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又放水了!房價又要漲了嗎?

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定調:

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穩健貨幣政策鬆緊適度,保持適度融資規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雖說“不搞大水漫灌”,但意思再明顯不過,那就是貨幣財政要同時寬鬆。就在同一天,央行開展5020億元一年期的中期借貸便利大額(MLF)操作,鑑於當日有1700億元7天逆回購到期,當日公開市場實現淨投放3320億元。再加上7月20日,一行兩會發布資管新規細則和理財新規,透露出全面放鬆的信號。

央媽又放水了!房價又要漲了嗎?

這一系列動作,都毫無疑問地表明,政策開始轉向,放水成為現在進行時。

消息一出,人們不禁要問,樓市又要暴漲了嗎?可以肯定地說,雖然從政策本身看,無論是寬貨幣還是寬財政都無意刺激房地產,但歷史經驗一而再再而三地證明,央媽放的水都會追逐房地產而去,畢竟在外匯管制的條件下,房子已成為全國最有投資價值的資產,其溢價率遠遠超過實體經濟乃至大熱的互聯網。資本總是逐利的,本來應該傾斜的中小企業卻往往得不到所需的資金。

雖然住建部曾經召開過新聞通氣會,強調因地制宜地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從住建部和國開行的表態來看,貨幣化安置政策並非傳言中的“一刀切”:在庫存較少的地方叫停貨幣化安置,在庫存仍然較多的地方繼續實行貨幣化安置。因此,就樓市來看,本次央媽放的水不太可能流向已被各種限購、限售政策牢牢捆綁的一二線城市和部分三線城市,倒是有可能流向庫存仍然較多的部分小城鎮。也許再過一兩年,就會出現全國房價齊過萬的“盛世之景”吧。

央媽又放水了!房價又要漲了嗎?

從居民部門杆槓率(居民債務/GDP)來看,2018年。我國居民杆槓率已經達到55.1%,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並不高,但要知道2008年時,居民杆槓率還只有17.9%。短短10年時間,翻了3倍多。由於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並不高,所以居民槓桿率有低估債務之嫌。這方面,可以採用居民債務收入比多維替代,以居民債務/居民可支配收入測算,截止2017年年末,中國居民杆槓率高達110.9%,已經超越美國的108.1%,完成了一次“超英趕美”。

央媽又放水了!房價又要漲了嗎?

經過2015年來的一輪暴漲,居民的家庭儲備基本消耗殆盡,連消費增速都開始大幅下滑,要想讓居民繼續加槓桿,就只能去尋找房價還未暴漲的三四線乃至四五線小城鎮。二三線城市的大部分居民已被三年來的房價暴漲耗幹了最後一滴血,就算房價再漲,恐怕也無能為力了。

所以,本次放水,對於已經經歷過暴漲的城市而言,無非就是增加樓市上漲的心理預期,為樓市續命,穩定正在搖擺的市場情緒而已,但對於還存在較高庫存的地方,恐怕就是“狼來了”的預兆了。

上車,趕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