,这是历史的遗忘,还是人为的忘却,相信也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当中,由女性担任大学校长者,可谓是寥寥无几,当然也有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女性校长,但也仅仅用个位数或两位数就能数得过来了。

史学界公认的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是杨荫榆,她于1924年2月被北洋政府教育部聘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时年40岁,杨荫榆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一职位,完全是得益于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的赏识和举荐,尽管杨荫榆担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时间只有一年零八个月。

杨荫榆(1884—1938)江苏无锡人,1907年进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8月,杨荫榆与朱家骅、刘半农、陈大齐、周作人、刘复、邓萃英等6名教授一起以进修教授的名义获得北洋政府教育部公费留学资格,他们从上海十六浦码头乘“南京号”邮轮远赴美国留学,杨荫榆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并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对杨荫榆的再认识

杨荫榆(左二)与朱家骅等教授赴美前留影

二十世纪初叶,当时中国能够有如此留学经历的女性,可谓是凤毛麟角,杨荫榆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背景出任一所国立女子大学校长,应该说也是名至实归,从中也可以看出北洋政府教育部遴选校长人选的基本条件,因为那个时代许多大学校长都拥有哥伦比亚大学教育背景,因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是全球最顶尖的教育圣地。

杨荫榆曾以“恶名”被国人所熟知,留给国人一个专制独裁、行为可憎、面目狰狞的形象,十足一个反动军阀的帮凶,或者是封建余孽的化身,这是她留给人们的最初印象,但对其生平经历却并不知晓,杨荫榆之所以能够走入国人的视野,一切皆源自于鲁迅先生于1926年3月25日所写下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

鲁迅当时任职于北洋政府教育部,在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担任兼职讲师,之所以是讲师而不是教授,一切皆源自于鲁迅没有获得相应的学位。

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庞大学人中,能够获得学位者可谓是寥寥无几,而当时在大学出任教授者,必须具备欧美等国大学的博士学位,陈独秀、胡适等人之所以能够获得北京大学的聘书,都是因为蔡元培帮助他们伪造学历的结果。

《纪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因为“三.一八惨案”有感而发的,他在痛斥段祺瑞执政府的血腥暴行之时,也毫不客气地对自己的校长杨荫榆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挖苦和鞭笞。

对杨荫榆的再认识

“三.一八惨案”场景

当年的鲁迅,不仅仅是在这一篇文章中对杨荫榆进行过“中伤”,而是在多篇文章都有一些比较隐晦的揶揄和抨击,由于鲁迅的钦定和影响力,致使杨荫榆名誉扫地,终其一生背负“恶名”,但这场学潮风波之后,杨荫榆和鲁迅也都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免去了所兼各职,可谓是两败俱伤。

但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随着鲁迅声誉日起,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鲁迅被供上至高无上的“神坛”,所有的桂冠都集于一身,鲁迅的文章更是被编入所有的中小学课本之中,被广泛的学习和深入的解读,鲁迅的名字和他的文章,在中国读书人中几乎是人尽皆知的。

《纪念刘和珍君》曾被编入高中语文课本,当杨荫榆的名字出现在课文和注释之中,杨荫榆作为鲁迅钦定的反动派的帮凶和迫害进步学生的凶手,时常被全国师生拉出来批判一番。

尽管鲁迅和杨荫榆都早已经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作古,但流芳百世的声名和遗臭万年的枷锁,都还是戴在了两个人的脖子上。

江苏无锡是一个地杰人灵的好地方,自古以来就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学者和官员,杨荫榆就出生在无锡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杨氏家族曾与荣氏家族、唐氏家族和薛氏家族并称无锡四大家族。

以杨宗濂和杨宗瀚为代表的杨氏家族,曾于光绪二十一年创办了无锡第一家近代纺织工业企业——即业勤沙厂,杨氏后人出了不少读书人,其中以杨荫杭和杨荫榆较为有名,而尤以杨荫杭之女杨绛最为国人所熟悉。

杨荫榆的哥哥杨荫杭,就是杨绛先生的父亲,杨荫榆是杨荫杭的三妹,也就是说杨荫榆是杨绛先生的三姑母。

1902年,杨荫杭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07年7月获法学学士,同年赴美国入读宾夕法尼亚大学,1910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曾担任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高等审判庭庭长,1916年在北京出任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法学专门人才了。

对杨荫榆的再认识

杨荫杭

杨荫榆的求学之路,应该是深受其兄长杨荫杭的影响,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年代里,拥有如此高学历的女性,无疑会被封建的遗老遗少视为“洪水猛兽”,即使是在普通的平民百姓眼中,也是会被视为“怪物”的,必定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杨荫榆的侄女杨绛先生曾在其《回忆我的姑母》一文中,对自己的三姑母曾有过一些细致的描述,说她三姑母因相貌丑陋,从小不受父母待见,由母亲做主,将三姑母许配给门当户对的蒋家低能儿大少爷,对其一生影响很大,以致其性格上“是个孤独的人,脾气又坏”,很少与人接触和谈心,并做出这样的评论:“如今她已作古人,提及她而骂她的人还不少,记得她而知道她的人已不多了。” 这应该是一种真实情况的写照。

但杨绛这篇《回忆我的姑母》的回忆性散文,写于八十年代,回忆五六十年前的往事,也许并不那么清晰了,毕竟杨绛与自己的三姑母在一起相处的日子并不多,对三姑母的认识和了解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杨荫榆的再认识

杨绛

况且随着时代的更迭和变迁,杨绛也会被时代的大背景或政治形势所左右,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影响,总之,史学界对杨荫榆的挖掘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请让一个真实立体的杨荫榆浮出历史的水面吧。

杨荫榆之死的故事,让我想到了陆川导演的影片《南京!南京!》中的故事情节,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长明妮·魏特琳女士,用自己的仁慈和关爱,积极营救南京大屠杀中的女性难民,她以自己的勇敢和坚毅,与灭绝人性的侵略者进行周旋,以避免一些青年女性遭受兽性大发侵略者的凌辱。

距离南京不远的苏州,已先于南京被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与南京同样上演相似的一幕,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面对受难同胞祈求的目光,身在苏州的杨荫榆与身在南京的魏特琳一样,做出了同样保护受难女性同胞的义举,将她们收容到自己的宅院,尽自己的能力加以保护,并利用自己流利的日语,与日酋进行有理有据的交涉,但最终还是被毫无人性的日军所杀害。

两个日本士兵奉其上司之命,将杨荫榆从其住宅中“请出”,骗其前往日军司令部“商谈”,在行至一座小桥时,日本士兵在其身后开枪,杨荫榆栽倒在河水中,她本能地拼命挣扎着,日本兵又朝河中连开数枪,残忍地将杨荫榆枪杀。

杨荫榆敢于在日军的铁蹄之下收留逃难的女性同胞,这需要多么大的仁慈情怀和爱的力量,而她以老妪之躯,竟然敢只身勇闯敌酋司令部交涉,又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胆识,我们试想复原一下这样的场景,在日本侵略者嗜杀成性面前,这样的伟大义举,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杨荫榆以自己的壮怀激烈的行为,为自己命运多舛的人生,划上了一个让人心生敬佩的句号。

关于杨荫榆之死之细节,由于年代久远,所记载的史料无多,还需对杨荫榆感兴趣的研究者,挖掘史料并详细考证,即使是杨荫榆侄女杨绛知道自己三姑母的死讯时,也是她在国外时听说的。

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杨荫榆是于1938年1月1日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在杨荫榆惨死之前的半个月内,中国首都南京沦陷,日寇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有三十多万同胞遇难,史称“南京大屠杀”。

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杨荫榆之死》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

对杨荫榆的再认识

杨荫榆

杨荫榆在千年古城苏州沦陷时的说做所为,无疑是一种英勇的抗日行为,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抗议和斥责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劫、奸淫妇女的暴行,她自己无意争当抗日的英雄,她只是凭借自己的良知和仁慈,保护邻里和同胞的安全,她以自己的勇敢和正义去斥责日军灭绝人性的暴行。

历史一定要记载她英勇的抗日行为和她的英雄事迹,后世的人们也不应该忘记历史上的杨荫榆,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立体化或多元化,也必须要有一个超越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客观标准,只有在保证客观和真实的条件之下,才能确保历史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才能有一定的可信度,而一切带有功利性的研究和评价,都会不值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