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標籤:家庭教育、東奧、朋友圈、體育、冠軍)

前言:才結束不久的2018冬奧會男單花樣滑冰冠軍——羽生結弦。這個只有23歲的年輕人,在冰場上用行雲流水般的表演燃爆全場。羽生結弦無疑是有天賦的,但奧運的賽場上,天賦是遠遠不足以成就今天的他。那麼,他還有什麼成功的奧秘?他的父母又做對了哪些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羽生結弦的成長故事。

先來一段現場回放,作為66年來,第一位在冬奧會上蟬聯男子單人滑金牌的選手,他那場依託日本古典戲劇形式的狂野,搭配電影《陰陽師》配樂的演繹,實在是太燃了。

有人說,他哪裡是在比賽啊,簡直就是在冰上寫詩。

央視解說員陳瀅更是為他抒情:“容顏如玉,身姿如松。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今年23歲的他,還創造過12次世界紀錄……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在這次奧運會前,他腳踝才受傷,還因此停賽了整整3個月。

用解說員的話來說:“受傷之後,零熱身參加奧運會,他依然是王。他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部熱血動漫。”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除了賽場成績驚人,他還自帶吸粉氣質,私底是個很逗趣的人。

比如:從被採訪的隊友深厚悄悄爬走……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高中同學評價他認真又可愛。同學說一句“跳來看看唄”,他就會在走廊上表演起花滑動作。

在這次奪冠後,賽場上撒下的維尼熊雨一定是飽藏了大家對他真真實實的喜歡。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作為一個母親,我們看完都是想仰天長嘆:集顏值與才華於一身的娃到底是怎麼養出來的?

查找了大量關於他的成長資料,發現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在他和他父母的身上都是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借鑑。

這個天才的養成,或許是我們都可以做到的。

如果那時候,爸媽讓我堅持,可能我會很討厭滑冰了。

羽生出身在日本仙台的一個普通家庭。並不是東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家裡的位置離仙台車站也有約20分鐘的車程,相當於小郊區了。

爸爸是當地一所中學的教導主任兼學校的棒球顧問,媽媽同大多數日本女星一樣,全職在家精心照顧他和姐姐。

羽生小時候很黏姐姐,羽生在2歲時患了哮喘,就很少機會去鍛鍊身體。4歲的時候,他死活要跟著姐姐去溜冰場溜冰。家人一開始是抱著強身健體的心態讓他去的,媽媽覺得,溜冰場是最不容易吸入灰塵的運動場地。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羽生也覺得再冰上滑來滑去很好玩,家裡就給她在練習室報了班,每天固定去鍛鍊身體。

後來,教練發現羽生的身體素質和柔韌性很好,而且他有一種怎麼摔都摔不怕的勁頭在,就想讓他好好練習,就這樣羽生就一路練到了小學。

4年級的時候,他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就獲得了冠軍。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但那時候的他喜歡的並不是滑冰,而是在賽場上被眾人注視的感覺。每天練習滑冰其實讓他覺得超級無聊超級累。

小學一放學,他揹著書包就要去滑冰室,到了滑冰室就要立刻換衣服,進行45分鐘-1小時的單獨訓練,但每天基本上練不到10分鐘他就煩了。

一直輔導他到中學的滑冰室教練都築章一郎說:每次練習,剛開始5分鐘就精神不集中了。

因為爸爸是棒球隊顧問的原因,羽生也喜歡打棒球。

為了躲避練習滑冰,他經常把冰場的傳單團成紙球,和練習室的其他 2個男孩子一起在前臺打紙棒球。

結果被父母知道了,他們很認真地問羽生:“你真的喜歡滑冰嗎?”

年齡小小的他面對父母的質問時,也會緊張,他回憶都快有心理陰影了。

直到四年級有一天,羽生認真地跟爸爸說,自己有點討厭練習滑冰了,不想要繼續了。

原以為爸爸會勸他再堅持堅持,結果爸爸說:“棒球也不會花費很多錢的,如果討厭滑冰的話放棄也可以的啊。”

我們都有過這樣一種體驗,當自己極度想放棄一件事情的時候,別人也認為你可以放棄了,偏偏自己又堅持了下來。

因為我們的內心需要一個契機去明確自己真正的想法。

羽生爸爸先接納了孩子氣餒的情緒,同時給出了一個時間把這個選擇權還給了羽生。

在苦惱一段時間後他給出的回答是:“我要繼續滑冰。”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從那以後,羽生自己和家人對待滑冰這件事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爸爸不會再在羽生身邊督促他,對他說:再堅持下吧,再多練習一會兒。

更重要的是,因為是自主的選擇,羽生不會再次在感到辛苦的時候,出現放棄的念頭。

11歲時就有了拿下奧運會冠軍的目標。

有人曾經問過羽生:如果當時父母的態度,是督促你必須堅持滑冰,那你的選擇會不一樣嗎?

“肯定會不一樣吧。我想,即使一開始很熱愛,都會慢慢變得不喜歡吧,感覺最後會連比賽都可能不喜歡了。”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男孩學花滑媽媽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嘴上說著不希望羽生學習花滑,但在至今為止的運動選手生涯中,媽媽是在背後給與羽生支持最多的人。

從參賽的服飾,每一次媽媽都會親手為羽生縫製;由於羽生太瘦,高中時,媽媽陪他一起奔赴加拿大,跟隨指導金妍兒奪冠的教練布萊恩·奧瑟練習,留爸爸和姐姐在日本生活。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但在國外肉類佔飲食的比例比較大,羽生吃了經常不消化,媽媽就每天想方設法準備日本的食物,讓羽生達到最好的身體狀態。

羽生也說,沒有媽媽的支持,自己是不可能達成今天的夢想。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除了滑冰,父母希望他也可以欣賞別處的風景。

隨著關注羽生的人越來越多,他別方面的表現也被挖了出來。花滑之外,羽生還是個學霸,自己參加統考,進入日本排名第一的早稻田大學,並沒有以體育生的身份。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這一點,爸爸對他的幫助很大,爸爸常對他說“光顧著滑冰,不學習是不行的哦。”

在爸爸提醒下,羽生都會帶著教科書和參考書去參加各種比賽,才能在中學時期保持很好的成績。

步入大學,他選擇的是人類科學部人類情報科學,他想從更多元的角度去看待人,並且把人體工學的只是融入到了花滑動作的設計中。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小學四年級下定決定要繼續滑冰的羽生,從那以後一直在自我成長。

到現在,他說:“奧運冠軍什麼的、世界冠軍什麼的,都沒有關係,我絲毫沒有失去動力,我還想要變的更強大,新的敵人就是我自己。”

隨時準備重頭開始,拼盡全力,只為讓自己突破。

為什麼羽生能鑄造傳奇?莫過於他拿完美的四周跳了吧。

這是花式滑冰裡最難的一個動作,也是參加奧運會的技術門檻。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要知道,在四周跳時,人類需要違抗生存本能。在空中身體的轉速達到每分鐘400轉,並始終要控制好身體,而一輛開到100公里/小時的車輪轉速,也不過每分鐘800轉……

都說臺下十年功,臺上十分鐘。就為了這完美的一跳,他的教練奧瑟曾對他實施過“禁跳”原則,讓他從最基礎的滑行練起,只因他當時滑行的步伐和力度變化習慣,導致他的四周跳頻頻出錯,真是相當於重新學一遍了。

剛參加比賽時,因為體力不足,放在表演後段的跳躍常常失誤。

他就開始進行地獄式訓練,每天持續一小時在冰場上奮力奔跑,跑到最後氣喘吁吁,教練還在一旁說“動起來”

為了滑冰時能更有表現力,他也會想韓國那些練習生一樣,在舞蹈室一直練習。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包括這次比賽用到的《陰陽師》裡的配樂,也是羽生根據自己的表演節奏剪輯的,開頭還錄製了一段自己的呼吸聲,幫助入場時調整節奏。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是不是沒意見聽起來都辛苦得要死,若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愛和自願,真的會被逼瘋吧!

跌倒,起來,跌倒,起來,跌倒,再起來。

每個成功的人一定是最懂得失敗的滋味的。愛迪生髮明電燈前就失敗過8000多次,羽生也一樣,從16歲少年組過渡到成人組,拼盡全力也只能拿到第六名。

2014年在上海的比賽熱身時,羽生和中國隊員閆涵發生意料之外的碰撞,他整個人直接飛了出去。

頭部、下顎、腹部、左腿都受了傷,但處理完傷口,大家都以為他會退場的時候,他咬咬牙,轉過身只有一句話,跳!

結果,4分半種的比賽,摔了8次。

但是,對他來說,站在賽場上,只要能爬起來,他就絕對不會說放棄。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為什麼在前面我會說,這個天才的養成,或許是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呢?

因為,有天賦,和把天賦發揮出來,是兩回事啊。

羽生的前教練阿部奈奈說過:

他總是比別人多付出一倍的努力,

為了把自己的天賦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而努力,

這種努力的方式,就是他真正天才的地方。

東奧冠軍羽生結弦的天才成長路,看完你也可以輕鬆複製!

羽生的父母沒有什麼特別的教育魔法,他們只是在耐心陪伴孩子去尋找他內心真正渴望的種子這件事上,做到了極致,其中包括了自我選擇和堅持。

就像媽媽不希望男孩子學習花滑,但發現這是孩子的興趣就會全力支持。

就像爸爸會在羽生想要放棄的時候,把選擇權交給他自己去決定,並且提醒他不能錯過人生中其他的風景。

羽生不再是哪個患有哮喘,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孩子。

他用這熱血動漫的人生,讓我們相信:

即使孩子弱小和平凡,如果父母種對了種子,耐心澆灌,這顆因內在渴望所萌生的種子,自會催生出強大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