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這些姓氏中的一個,那麼極有可能是契丹族的後代

契丹,是我國古代的遊牧民族,他們發源於東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的生活方式。我們聽說過的最有名的契丹人就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則有喬峰(即蕭峰)。

如果你是這些姓氏中的一個,那麼極有可能是契丹族的後代

唐朝時期,契丹人被回紇所統治。唐朝末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後來在公元907年即位稱帝,國號契丹。40年後,遼太宗將國號改為遼。大遼曾經稱霸一方,統治兩百餘年。但在女真族崛起之後,遼國在女真人的進攻下節節敗退,於公元1125年滅亡。那麼,大遼滅亡之後,那些契丹人都到哪裡去了呢?

如果你是這些姓氏中的一個,那麼極有可能是契丹族的後代

部分契丹人來到西北地區,契丹貴族耶律大石召集殘部,於公元1132年稱帝,這個王朝史稱西遼。86年後,西遼被蒙古軍隊所滅。西遼滅亡後,還有少部分契丹人在現在的伊朗南部建立起兒漫王朝,俗稱“後西遼”。其他契丹人在遼國滅亡後成為大金的臣民。

如果你是這些姓氏中的一個,那麼極有可能是契丹族的後代

他們遭到了女真人的羞辱,兩個姓氏耶律改為移刺,蕭姓改為石抹。融入其他各民族生活的契丹人,少部分演變為達斡爾族和雲南的本人。本人,也就是指生活在雲南的契丹族後裔。在雲南省的保山地區,這裡的契丹後人有10餘萬之多,分別姓阿、莽、蔣,分屬10多個民族。

雲南的契丹後裔經歷過三次改姓,第一次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期。朱皇帝下令,長江以南的少數民族,不準穿胡服,不準說胡語,胡人間不得通婚。契丹人不得不改名換姓,把“阿保機”的名改作了姓,即“阿”姓。

第二次發生在明朝正統年間。當時的兵部尚書王驥要求雲南各土司出人出力平叛,委任這些土司的長官為“蒲人首領”。由於那裡的人都把首領稱作“莽”,所以有的契丹人改稱“莽”姓。

第三次改姓發生在萬曆時期。緬甸洞吾王朝的首領莽應裡襲擾邊境,當時明軍參將鄧子龍負責守衛邊疆,當地的雲南土司長官幫助他平定緬甸的禍亂。戰事結束之後,鄧子龍就問,你怎麼也姓莽?這可不吉利!於是,他賜改“莽”為“蔣”。

如果你是這些姓氏中的一個,那麼極有可能是契丹族的後代

在最後一次改姓中,中下層的將士也並非都改為蔣姓,他們有的根據原籍地的不同改為“楊”“李”“趙”等其他姓氏。

您知道生活中哪些人是契丹人呢?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