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绩好不好,原因在哪?这样老教师这样来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好不好,主观上需要三个方面。第一智力因素,第二学习态度,第三学习习惯。客观上需要两个方面因素,第一教师因素,第二家庭因素。

智力因素是决定因素。孩子的智力受父母遗传的影响,从小学一年级就能看出来。有的上课认真听,作业书写整洁,美观,每天都能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次考试语文数学都在九十以上,这样的学生一直保持小学毕业,都是班级成绩好的学生。而且进入初中能考取当地最好高中的,也就是在小学成绩好的那部分。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的智力不够高,从一年级开始上课注意力就不集中,作业不完成,养成了坏的习惯,学习态度差,考试语文、数学不及格了,也一直保持小学毕业。

客观方面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主要方面。比如,一个班级每年换一个老师,成绩好的学生不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始终是好的。成绩差的学生始终是差的。如果老师方法得当,学生愿意听她的课,那么总体平均分是会提高的。

尤其到了五六年级,成绩两极分化越来越大,学习习惯已经定型,知识体系严重缺失,再好的老师也无法扭转差生成绩,所以就会出现数学平均分十几分现象。我去年接手的六年级学生有的数学作业不做,有的纯粹乱写。比如出示正反比例的知识,问学生成什么比例,有的学生在括号里填(1)(2)(3)这是什么态度啊,一个字懒,出奇的懒。如果填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或不成比例,哪怕错了,老师也能原谅。

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很多学生学习成绩好,就是有一个适合学习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教育孩子有思想、有方法。相反,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就是因为家庭中的各种因素都对学生的正常学习造成了干扰,他们根本就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学习和成长。盛传的“一位优秀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位优秀父母,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是两个问题父母”就是这个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