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之夢幻泡影

金剛經之夢幻泡影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昭明太子把最後一品標題“應化非真”。佛說法四十九年,但在《金剛經》上卻說沒有說一個字。這個法不可說,說的都不是,因為說的都會住於法相,開口就不對。這個道理我們大家都曉得,大家閉起眼睛一想就懂,可是自己心裡的思想,所想的東西,或一作事,開口一講出來,就變成兩回事了。譬如上街想買隻手表,如果人家問你要什麼手錶?自己連畫出來都不對,與你心裡所想的完全兩樣。因此我們曉得,為什麼許多人文章寫不好?儘管你思想很美麗,一下筆寫文章,就不是你原來那個美麗的思想了,結果自己越看越不對。文章是文章,思想是思想,反正不對!

其次,思想筆桿與說話速度不配合,思想來得快,尤其是聰明的人,思想來的更快,一秒鐘同時好幾件事情已經瞭解了,叫我們寫出來的話,一秒鐘思想寫出來,起碼要五六分鐘。這五六分鐘裡有多少秒,又加上多少思想,最後都搞亂了。所以佛說的,他那個真正的佛法,他說他沒有說,不可說,說的就不是,一開口就不是它了。

那麼不開口怎麼懂它呢?所以只好拈花微笑。這一笑比說話好得多了,你看,兩個朋友要說笑話,要恥笑另外一個人,只要彼此看一眼就懂了,比說話快得多啦,對不對?尤其年輕人眉目傳情,當著父母面前,兩個人眼睛動都不動。只要對看一眼,他倆個就通了,可見心理的思想與言語是兩條路。所以佛說,一生說法,沒有說一個字;換句話說,佛辛辛苦苦投生到這個世界來,為世人說法,來應化教化這個世界,譜到獅絃聲斷續,他老人家辛辛苦苦在那裡唱歌,宣傳了四十九年,為誰辛苦唱荒村?流傳了兩千多年,只看到處處的冷廟孤僧,一個廟子一個庵,悽悽涼涼的香火,木魚在嘟啊嘟的敲,看到一個兩個和尚啊,面有菜色,如此而已。我所以幽默他,為誰辛苦唱荒村。雖然幽默他,自己也有同感,真是千古英雄只好同聲一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