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台之战——汉族英雄与胡人豪杰的决战(1)

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中华”。

司马氏的西晋政权被匈奴族刘渊建立的前赵(开始称”汉“,后改为”赵")所灭,晋朝皇室南渡,建立东晋。北方被胡人占据,生灵惨遭涂炭。这其中有一支汉人流民组成的军队,叫做乞活军。乞活,乞求能够活命,可见北方汉人的生存状况悲惨到了何种地步!

乞活军将领陈午被羯族人石勒击败后,部下小将冉良投降了石勒。冉良作战十分勇猛,被封为“西华侯”。石勒让自己的侄儿石虎收冉良为养子,改名石瞻。石瞻的儿子就是本文主人公石闵。

廉台之战——汉族英雄与胡人豪杰的决战(1)

冉魏皇帝、武悼天王冉闵

后来石虎杀死石勒的儿子石弘自立为帝。石虎死后,他的儿子石世继位,另一个儿子石遵又杀了石世自立。石遵称帝的过程中石闵出了很大力,石遵曾经许诺事成后立石闵为太子,可是事成后又反悔了。

石遵担心石闵报复,就暗中谋杀石闵,失败后反被石闵所杀。石闵拥立了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鉴。石鉴也想杀掉石闵,反被石闵拘捕。石闵改名为李闵,开始痛杀胡人。这就是著名的杀胡令的由来。

羯族统治者对待汉人的民族压迫比较重(不光羯族,匈奴人,段氏鲜卑人都是这样)。在民族仇恨与利益驱使下,汉人杀羯人非常积极。羯族人前后被杀二十万。几乎被灭族。

石鉴通过宦官联络手下将领妄图推翻石闵,被石闵杀死。石闵为了杜绝后患,把石家灭族。

石闵又改回原姓“冉”,建立大魏,史称“冉魏”。

冉闵和石家人一样残暴嗜杀,先后杀害了重臣李农、韦謏等人,诛灭了他们全家。他征讨石虎的一个儿子石祗时,石祗向其他各族胡人求救,结果羌族人姚弋仲、前燕慕容儁派兵来救,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琨也带兵来救。

大战结果,冉闵战败。

之后,冉闵与胡人无月不战。中原的胡人担心被杀纷纷踏上了西逃之路,在路上互相攻击,加之生病,又死了很多。

后来石祗被手下将军刘显杀死,刘显拿他的首级投降冉闵,也被冉闵杀死。石琨兵败逃往东晋,被东晋政权杀死。冉闵又冤杀了大臣王泰,灭了他三族。

冉闵虽然勇冠三军,却没有战略眼光。一方面诛杀大臣,失去人心,很多得力的将领离开了他;一方面与所有胡人作战,自己外交孤立;一方面把屯粮全部发放给百姓,军队失去了粮饷。

冉闵终于迎来了自己最强大的敌人——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也是《天龙八部》里慕容复一直梦想要恢复的大燕国。

廉台之战——汉族英雄与胡人豪杰的决战(1)

冉魏形势图

前燕的奠基者是晋辽东公慕容廆,慕容廆的儿子慕容皝被东晋封为左贤王、望平侯,后来慕容皝自立为燕王,建立前燕。慕容皝的儿子慕容儁称帝,不再臣服东晋政权。

慕容儁攻占幽州、蓟州后,兵锋直指冀州,终于与冉闵相遇。前燕军队的总指挥是慕容儁的四弟慕容恪。熟悉那段历史的都知道,慕容氏最牛的两个人就是慕容恪和慕容垂兄弟俩。慕容垂的事迹在后续文章里再细说。

慕容恪就是鲜卑族的军神,十五岁就在战争中崭露头角,曾经带领二千骑兵追击后赵石虎的三十万大军,斩首三万。带七千骑兵伏击后赵将军麻秋的三万军队,大胜。屡破高句丽,击灭鲜卑段氏势力,攻灭扶余国。

廉台之战——汉族英雄与胡人豪杰的决战(1)

前燕太宰、太原王慕容恪

慕容恪攻占中山(今河北定州),冉闵攻占了襄国(今河北邢台),大家可以看看这两地的距离,就知道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你要北上,我要南下,狭路相逢。

冉闵的大将董闰、张温认为燕军实力太强大不可硬拼,苦劝冉闵暂避锋芒。冉闵不听,挥军迎敌,十战十胜,军威大震。

燕军士兵畏惧不已,慕容恪激励士卒,说魏军又饿又累,已经不能坚持。冉闵要把燕军引到树林里,发挥步兵优势,被慕容恪识破。慕容恪发兵挑战,把冉闵引诱到开阔地,然后中军结成铁连环骑兵阵,用强弓射击,左右翼以骑兵包围冲击。冉闵轻敌,钻入阵中。虽然左冲右突斩杀燕军三百人,却无法攻破铁连环,魏兵被击杀七千人。

冉闵奋力逃出合围,结果路上朱龙马马失前蹄,冉闵被追兵俘虏。

公元352年,冉闵被前燕慕容儁送到龙城,在遏陉山斩杀。冉闵死后,当地大旱不雨,蝗灾遍地。慕容儁派人祭奠,追加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天天降大雪。

廉台之战,冉闵以疲弱之师还能十战十胜,可以说战斗力十分强悍。慕容恪用兵如神,一向都是以少胜多,这次却是以多胜少,打赢冉闵靠的是消耗战,车轮战。

冉闵杀戮太重,四面是敌,无月不战,元气大伤,其实已经注定了败局。

论人品,其实冉闵要比慕容恪差很多。冉闵刚愎自用,残暴嗜杀,最后众叛亲离,东晋也不搭理他。慕容恪却是十足的道德模范。不过,道德模范有时候对国家而言未必是好事,就拿他来说,慕容儁临死要把大位传给他,他不答应。慕容儁死后,太子慕容暐继位。慕容恪极力向皇帝推荐弟弟慕容垂,却不被重用。慕容恪病死后,他的叔叔慕容评摄政,逼走了侄儿慕容垂。慕容评自己又没有治国之才,前燕无人,终被前秦所灭,慕容暐也成了前秦的阶下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