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些國家爲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如果你經常看國外資訊的話,會發現西方有些國家叫我國是叫“契丹”的,尤其是俄國,每次提到我國就叫我國為契丹,這讓小編感到頗為詫異,因為契丹已經滅亡了幾百年了,怎麼還有人叫我國為契丹?於是查閱了相關資料,一個由中國人於中亞建立的,讓西方震驚的強大帝國浮現在了眼前。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時間追溯遼朝滅亡的那一天,遼朝末代君主天祚帝為金兵俘虜,遼國朝野大亂,紛紛決定投降金國,此時一個勇敢的將領站了出來,擁戴天祚帝的弟弟為新皇帝。但是最終也是於是無補,金兵的攻勢一天比一天強大,不久這位新皇帝病死,整個國家陷入了無比的混亂之中,而金兵,則趁此機會,徹底的滅亡了遼朝。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那個勇敢的將領面對金兵的強力攻勢,只得率領200鐵騎突出重圍。那將領名叫耶律大石,是耶律阿保機的第八世孫。逃出生天的他不甘心遼國就此滅亡,決心對金國進行報復,然而金國如今如日中天,而自己,就只有區區兩百人,而且還要面對金兵的重重追殺,如何才能消滅金國,恢復大遼?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想到這裡,他蹲下身子,用手抓起了一把遼國土地的泥土,騎上了駿馬,向西而去。如今的金國不是他能抵抗的,只有在更遠的西邊,他才能躲避金國的追殺,並發展自己的力量。就這麼向西吧,總有一天我會重新站在大遼的土地上。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於是耶律大石來到了茫茫沙漠的西域,攻佔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消滅了佔據西域北疆的東喀喇汗國,建立西遼,定都巴拉沙袞。先後又消滅了西喀喇汗國以及高昌回鶻,一統分裂多年的西域。其疆域東到河西走廊,西到鹹海,是一個疆域十分廣闊的大帝國。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然而讓西方真正矚目的,是他率領的大軍,與讓當時西方國家十分害怕的塞爾柱帝國進行的了一次大決戰。我們先來說下塞爾柱帝國究竟有多強大。塞爾柱是起源於今土庫曼斯坦的一個部落,在佔領伊朗全境後,又攻佔了巴格達,滅亡並繼承了常年與西方作戰的阿拉伯帝國。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然後很快征服了基督教國家埃德薩(由亞美尼亞人建立的國家),引起了歐洲諸國的憤怒。隨後,在教廷的支持下,歐洲國家向塞爾柱發動了十字軍東征,結果歐洲國家一敗到底,不僅沒有光復埃德薩,還讓塞爾柱帝國一舉拿下了東羅馬帝國在亞洲的全部領土。此時的塞爾柱帝國領土疆域東到今天的新疆西部,西到今土耳其亞洲全境。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塞爾柱也成了一個讓西方國家聞風喪膽的強大帝國。後來東羅馬帝國為了收復小亞細亞半島,與塞爾柱帝國決戰,結果東羅馬帝國大敗,其皇帝更是成為他們的俘虜,這讓歐洲諸多國家譁然,談塞爾柱而色變。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就在歐洲人面對這麼強大的帝國手足無措時,西遼建立了,還統一了西域。塞爾柱君主桑賈爾一心想要進軍西域,如今看到西域統一,召集各路諸侯的人馬,決心向西遼發動“聖戰”,親率10萬大軍同耶律大石率領的大軍在卡萬特決戰。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但是這一次,在西方不可一世的塞爾柱帝國認栽了。不但桑賈爾的手下愛將在此戰中被殺,自己也被耶律大石的軍隊打得只剩15名車伕同他一起逃亡,10萬大軍,全軍覆沒。而此次耶律大石的軍隊一共有多少?《遼史》的記錄是隻有5千,具體數量不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卡萬特之戰後的塞爾柱帝國威名掃地,更是阻止了塞爾柱帝國的東進,隨後這個國家因戰敗促進了國內矛盾,立馬走向了滅亡,很快被後起之秀的花剌子模王國所取代。花剌子模建立後,便立馬對西遼稱臣納貢。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帝國,成為了中亞無可替代的霸主。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而塞爾柱帝國被打敗的消息傳到歐洲,他們十分震驚,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他們竟然知之甚少,於是當時就有不少文獻記載了一個叫做“契丹”的國家。由於當時歐洲地理知識不足,他們認為打敗塞爾柱的東方國家,很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中國,於是他們便把契丹作為了中國的國名,流傳到了現在。甚至相傳哥倫布航海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傳說裡的契丹。

西方有些國家為何叫我們“契丹”?與中國人在中亞建立的帝國有關

而耶律大石,他從祖國逃到了茫茫沙漠,建立了這麼強大的國家,但是等他去征討金國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離祖國太遠。等他率領大軍去征討金國的時候,卻由於路途遙遠,士兵疲憊,最終他不得不放棄征服金國。在晚年,他時常站在高坡上,拿出當年在遼國捧來的故土,眺望東方。故鄉,故鄉,回不去的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