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中七箭不屈而被明主收为养子,但最后却被几个村民俘获斩首

五代梁唐交际之时涌现出了一位位能臣武将,北方卢龙节度使刘守光大逆不道,囚禁父亲和夺取燕国江山,和亲哥哥刘守文反目成仇。在两方阵前相对时,刘守文本来是出师有名而且兵力比刘守文要强得多的,就因为一点不忍,在阵前大呼“不要伤害我弟弟”,结果指挥一片混乱,自己被大将元行钦生擒杀害,刘守光也就坐稳了卢龙节度使的位置了。

身中七箭不屈而被明主收为养子,但最后却被几个村民俘获斩首

五代十国

元行钦是当时的名将,对刘守光的燕国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桀燕建立后,元行钦被派出招兵买马对付晋国的入侵,就在这时,元行钦遇到了五代的第二位明主(小编认为五代第一位明主是李存勖),也就是后来的后唐明宗 - 李嗣源。

身中七箭不屈而被明主收为养子,但最后却被几个村民俘获斩首

李嗣源

李嗣源不仅善于治国,而且也是后唐的猛将,当时正在强攻幽州的李嗣源遇到了前来招兵的元行钦,两人立场不同,一见面就开战,而且连战了八次都不分胜负。不过李嗣源从小就习马练箭,箭术比元行钦要高明得多,连续七次射中了元行钦,而元行钦七次都把箭拔出来后继续奋战,也射中了李嗣源的大腿,两人开始萌生惺惺相惜的英雄感情。最后元行钦无力再战,想着自己拼死守护的燕国已经被刘守光搅成一团乱麻,而面前这位却是和自己一样,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奋战的英雄,于是向李嗣源请降,李嗣源也很喜欢元行钦,特别是他身中七箭而不倒,战斗艰苦而不屈,所以直接就把他收了为义子,作为自己的亲兵近卫。

身中七箭不屈而被明主收为养子,但最后却被几个村民俘获斩首

元行钦

元行钦跟随李嗣源南征北战,关系情同父子,一直到李存勖建立后唐,把元行钦强行揽到自己的身边,并改名李绍荣之后,这对惺惺相惜的主仆才开始疏远。李存勖虽然是五代第一猛将,但治国方面却是个天生的短手,辛辛苦苦建立的后唐在他手上三年就已经“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怨;征搜舆赋,竭万姓之脂膏。大臣无罪以获诛,众口吞声而避祸,此时不亡待何时”。

身中七箭不屈而被明主收为养子,但最后却被几个村民俘获斩首

李存勖

元行钦奉命平定叛乱,而这叛乱的头子偏偏就是李嗣源,李嗣源攻打元行钦,元行钦杀害李嗣源儿子 - 李从璟,两人在反目成仇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了。李存勖想要亲征平叛,结果在路上遇到了“兴教门之变”,李存勖被乱军杀死,而元行钦只能一个人策马出逃,逃到半路因为又饿又渴,被当地的几个村民抓住了,在押往洛阳的路上还被打瘸了双腿,最后因为李从璟之事而被李嗣源斩首在洛阳街市,一代名将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处境。

身中七箭不屈而被明主收为养子,但最后却被几个村民俘获斩首

兴教门之变

其实叛乱刚开始李嗣源是想招募元行钦的,不过元行钦还是打算效忠那位把自己一步一步提拔到同平章事,对自己宠爱非常的李存勖的。元行钦虽然勇猛,但先辅佐庸君刘守光,后效忠昏主李存勖,只能说他有临阵战斗本事,却没有人生战略规划吧!

身中七箭不屈而被明主收为养子,但最后却被几个村民俘获斩首

明明可以跟随明主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地步,元行钦是属于忠臣还是愚臣,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也欢迎指正文章!


一只喜欢历史的九零后胖狐狸,以不同的角度看历史,说人物,欢迎各界人士骚扰,一起讨论,但如果是垂涎小编美色的,请一律留下联系方式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