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還溼,引發——尋筆港的蝶變

湖南日報記者 蔣睿

通訊員 王希臺 王心怡

盛夏的湘潭縣楊嘉橋鎮尋筆港溼地,碧波盪漾,草木豐盛。在清晨或傍晚時分,溼地管護廊道人流如織。當地村民三五成群,到此散步、聊天、乘涼,享受這一美妙的自然風光。而一年之前的尋筆港,汙水橫流,奇臭無比,村民們唯恐避之不及。這翻天覆地的變化,得益於省“一號重點工程”退耕還林還溼試點項目的落實。

在尋筆港管護廊道的兩旁,水杉林立,樹下五顏六色的格桑花盛開,花香四溢。沿著管護廊道,可以深入溼地腹地。“幾年前,這裡是大片的農田,農業面源汙染嚴重。”家住溼地旁82歲的林原中老人說,以前的農田常被水淹,可以說是“十年九不收”。每當夏季洪水退去,漂浮物和動物屍體就裸露在外,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難聞的氣味。

2017年,尋筆港被納入我省退耕還林還溼試點工程,溼地面積共有890畝。該區域通過實施生態種植,對旱地實行退耕還林,對水田實行退耕還溼,對水塘、溪溝水面實行溼地生態恢復,改變原有的農業種植模式,從單一的種植水稻變成種植茭瓜、湘蓮、荸薺等耐水、淨水強的多種經濟作物。一年來,尋筆港將溼地保護、生態維護等工作納入村民自治和村規民約,試點區栽植的各種農作物不施肥、不打藥,防止土地再次汙染。目前,試點區森林—溼地複合生態系統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釋氧、改善小氣候等生態服務功能全面完善,區域生態環境明顯變好。

楊嘉橋鎮林業站站長張曙光介紹,尋筆港區域內的生活汙染和農業面源汙染的水,通過這一塊溼地的處理和淨化,流到漣水,再通過漣水流到湘江,達到水質淨化的過程。目前,淨化功能由原來的四類水質變成三類水質,將向二類水質提升。2017年12月,該試點項目順利通過省林業廳等部門評估驗收,成為全省8處試點工程中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試點工程,為全省“一湖四水”實施生物治理提供了低成本、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樣本。

據瞭解,今年,湘潭縣錦石鄉和湘鄉市棋梓鎮又成功申報退耕還林還溼試點工程項目,現已完成項目評審,正在進行項目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