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融资租赁监管权移交引发业内担忧,租赁ABS发行恐收紧

1. 融资租赁监管权移交引发业内担忧,租赁ABS发行恐收紧

5月14日,商务部发布通知称,已将制定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给银保监会,自4月20日起,有关职责由银保监会履行。

消息一出,市场人士普遍关心,未来交易所发行的租赁ABS业务将做何调整,甚至有人发出“租赁公司以后还能在交易所发ABS吗?是不是得到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去报业务”的疑问。

“目前交易所的非官方消息是,正常受理中,没说不能做。”5月15日,北京某ABS业务量排名靠前的券商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行间市场的租赁ABS业务相对较严,“这也是市场比较担心的原因”,但相关调整只有等待监管文件的进一步落定方可知晓。

“不管会不会划过去,租赁类的ABS发行难度都在加大;3月份交易所租赁ABS业务指南出来后,会加剧洗牌,以后小的租赁公司基本上就发不了。”该人士说。

“商租”是否变“金租”

根据监管机构的不同,国内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划分为:银监会监管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简称“信贷ABS”),证监会监管的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简称“企业ABS”),央行旗下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监管的资产支持票据(Asset-Backed Notes,简称ABN)。

目前,融资租赁公司以租赁信贷ABS和租赁企业ABS发行为主,其中前者的发起主体为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属于非银金融机构,监管较严;而后者的发起主体则为商务部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属于类金融机构。得益于较为宽松的监管,过去几年里,融资租赁公司在交易所ABS市场风生水起。

而此次商务部将监管权移交给银保监会,关键在于租赁企业ABS是否需要转变为租赁信贷ABS。

“划归银保监会管后,基础资产算不算信贷资产?如果融资租赁公司视同金融租赁公司,那么交易所市场就不能再发产品,需要去银行间。银行间投资者结构、门槛等跟交易所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可能是最大的影响。”上海一位熟悉租赁ABS业务的律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另外一方面,此前商租(即“商务部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诸多不规范的经营模式,“比如在找不到租赁物的时候,做一些受托放款、信托结构、套通道的委托租赁”等,在统一监管以后,“监管套利的空间会比较窄”。

监管权划转后,产品属性是否发生转变,还有待银保监会出台文件进一步明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数位ABS业务人士均认为,租赁ABS业务遵从当前的定位更为合适,即“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在交易所发企业ABS,也可以到银行间发ABN;金融租赁公司则发行租赁信贷ABS”。

租赁ABS整体收紧

“租赁ABS挂牌指南出来后,租赁ABS就已经有一定收紧,成立年限不够、净资产较低等不符合要求的租赁公司不能在交易所挂牌发ABS产品。”上海一位资产证券化一线业务人士对21世纪报道记者表示,交易所租赁企业ABS的监管正在收紧。

今年2月9日,上交所、深交所和报价系统联合发布《融资租赁债权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确认指南》和《融资租赁债权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南》。

新规要求,租赁公司运营需满2年、主体AA评级或有集团背景。原始权益人开展业务应当满足相关主管部门监管要求、正式运营满2年、具备风险控制能力且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融资租赁公司:(1)境内外上市公司或者境内外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为境内外上市公司子公司的,其总资产、营业收入或净资产等指标占上市公司的比重应当超过30%。(2)主体评级达AA级及以上的融资租赁公司。

而从市场现状观察,银行间市场的租赁信贷ABS也有收紧之势。Wind数据显示,2017年,租赁信贷ABS发行11只,发行金额为346亿元,发行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7只,发行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6倍;而2018年至今,交易的租赁企业ABS发行规模为376亿元;银行间的租赁ABN为71亿元,而租赁信贷ABS的发行量则为零。

“实际上,金融租赁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上缺乏动力。”前述上海ABS业务人士对记者表示,“金租的资产证券化,如果不出表,同样用杠杆,肯定是找银行或发债融资更合适;如果出表,好资产也不愿意出售,因为本身就吃不饱”,至于2017年发行放量,则源于政策驱动。“相比之下,商租背后没有财大气粗的银行支持,本身资质也比较弱,发债难,ABS就是它们加杠杆的最好的融资途径。”该人士说。

2. 皖江金租回应安徽省投弃购缘由

就安徽省投弃购股权一事,皖江金租接受零壹租赁智库的独家采访。

皖江金租称,弃购原因在于安徽省投不完全符合监管部门对于金融租赁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资质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并购过程中的潜在“实际控制人”需达到与《管理办法》中“发起人”一致的资质要求。

5月15日,皖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皖江金租”)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下称“渤海租赁”)与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安徽省投”)签署的《皖江金租股权转让框架协议》未在约定的50天排他期内达成一致,安徽省投决定放弃受让皖江金租股权。

根据此前签署的《皖江金租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安徽省投原计划受让渤海租赁持有的皖江金租16.5 亿股股权,约占总股份的35.87%,跃居皖江金租第一大股东,并成为其实际控制人。渤海租赁持股比例将降至17.78%,退居第三大股东。

皖江金租在采访中透露,“安徽省投此次放弃受让皖江金租股权的原因,是监管部门对于金融租赁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资格有特别的要求,经与监管部门沟通,安徽省投不完全符合实际控制人资质要求”。

皖江金租同时表示,与安徽省投股权转让交易终止不会对其经营状况及前景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目前,仍有多家意向投资人正与渤海租赁处于密切磋商、进行法律程序、与监管部门沟通的流程之中,股权转让事项仍将继续有序推进。预计近期将有新的协议公告。

“潜在实控人”需符合发起人监管规定

对于皖江金租“安徽省投不完全符合实际控制人资质要求”的回应,现有《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4年第3号)并未对并购过程中金融租赁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资质要求作出界定,而在此之前也鲜有金融租赁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案例可供参考。

零壹租赁智库就此和皖江金租进行了确认。皖江金租表示,金融租赁公司并购过程中潜在“实际控制人”同样应符合《管理办法》中对于三类发起人资质的要求。

经查,《管理办法》要求发起人出资比例不低于金融租赁公司全部股本的30%,并在第九条至第十一条中,分别对商业银行、大型企业、以及境外融资租赁公司作为金融租赁公司发起人的资质作出要求。

其中,第十条具体规定如下:

第十条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主营业务为制造适合融资租赁交易产品的大型企业作为金融租赁公司发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或有效的组织管理方式;

(二)最近1年的营业收入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三)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四)最近1年年末净资产不低于总资产的30%;

(五)最近1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80%以上;

(六)为拟设金融租赁公司确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和清晰的盈利模式;

(七)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诚信记录和纳税记录;

(八)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最近2年内未发生重大案件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九)入股资金为自有资金,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入股;

(十)承诺5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金融租赁公司股权、不将所持有的金融租赁公司股权进行质押或设立信托,并在拟设公司章程中载明;

(十一)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作为持牌金融机构,金融租赁公司的股权变动受到在地银保监局的严格监管,安徽省投不完全符合《管理办法》资质要求的具体情形目前尚不清晰。

渤海金控转让金租牌照究竟为何

皖江金租是由渤海租赁(持股55%)、芜湖建设(持股33%)与美的集团(持股12%),在2011年末共同发起设立的,后于2015年11月24日在新三板正式挂牌。

渤海租赁母公司渤海金控此前表示,出售其皖江金租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为满足银监会关于金融租赁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相关监管要求。其由控股股东的地位变成只有17.78%参股,将不必再合并报表使得,并将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同时有利于优化公司产业及债务结构,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

二是为支持皖江金租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为皖江金租后续上市铺平道路。根据皖江金租公告显示,皖江金租股东经协商同意支持其独立在国内主板上市,将通过降低控股股东渤海租赁持股比例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等公司上市的有关政策障碍。

根据此前的交易条件,皖江金租的16.5亿股份,每股转让价格不低于皖江金租每股净资产的1.8倍,以溢价80%出让股权。而根据皖江金租的年报显示,其每股净资产约1.31元,交易总额将有望达到38.91亿元。

在监管趋严的形势之下,新增金融租赁公司数量出现滑坡,金融租赁牌照价值凸显。待行业先行公司原发起人五年限售期届满后,金融租赁公司股权交易料将趋于活跃。而在此之前,鲜有涉及实际控制人变更的金融租赁公司股权交易案例,皖江金租为行业未来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

3. 平安融资租赁公司欲5年内建1000家健康检测中心,打造医疗领域共享经济

平安租赁计划在5年内投资30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00家健康检测中心,以期用租赁方式打造医疗领域内的共享经济。

作为平安集团“医疗生态圈”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平安租赁积极响应国家医疗改革政策,于2017年12月底在江西南昌落地了首家平安健康(检测)中心。

“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不仅定位为第三方医疗服务提供方,也将成为中国健康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平安租赁董事长兼CEO方蔚豪表示,凭借深耕多年的行业经验和对设备租赁的深入了解以及在医疗健康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平安租赁建立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是在全国首创了集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精密体检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业态。

据介绍,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作为独立第三方医疗机构,通过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社会办医”的创新之路。其以智慧医疗的创新平台为载体,以前沿科技创新应用为驱动,具备三方面的核心优势。一是打通地面门店网和在线服务网“两张网”,将医生、患者、设备连接,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二是带动连接效应,连接北上广深医疗资源、连接平安集团兄弟公司、连接线上临床专家帮助本地患者提升健康服务;三是引进先进技术,通过智能影像为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

未来,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将不断探索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举措,与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和谐、双赢关系,通过技术、资源共享,以期让高水平的健康医疗服务惠及全国。

4. 凯迪生态近7亿债务违约 安徽德润租赁9家融资租赁公司或受牵连

凯迪生态未能按期兑付“11凯迪MTN1”近7亿元债务,主体评级大幅下调至C;德润租赁及其子公司近日提起诉讼,涉案租金逾7000万元,另还有9家租赁公司售后回租合同并未到期。

凯迪生态债券违约持续发酵 深交所发函7问

5月7日,凯迪生态(000939.SZ)发布公告未能按期兑付2011年度发行的第一期中期票据“11凯迪MTN1”,已构成实质性违约,本次违约涉及本金6.57亿元,利息4119.39万元,凯迪生态表示计划将在2个月内兑付全部本息。

5月8日,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凯迪生态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C,同时 “11凯迪债”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BBB,并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5月15日,凯迪生态公告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尚未披露,相关重要数据无法确定,无法按计划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这一行为引起了监管层注意,当日下午,深交所发布《关于对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要求其就公司流动性风险、生物质电厂经营情况、拖欠员工工资具体情况、年报披露的具体进程等7个方面问题予以回复。

德润租赁涉案租金逾7000万元 9家租赁公司或受牵连

根据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600318.SH)近日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安徽德润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润租赁”)、德润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德润租赁子公司)分别起诉凯迪生态全资子公司河南蓝光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桐城市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要求被告方立即支付涉案租金分别为2769.75万元和4268.75万元,合计7038.50万元。

由于凯迪生态为涉案案件担保人,原告要求对凯迪生态采取保全措施,查封冻结凯迪生态部分银行账户,首封凯迪生态持有的武汉市某不动产等。

根据2017年半年报,共有11家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售后回租方式向凯迪生态及其子公司持续输血,未到期的租赁合同涉及资金共计40.85亿元。

截至2018年5月12日,德润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与德润租赁的最近一期租金都未能按期支付,已发起诉讼。

投资激进引现金流紧张

凯迪生态是生物发电企业,发电主要材料为秸秆,属于清洁能源行业。这类行业新技术较为不稳定,盈利对政策和政府依赖性大。

2015年到2017年上半年,凯迪生态收到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42亿元、2.64亿元和2.41亿元,分别占公司净利润比例达62. 28%、79.21%和188.1%。

盈利高度依赖政府补助的凯迪生态仍然持续投资新建生物质发电机组,收购其他电厂。2015年凯迪生态收购21家在建生物质电厂、49家未建生物质电厂、2家已投运风电电厂、1家在建风电电厂、2家未建风电电厂、1家已投运和2家在建水电电厂、58家林地公司等。

根据已披露的业绩预告,凯迪生态2017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3-16亿元。

凯迪生态本想通过资产重组实现自救,拟处置资产主要非主营业务资产如水电、风电、林地、煤炭等和在建的生物质电厂。但资产重组情况未能按期披露,这个自救措施并不确定能否顺利落实,“11凯迪MTN1”违约对其再融资难度加大,资金链压力增大。

近日来,信用风险事件接连爆发,盛运环保、天房集团等事件还未平息,“11凯迪MTN1”违约恐引发凯迪生态连环债务违约问题。

5. 天房集团负债1830亿恐成为新雷 3家租赁公司已合作

中信信托发布报告,天房集团无法说明信托贷款还款安排,存在债务违约的风险。

天房集团借了中信信托5.5亿,5月18日需要偿还2亿,也就是说还有5天时间。表面上看,2亿不算多,但是截止17年二季度末,天房集团的负债总额有1830亿,负债率高达85.81%。其盈利能力比较差,虽然15年营收328亿,16年营收237亿,但归母净利润15年为2亿,16年亏损4.5亿,日前已经发了17年预计亏损的公告。17年半年报显示,长期应付款有48亿多,分别是北方国际信托、华能贵诚信托、中国外贸金租、兴业金租、中商恒鑫国际商业保理和北京国资融资租赁。还有,披露的融资情况,总计56笔,高达1082亿借款,几乎涵盖四大行、10大股份制银行和主流信托机构,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渤海银行的113亿。

天房能获取这么多金融机构这么大规模融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一个好爹,那就是天津市国资委。背靠天津市国资委,2017年11月16日,鹏元评级给出了主体AA+的跟踪评级,AA+的评级最早是鹏元2013年5月22日给出的。在4月25日,天房发了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公告,但实际控制人依旧是天津市国资委,只不过股东换成天津津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津诚想出让天房65%股权,但是还没有找到接盘侠。

除了间接融资,天房目前还有179亿存量债券,其中16年就发行了127亿公司债,期限均为3+2年,主承销商是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规模18亿的16天房01的回售期是2019年1月31日,也就是说还有264天。

发行规模82亿的16天房02的回售期是2019年3月15日。

发行规模7亿的16天房03的回售期是2019年4月25日。

发行规模20亿的16天房04的回售期是2019年9月7日。

这个风口上,投资者肯定全部选择撤出,也就是说这127亿公司债明年全部要偿还。

15年发行的45亿PPN的到期日是2020年9月21日,买PPN的投资者只能干着急。

13年发的企业债还有7亿没还,回售期是今年8月5日,只不过这个债有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所以投资者可以放心点。

自17年以来,天房再也没有发过债,但是近期成功发行了一笔ABS,基础资产是最购房尾款。该ABS总规模14亿,其中优先A规模7亿,票面6.7%,期限3年,评级AAA;优先B规模5.6亿,票面8.7%,评级AA+,期限3年;次级1.4亿由天房自持。

16天房01、16天房02、16天房03、16天房04、15天房PPN001和13天房债发行人为天津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尚在存续期,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公司再融资能力大大减弱,再加上较高的负债率和巨大的存量债务,未来债券违约可能性较大。

以上信息由中集融资租赁(微信号:cimccapital)市场发展部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