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毒素的危害有哪些?當前雞爲什麼多發呼吸道病?

黴菌毒素的危害有哪些?當前雞為什麼多發呼吸道病?

黴菌毒素是一種有真菌,多發生在炎熱的雨季,高溫高溼為病原的繁殖和滋生提供了最好的場所,家禽食入或吸入病原而感染。1月齡以內尤其是5-9日齡最易感染,常呈爆發性,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常見的黴菌毒素有黃麴黴菌、嘔吐黴菌、煙麴黴菌、赭麴黴菌等,對家禽主要造成以下幾種危害:

1、黴菌毒素能引起法氏囊、胸腺和脾臟等免疫器官萎縮,誘發免疫抑制。引起新城疫、流感等免疫失敗。

2、黴菌毒素會造成經常性的拉稀,腸道病久治不愈,飼料便頻繁發生,採食量大大減少,體重大大下降。【嘔吐黴菌】

3、黴菌毒素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對消化道的破壞相當嚴重。能引起口腔潰瘍,嗉囊的炎症以及病情後期的假膜,潰瘍性以及增生性肌腺胃炎,在腺胃與肌胃交界處形成潰瘍,肌胃角質膜易剝離,角質膜增厚以及角質膜下形成出血潰瘍,腸道脆性增大,腸粘膜脫落、壞死。影響機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飼料利用率和轉化率降低。

4、黴菌毒素中毒可導致肝臟多灶性肝細胞壞死,肝細胞增生以及發病前期由於充血而呈暗紅色,後期由於脂肪聚集呈黃色,但不管發病前期與後期都為橡皮肝的感覺。膽囊黏膜由於膽小管的增生和壞死而發炎,出現膽囊脆性增大的現象。【黃麴黴菌】

5、黴菌毒素會造成種雞產蛋下降、蛋殼質量下降、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孵化中胚胎死亡多見。【玉米赤黴烯酮】

6、黴菌毒素對腎臟的損害表現為腎小管發生變性而阻塞,產生尿酸鹽沉積,從而導致痛風症的發生,不明病因腿病增多。【赭麴黴菌】

7、眼炎、皮炎、壞死性肉芽皮炎。【煙麴黴菌】


當前雞為什麼多發呼吸道病?

冬季,天氣的突變給雞養殖帶來一定困難,但要加強各方面的管理,合理飼餵,建立健全嚴格的科學防疫制度,做好疫苗接種及藥物防治,就能有效地控制此類呼吸道疫病的發生,從而提高養殖經濟效益。

黴菌毒素的危害有哪些?當前雞為什麼多發呼吸道病?

一、當前引起呼吸道病的主要因素

1.雞舍內外環境因素

雞舍建設不合理,通風不良;或與生活區太近,雞舍較密集;甚至雞舍周圍堆積糞便,死雞等都會造成某些疾病的傳播。

2.管理因素

由於雞群管理不善,通風與保溫處理不當而引起該類疾病的發生。另外,淘汰雞舍和病雞處理不當或消毒不嚴格,殘留的病原也會引起新進雞發病。因為有些呼吸道疾病如敗血黴形體,傳支,喉炎等病是通過病雞甩鼻、咳嗽等排出的分泌物進入到空氣中,被健康雞吸入後發生感染;有些病原體如新城疫等是通過形成微粒附著在塵埃上,隨空氣流動而傳染;有時也因為病雞的分泌物和排洩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體汙染墊料,如不及時清除糞便更換墊草,也會引起該類疾病的發生。

3.外源因素

養雞過程中使用的舊設備和用具,如籠網、食槽、飲水器、注射器、針頭、運輸車等如消毒不嚴均有可能帶有病原體而引起雞隻感染髮病。

4.飼料與飲水因素

飼料和飲水很容易混有病原體,由於飼料來源不同,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過程及飼料袋的反覆使用等,均可被病原體汙染。

5.疾病防治不力因素

有些疾病由於毒株不斷變異造成免疫失敗,如非典型黏液病毒有多種不同的血清型,常導致該類病的免疫失敗。同時耐藥菌株的增多,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細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而且當藥物濃度或作用時間不夠時,可導致細菌處於半致死狀態,為適應新的環境條件,從而產生了新的耐藥性,如大腸桿菌。

6.中毒因素

冬季採用煤炭取暖,若煙道阻塞、嗆風倒煙,又不注意通風換氣,就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雞舍內糞便、墊料和飼料等含氮有機物都會分解產生氨氣,如舍內不及時清理,加之通風不暢,則空氣中氨氣濃度會很快升高而引起雞中毒。這時雞表現出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出現喘氣、呼吸困難等症狀。

二、當前表現呼吸道症狀的常見病

(1)非病毒性疾病

1.黴形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病初打噴嚏,竇炎、結膜炎和氣囊炎,中期咳嗽、氣管溼性囉音,後期眼臉腫脹,出現肝周炎、心包炎等。

2.麴黴菌感染:主要為煙麴黴菌感染,多發生在雛雞,感染後可見呼吸困難,伸頸張口,有氣管囉音。有時可發生眼炎,眼臉腫大、突出,下眼臉有乾酪樣物,嚴重時可失明。

(2)病毒性疾病感染

1.新城疫:病雞表現呼吸困難,打噴嚏、甩鼻夜,雞冠和肉髯發紺,排黃綠色稀便。剖檢所見氣管環充血、出血,腺胃乳頭與十二指腸出血,胰腺出血。

2.流感:具有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噴嚏、囉音。雞冠和肉髯腫脹、發紫,有的腳鱗出血、發紫。剖檢可見腺胃乳頭鮮紅出血,氣管充血出血,胰腺出血。

3.傳支:主要症狀是噴嚏、咳嗽、張口喘氣、囉音、眼睛溼潤、流鼻涕。該病多伴有腎型病變。剖檢可見腎腫大、蒼白,呈花斑腎。氣管內有黏液成乾酪樣滲出物,氣囊渾濁、增厚。

(3)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改善家禽內外環境。

雞舍佈局合理,降低飼養密度,提高飼料營養水平,糞便、垃圾、墊料要及時清除,加強通風換氣,防止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刺激;保證雞舍內溫度、溼度、光照相對穩定;保證飼料、飲水衛生;不喂發黴變質飼料。

2.疫病防控制度要完善,定期對雞舍內外、飲水等環節進行消毒。

有條件雞場的工作人員進入雞舍時,必須穿工作服,換上鞋帽,雞舍嚴禁人的員亂串和外來人參觀。特別是鄰近的雞舍發病時,應嚴格封鎖,堅持每日消毒一次,對環境每週消毒2次。每天對用過的料盤、料桶、水桶、飲水器等工具用消毒液刷洗乾淨,晾乾後使用.杜絕飛禽、老鼠、犬、貓等傳染病原。糞便應遠離雞舍堆積發酵,作無害化妥善處理,病死雞要焚燒或深埋。

3.做好疫苗的預防接種。

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有條件的要做抗體監測,做到合理的免疫。注意在免疫接種前後3~5天,停用抗菌、抗病毒、磺胺類藥物,在日糧中適量添加口服補液鹽,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應激劑。

4.藥物防治。

冬季是雞呼吸道疾病多發期,應適當增加一些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的藥物。同時對於大腸桿菌、慢性呼吸道病,在雞群不同的飼養階段或產生各種應激時,投給一些適量的藥物預防是必要的。若診斷出是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病,在發病初期,可用相應的疫苗緊急接種,同時,在飲水、飼料中添加電解質、抗應激及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等藥物。當雞群大腸桿菌與慢性呼吸道病混合感染時,一定選擇敏感的抗菌藥,按療程投藥,一般應3~5天為一個療程。另外,要用兩種以上藥物交替使用,以防形成耐藥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