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宋江爲什麼要投降?

賀金15


為什麼不投降呢?不投降有什麼好果子吃?

看看梁山上的人員組成吧:

馬軍五虎將全部都是官軍出身,八驃騎除了穆弘之外也是官軍出身,至於十六小彪騎就不說了,多數都是從徵梁山失敗,無路可走無奈落草的。

這樣的一群人,讓他們當一輩子草寇,他們能認命嗎?

說白了,他們當初落草,是不得已,要麼是林沖這樣被高俅逼上梁山,要麼是秦明這樣被宋江逼上梁山,在他們的心裡,對大宋還是認可的,他們還是想恢復正常身份為國家出力的。當然,李逵這樣的混不吝,燕順王英這種本來就是佔山為王的草寇我們且不去說。

很多人說宋江一門心思想招安坑了梁山好漢,其實,哪裡是宋江一個人想招安呢?這麼說吧,梁山上的招安派絕對要遠遠多於就想當一輩子草寇的,而且,招安派多是實力派。宋江想招安,其實正是順應了大部分兄弟的想法。

我們假如宋江不招安,我想楊志呼延灼這種將門之後,關勝朱仝這種忠臣義士,李應盧俊義這種大財主,時間久了都會覺得不適應。每於中夜捫心自問,不免會有愧對祖宗之感,短時間或許還不覺得有什麼,時間長了,矛盾積累多了,自然會出問題。很難想象魯智深這樣的真好漢會真的和矮腳虎王英這樣的癟三稱兄道弟,礙於義氣,一時不好說什麼,實在看不過眼了,矛盾不免就會爆發。


而且,不招安的後果是什麼?書上其實已經很明顯的寫出來了。

四大寇裡,梁山實力真的最強嗎?我看不見得,王慶田虎方臘三人的實力基本上和宋江 都是一個級別的,但是他們就是最後失敗了,作者真的是想說梁山好漢天下無敵嗎?我看不然,其實作者意思就是和朝廷作對的,最終不會有好下場的,所以死不悔改的王慶田虎方臘都是全軍覆沒,主動接受招安的梁山雖然將損兵折,但是好歹還能留下點人來。宋江如果堅持不招安,方臘就是梁山的下場。畢竟,一隅之地和整個國家機器對抗,失敗的概率總比成功來得大。


而且宋江是歷史人物,歷史上的宋江就是接受了招安,古人寫小說,雖然講究自由發揮,但是大體還是要遵循一下歷史的,宋江不投降,書該怎麼寫呢?



鳳嫵一


看過《水滸傳》後,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梁山上過的好好的,也越來越興旺繁榮,宋江為什麼要接受朝廷的招安,帶領弟兄們集體歸順朝廷,最後好漢們死的死、散的散,落得如此淒涼的下場。甚至有很多人對宋江這個做法是反對的,覺得是他害了一山的人。

其實,做出如此決定,和宋江的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

宋江本是山東鄆城縣押司,可以理解為本身就是體制內的工作人員。他受的是正統的思想教育,對於體制內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情。這一點可以從他初上梁山時的表現中得到印證。宋江被髮配江州途中,被梁山人馬所救,梁山眾人勸宋江落草,宋江不僅不願,更是以死明志,其反對之意一目瞭然。後幾經周折,才最終上梁山落草成寇,坐上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所以,宋江成寇原就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經歷良多後、深思熟慮的選擇。

其次,還有一點也可以印證宋江的正統思想。宋江上梁山後,執意親自下山接家人上山,為此不惜被埋伏已經的官兵追捕。其心中“孝義”二字分量之重可見一斑,如此性格之人也就不奇怪何以做出接受招安之舉了。

再次,宋江上梁山落草後,從未帶領弟兄們做殺伐掠奪、窮兇極惡之事,可以說,體制內的他並非想“造反”。恰逢“機遇難得”,朝廷假意招安。接受招安後,梁山全體改編為趙宋王朝的軍隊,代表朝廷去剿滅國內其他造反勢力,宋江也是義不容辭、當仁不讓。

綜上所述,宋江只是把梁山當做大家的棲身之所,而非永久之地,待時機成熟,歸順朝廷是其必然選擇,而非意外。


三聯中讀


宋江投降的原因如下:

一、宋江雖愛結交江湖好漢,但他這個宋朝體制內的人物(他是吏),從內心深處是不想造反的。


《水滸傳》第十八回,宋公明私放晁天王,宋江偷偷給智取生辰綱的晁蓋等人報信;在殺死閻婆惜後被迫流落江湖,仍只想暫時在江湖避禍。在柴進處結交好漢武松;後來又結交清風山的燕順、王英、鄭天壽……後來因放了劉知寨的妻子惹出事端,宋江被恩將仇報的劉知寨活捉,惹惱宋江死黨花榮花知寨,當即反啦!動靜鬧大了,宋江用計逼反青州秦明秦統制,這種情況下,宋江才被逼痛下上梁山的決心。後在投梁山途中,收到石勇寄來的弟弟宋清家書,得知父親病故,從梁山回家時,被府尹減罪,刺配江州。宋江又不想反了,直到在潯陽樓上醉酒飲反詩,裝瘋被找死的黃文炳識破,梁山晁天王和江州當地豪傑一起劫法場後,宋江成為朝廷大通輯犯,退無可退,才被迫上了梁山

二、宋江上了梁山後,仍想著重回朝廷懷抱,他甚至異想天開地想帶梁山一百零八將一起封妻廕子,流芳百世,這是他投降的最大動力。

他在晁天王曾頭市中毒箭身亡後,成為梁山新主,上任伊始,乾的活兒就是改聚義廳為忠義堂。實際上就改變了梁山的路線。晁蓋時代叫“聚義廳",說白了梁山是反朝廷的;宋江時代叫“忠義堂",梁山是忠君愛國的,只不過暫時沒能重歸體制。

宋江時代與朝廷的戰爭,性質已根本改變。他兵打北京城,是為救盧俊義,救盧俊義的目的並不是和盧員外有多少友情,而是要帶這位河北第一財主、武功絕世的大神上山助威,以期引起朝廷的重視。


英雄排定座次後,宋江手下文有吳用、朱武,武有盧俊義、關勝、林沖、武松、魯智深,本可聯絡方臘、田虎,幹出一番大事業,可宋江卻盡幹投降的勾當。

招安失敗,梁山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宋江打的目的還是以打促和,逼朝廷招安自己,可謂用心良苦。。

後來,為尋求招安,竟通過走宋徽宗的情婦名妓李師師的路子,可見其一心求招安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

功夫不負有心人,宋江招安終於功德圓滿,宋江一心報效朝廷,想用兄弟們的鮮血來洗掉自己和許多兄弟們臉上的金印。可朝廷奸臣當道,不尿他呀!

破遼,幾乎無封賞;徵方臘,兄弟們十折六七。宋江衣錦還鄉,官封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這絕不是七品小官)。他忘了自己臉上的金印,心裡好不得意。

誰知,奸臣們不會放過他。他們用毒酒毒死了宋江,宋江不知朝廷重來沒有忘記他臉上的金印,在奸臣楊戩、童貫、蔡京、高俅的眼中,梁山就是賊寇的代名詞!儘管他們自己這幫奸臣貪官才是大宋最大的一幫賊。


三、宋江臉黑心不黑,他的主要錯誤是拜錯了碼頭。

宋江並不像網友們想象得那麼黑,他犯的主要是路線錯誤!他並不是為一己之私,他以為只要一心想著朝廷,一心為朝廷刀口舔血,朝廷一定會回報於他。卻不知天子只是個出色的書法家、畫家兼嫖客,怎一個昏字了得?朝廷呢?奸臣當道,奸臣自己做大賊,並且把天下良民良吏良官逼成了賊,貼上“賊"的標籤,打倒在地不算,還要踩上一隻腳,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宋江居然天真地想將功補過,靠軍功堂堂正正榮華富貴、留芳百世,豈不是白日做夢?

望斧正!


蒼茫大地顧煒斌


首先,宋朝有招安的傳統,《水滸傳》中有招安的榜樣。

78回,寫十路節度使討伐梁山。施大爺寫道:更兼這十節度使,舊日都是在綠林叢中出身,後來受了招安,直做到許大官職,都是精銳勇猛之人。

招安不是不可以的出路。只是梁山宋江與蔡京和高俅結下樑子,成為奸臣們的眼中釘。而關勝、呼延灼們招安後並沒有被虐待。

其次,梁山好漢中,很多人不想在梁山一輩子,梁山只是他們人生的中轉站,相當部分人對朝庭有幻想,盼招安的願望很強烈,都寫到唱詞裡唱出來了。

武松血濺鴛鴦樓之後,流落孔家莊,對宋江說:“我上二龍山,等將來招安。”宋江說:“你勸魯智深和楊志接受招安。封妻廕子,青史留名。”

後來宋江殺閻婆惜,充軍途中,被晁蓋請上了梁山,他堅決不留,他對體制內還抱希望。

江州劫法場之後,宋江只能上梁山。他主政梁山後,等待招安也是一塊吸引人的招牌,石秀、凌振、徐寧、呼延灼等人也是被招安說動,留在梁山。

當然,武松後來思想轉變,與魯智深一樣反對招安。林沖等一部分人對朝庭已經很失望,不抱招安之心。這些人可能不是主流。

其三,梁山不是長久之計,而推翻宋朝的條件不成熟。

從《水滸》的描寫看,百姓吃的不錯,有貧富分化,有枉法不公,但沒有絕對貧窮,不是民不聊生的社會。事實上,宋朝也是這樣。這種情況下,沒有改朝換代的群眾基礎,推翻趙家是不可能的。而隨著梁山人馬增多,人吃馬喂的開支怎麼來是個問題,打劫不是長久之計。

宋江他們有歷史侷限,不可能看到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更不可能走社會主義革命道路,只有一條招安之路。

其四,宋江的人生觀決定了他要招安。

宋江原是小吏,為官一方、青史留名無望。軍師吳用原是教書先生,科舉無望。招安之路,能實現他們人生理想,也就是封妻廕子,再大一點是青史留名。

凌振、徐寧、呼延灼、關勝等大宋體制中人,沒有林沖的苦楚不幸,梁山是暫棲之地,他們盼著再回體制內。招安在梁山有群眾基礎,反對招安的林沖們被兄弟之情裡褻,只能勉強同意招安。

李逵反對招安,提出推翻皇帝老兒的椅子,讓宋江哥哥做皇帝。他的話被宋江喝止,其他人只讓李逵說醉話。

宋江、吳用等人用梁山的實力與朝庭討價還價體面招安之外,還有出路嗎?


龍久於池


《水許傳》裡宋江為什麼投降?胸無大志,沒有成就霸業的決心,只想帶著粱山好漢,投降政府求取一官半職,安祥度日,沒有建國立業的霸氣,跟著宋江這種人打天下,只有死路一條,決對成不了大事,草蔻習氣,江湖義氣,豈能擔當大任,自己找死也罷,讓眾多的國之棟樑陪葬,投靠梁山的英雄好漢,那一個都比宋江能力強,宋江只不過會收買人心,滿口人義,其實心中暗藏著不為人知的軟弱,梁山到後期歸降,有多少兄弟都看透了朝廷是誘降,欺騙歸降後滅之,有高求那樣的昏官,心狠手辣不擇手段,你投靠朝廷有好下場嗎?我一個農民都看得清清楚楚,你一個在朝廷幹過多年的資深領導,難道這麼弱智的問題看不透嗎?我真想替梁山好漢罵罵你,兄弟們把命繳到你手上,你就只想求一官職安度晚年,宋江的自私,讓天下人恥笑。



滄海129345295


宋江為什麼會投降,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投降這件事看來似乎是不能理解,有自己的軍隊地盤文臣武將,綜合實力已經可以和朝廷相抗衡,為什麼還要不顧眾弟兄的反對,甚至以犧牲兄弟性命為代價而選擇歸順朝廷。是宋江無能嗎?是宋江思慕功名嗎?是宋江貪生怕死嗎?是宋江胸無大志鼠目寸光嗎?我個人覺得都不太準確。主要原因我覺得不是宋江自己的問題,而是整個時代的問題。過去,世人深受儒家思想長期薰陶,忠義理智信,忠誠無疑就是第一位,在忠誠上忠於君主又是又是忠中之大忠!所謂天地君親師位,君主的地位是排在天地後面的!仔細看這個排位,君主的地位甚至蓋過父母,師長,親朋。也就是所謂的正道!反看西遊記,孫悟空,一身本領為什麼還要去取經,說白了,不取經再厲害也是妖精的頭銜,取完經才是修成所謂的正果,正業。而這個果也正是宋江看重的!


執子之手192048874


宋江自稱小吏,但抱付深遠,潯陽樓題詩:自幼熟讀經史,長成亦有權謀。實覺自己文謀皆備,不該只是屈居人下。

雖憑丈義疏財博得美名,但離理想差得很遠。要不是晁蓋送金來報恩,又無奈殺了婆惜,成了囚犯。宋江小吏可能就此一生了。。

然而憑藉著美名結識了一幫草猛,這幫草猛都還敬他服他。肯為他捨命。那麼,宋江覺的他的理想有了實現的可能。那就是賺這夥賊招安。為朝庭出力。好得個封官蔭子。留個忠名在世


薄命草倔望的哭芽陽


多重因素,首先,先講宋江的個人抱負,他身為鄆城小吏,侷限了他雄霸一方的野心,骨子裡十分嚮往體制內的生活,他一直很不認同自己的身份,覺得在梁山做強盜頭是為賊,非常的自卑,所以一而再的拒絕上梁山,最後不得已的被汙造反了才上梁山,但心思沒變,忠君報國就像他腦門上的鋼印一樣,不論梁山的蛋糕做的多大,他始終想著招安。



再者,從梁山的人員構成來說,很多都是昔日朝廷內的軍官,因為在對抗梁山的時候兵敗,萬不得已才入的夥,宋江在勸降的時候也曾許諾,以後招安成功,還可以重為朝廷效力,現在不過奸臣當道,梁山所為替天行道而已,雖然是一套說辭,但這些舊體制內的軍官十分認同;一些江湖草莽英雄,大多也是沒有太大野心,心中也羨慕做官的生活,如果招安,換取一官半職,也可光耀門楣,所以宋江招安的舉措還是很得大部分人心的。

最後,梁山造反成功的可能性

,當時北宋朝廷雖說有田虎,王慶,方臘和宋江四隻規模大的農民起義軍,各佔據一方,朝廷的軍隊屢戰屢敗,好像弱不禁風,但實際上朝廷還是有很強的實力來清剿的。一時半會的梁山勝了幾場,這些都沒用,朝廷有廣大的軍源,隨時可找到兵,能消耗,梁山再好,也是賊窩,人家當兵總不能來賊窩吧。這是一點,如果宋江一門心思就造反了,他也得跟田虎,王慶,方臘正面對決,爭奪誰做天下之主的資格,他的實力,不是最強,失敗的可能很大,所以,宋江思慮再三,投降才是梁山唯一出路。



憶秦皇漢武


成王敗寇是鐵律。歷史上農民起義招安就如妓女從良一樣太正常不過了。力量足以問鼎的可以改朝換代,力量小弱的兩條路一亡一降。宋江勢力不是水滸寫的那麼大,沒有改朝換代的能力,所以,只能招安才是梁山正途。

其次,宋江是一心濟濟於仕途之人,他沒有黃洪等對體制的刻骨仇恨,更沒有劉項見"大"思齊的大志。他在不得志之時勉勉強強上了梁山,不過是想積累些資本,走殺人放火受招安的曲線仕途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