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世界十大鋼琴家(二)

弗拉德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

二十世紀世界十大鋼琴家(二)

霍洛維茨

霍洛維茨1904年10月1日生於烏克蘭基輔,1921年畢業於基輔音樂學院,在 基輔音樂學院從師於布魯門費爾特。次年,在烏克蘭哈爾科夫首次登臺演出。1925年在柏林,1928年在美國的演出相繼轟動樂壇。1928年後定居美國,娶了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的女兒為妻。1930年與門格爾貝爾科合作演出,一舉聞名世界。

1925年至1936年,是霍洛維茨演出的黃金時期,這時他與小提琴大師海菲茲齊名,都被譽為“神技”。自此以後,霍洛維茨以身體健康不佳為由,宣佈隱退,他專注於對音樂的思考和探尋。三年後復出,鋼琴家已經有一個火爆的技術演奏家變成一個成熟的藝術家了,以後的生涯中,他又兩次隱退,最長的一次竟長達12年,每一次的隱退對鋼琴家來說,都是一次質的飛躍。此後基本上都是為唱片的錄音而演奏。1965年和1968年,兩度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大廳演出。

霍洛維茨的音樂演奏極其富有鮮明的個性,他的音樂是如此的獨特,以至於只要聆聽過其演奏的人,以後就可以輕易地將他的音樂與其他眾多的鋼琴演奏家區分開來;而從未領略他琴音魅力的人,是很難憑藉經驗來臆測的。他有著非凡的審美意識,著力追求“音色美”。他的鋼琴音色如同“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基本顏色,可以調出各種色調,表達格式各樣的情感。他的演奏能充分地表現出樂曲的內容,但又不是盲目的尊重原作。他的演奏技巧輝煌灑脫,很多演奏上難度艱深的作品,在他演奏起來都是那麼的瀟灑自如。

霍洛維茨1925年離開俄國,當時他還是一位只有22歲的英俊男孩,在他過邊境線進行檢查的時候,一位檢查的士兵正好是他的一個粉絲,霍洛維茨非常幸運地越過了邊境線,可是那位士兵拍著他的肩膀說:“你雖然走了,可別忘了你的祖國。”霍洛維茨一別就是60年,並在1942年成為美國公民。但這位士兵的話一直使他耿耿於懷。直到1985年,蘇美文化交流活動重新啟動,霍洛維茨以一位“和平大使”的身份重回祖國,並在前蘇聯舉行了兩場獨奏音樂會,引起全世界的矚目,西歐和美國電視臺都作了直播。

霍洛維茨可以說是古典浪漫派鋼琴的最後一位巨人,他雖然出自於布魯門費爾特的門下,但卻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整個20世紀裡,堪稱鋼琴巨匠。

1989年11月5日,霍洛維茨帶著他可謂空前絕後的音樂演奏天賦,在紐約曼哈頓公寓去世,享年85歲。

斯維亞託斯拉夫裡赫特(Sviatoslav Richter1925—1997)

二十世紀世界十大鋼琴家(二)

裡赫特

在二十世紀鋼琴演奏家當中,裡赫特是一位非凡的後起之秀,他1915年3月20日出生於烏克蘭的日托米爾的一個鋼琴世家裡,自幼隨鋼琴家的父親學習鋼琴,但他基本上是自學成才。15歲時成為敖德薩歌劇院的見習鋼琴手,這是他得到的第一份工作,為歌劇院排練歌劇伴奏,18歲任該劇院的副指揮,19歲時從在奧薩德歌劇院的音樂廳裡舉辦了自己的首場演奏會,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22歲時實現了正規學習鋼琴的願望,超齡而被破例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他與艾米爾·吉列爾斯一道師從海因裡希·涅高茲,涅高茲說裡赫特是他“盼了一輩子才盼來的一個天才學生”。由於裡赫特富有敏銳的接受能力,他的悟性極高,反應極快,儘管起點很晚,卻走上了成功之路。

1940年11月,還是學生的裡赫特因承擔普羅科菲耶夫《第六鋼琴奏鳴曲》的首次公開演出便嶄露頭角,接著,他又首演了普氏的第七、第九鋼琴奏鳴曲,從此名聲大振。1949年,他贏得了“斯大林獎章”,之後,獲准出訪東歐及中國巡迴演出,自此,他引起了西方國家的注意。直到1960年,他才獲准前往美國舉行演奏會,結果引起了轟動,他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多場音樂會,場場爆滿。

作為一個鋼琴演奏家,裡赫特精力非常旺盛,他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堅韌的手指,他的演奏技術遊刃有餘,演奏起來得心應手,並有富於彈性和詩意的分句,以及清楚的內部和層次結構,普羅科菲耶夫認為:那些尖銳的連續強音,只有裡赫特的雙手才能演奏。由於他天賦的樂感,他的演奏曲目很廣,並是一個很內在的音樂家,樂譜中很多細微的音符,他都能惟妙惟肖的加以表現出來。在演奏19世紀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特別是舒柏特與舒曼的作品達到了完美的詩意境界。他的演奏特別之處在於,能夠賦予作品全新的風貌,雖然他的演奏非常具有個人風格,但是他卻也是一位很好的室內樂演出者,能夠和諧地與他人甚至後輩演奏家合作演出。人們聽他的演奏,從不會有不足之處的感覺。他尤其擅長演奏巴赫、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肖邦、普羅科菲耶夫、拉赫瑪尼諾夫、肖斯塔科維奇的作品,遺憾的的是,他從不演奏好同學艾米爾·吉列爾斯演奏的作品,以免重複,為人們留下了遺憾。

1997年8月1日,裡赫特逝世。

(未完待續)

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請給予關注並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