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北最大的水稻基地 今日開始發生“蝶變”

【濟南之窗】今天,中國江北最大的水稻生產基地五洲農業的早春稻育苗開始下棚。濟南五洲都市農業示範園總經理武如義,把我們領到他的早春稻育苗機械化流水線,向我們道出了五洲農業生產的正宗“黃河大米”,就是先從這裡開始發生“蝶變”的。《山東之窗》將跟蹤“黃河大米”,是如何從育苗、出棚、插秧、生產、收割、脫粒、包裝全程機械化生產過程,“黃河大米”是如何從一粒種子“蝶變”成國人碗裡香噴噴大米飯的

(濟南市航拍協會主席 李臣)

中國江北最大的水稻基地  今日開始發生“蝶變”

濟南五洲農業早春稻育苗胚床

五洲農業水稻種植基地素有齊魯小江南之稱,佔地面積2000餘畝。被濟南市農業局評為的市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水稻全程機械化示範園區,並被市科協財政局評為科普興村先進單位。五洲農業水稻種植產業化基地位於吳家堡辦事處七里鋪片區,緊靠黃河生態保護區,引黃河頭道無汙染自然生態之水灌溉,南鄰濟南飲用水源玉清湖,得玉清湖天然之水滋潤肥沃的土地有黃河水常年沉澱淤積而成含有大量適合水稻生長所需的有機物質,地勢平擔,環境優美,周邊無廠礦汙染類企業,氣候晝夜溫差大,造就了適合水稻生長的天然生長環境,依託濟南覆蓋山東及周邊省市,有著很大的農業生態生產及綜合產業化運營優勢。

中國江北最大的水稻基地  今日開始發生“蝶變”

早稻育苗加溼車間

五洲農業早稻育苗採用暗育秧大棚模式機械化育苗,是實現秧苗早育、育壯秧、早插秧的主要設施手段。採用水稻“疊盤暗育”出苗後的秧苗,出暗室後移入水稻育秧大棚進行後續育苗生產。水稻育秧大棚其特殊的設施環境能夠幫助水稻秧苗有效抵禦低溫冷害,避免了水稻幼苗期青枯病等病害的發生。水稻大棚育秧與常規育秧相比,具有投資成本低,操作簡單,管理方便,使用範圍廣等特點,它是培育機插水稻秧苗,實現機械化插秧的必備設施,是水稻高產栽培體系中的關鍵環節

中國江北最大的水稻基地  今日開始發生“蝶變”

繁忙的機械化育苗車間

這一技術的提升有利於保持棚內溫度,棚內晝夜溫差小,抗逆緩衝能力強。大棚育秧可比小棚育秧提早5-7天,充分利用了早春積溫,秧苗發育充足。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秧苗使用率。大棚因其空間大,四周高,幼苗長勢均勻,無邊際廢棄苗,成苗率顯著提高,縮小了秧田面積。加之大棚容積大,採光面積大,保溫性能好,棚內溫度均衡,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便於通風,有助於煉苗。暗育秧大棚育秧省工省種而且有利於苗床管理。因此育苗和管理可以全部在棚內進行,不受天氣限制,大大減少了勞動強度。

中國江北最大的水稻基地  今日開始發生“蝶變”

幼苗出庫

中國江北最大的水稻基地  今日開始發生“蝶變”

《早春稻幼苗進入育苗大棚》 攝影:武如義

版權聲明:本篇歡迎原文轉發,但未經本人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使用本篇圖文,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