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奇人陳宮,與曹操的相愛相殺!

之前有讀者建議小編說一說陳宮這個人,也許有人對陳宮的印象不深,因為他在小說裡的戲份並不多,京劇裡有個傳統的劇目叫《捉放曹》,其實講的就是陳宮。

陳宮一輩子主要遊走於曹操和呂布這兩個大人物之間,小編先來簡單介紹他的一生。

01

陳宮主導經典的捉放曹

陳宮對於曹操來說,是有恩的。

在三國演義裡,曹操刺殺董卓失敗逃亡,路過中牟縣被抓住,陳宮當時就是中牟縣的縣令,按照董卓當時頒發的懸賞令,陳宮只要將曹操送給董卓,他就能得到幾輩子花不完的財富,還能加官進爵。

但是陳宮並沒有,他抓了曹操,秘而不宣,半夜裡去牢房和曹操聊了會天,這一聊可不得了,陳宮徹底被曹操的壯志與勇氣所折服。陳宮放棄了縣令這個烏紗帽,連夜放了曹操並和他一起逃亡。

逃亡的路上很精彩,因為發生了一件很出名的事情: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

當時他們逃到了成皋縣,又飢又渴,十分疲憊,曹操便去父親故交呂伯奢的家歇腳。

呂伯奢知道曹操喜歡喝酒,讓下人去鎮上買酒,又怕他們前去舉報領賞,所以就自己去了。

曹操和陳宮在歇息的時候,聽到隔壁房間有磨刀的聲音,以為呂家人要捉拿他們去領賞,而呂伯奢也不是去買酒,而是去報官的,所以就先下手為強,殺了呂家人。

殺了人卻發現是自己誤會了,磨刀的旁邊還捆著羊,原來人家是準備磨刀殺羊來款待他們。

三國奇人陳宮,與曹操的相愛相殺!

曹操等呂伯奢回來,明知道犯錯的他,又殺了呂伯奢,並且說了一句千古流傳的話:寧使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陳宮深感曹操這個人私心太重,是個狼子野心之徒,想趁他熟睡時將他殺了,但又覺得這樣做不義,所以就此分道揚鑣。

02

曹操含淚殺陳宮

離開曹操後的陳宮,輾轉了不少地方,投靠在陶謙門下。後來曹操以為父報仇之名舉兵攻打徐州,還要屠城,陳宮去見了曹操,勸說曹操退兵,可沒有成功,遭到了拒絕。

後來被張超引薦給張邈,呂布這時候也來投奔張邈,陳宮就建議張邈結合呂布的力量去攻打曹操的大本營袞州。

陳宮後來成了呂布麾下的主要謀士,為呂布獻了不少計策,但呂布並不是一個成大事的人,對陳宮的進言漸漸有了排斥,沉迷於酒色,最終被曹操所擒,當然一同被抓住的還有曹操。

呂布被抓,還一度求情想活下來,其實已經將曹操說得頗為心動了,可奈何大耳朵劉備在旁邊幽幽地來了句話,想想他之前的老闆是怎麼死的,這才讓曹操下定了決心不留呂布。

三國奇人陳宮,與曹操的相愛相殺!

而對於陳宮呢,曹操是不忍心殺他的,一心想留他一條命,但陳宮像廁所裡的磚頭,又臭又硬,非不肯投降,一心赴死,結果曹操含淚目送著他被處死。

在陳宮死後,曹操下令厚葬了他,並命人將陳宮的老母妻兒送回許都養老,誰敢怠慢,斬立決。

03

對陳宮的評價

剛才講的陳宮那是三國演義小說裡的陳宮,那麼歷史上的陳宮是什麼樣的呢?

歷史上在袞州刺史劉岱戰黃巾軍而亡時,陳宮極力勸袞州的官吏迎接曹操過來管理袞州,曹操一度將陳宮視為心腹。

但是曹操在治理袞州的時候,殺了邊讓這些當時有名的人士,因此陳宮與曹操反目了,後來陳宮趁曹操在外出徵,陳宮遊說了張邈一起迎呂布進袞州主事,曹操的大本營被端,要不是荀彧等人保住了三個小縣城,曹操差點無處可處。

從這一點來看,曹操是恨陳宮的,但曹操這個人做事情更看重利弊,所以他在抓到陳宮時,仍是想留他一命的,但無奈陳宮一心求死。

陳宮迎來呂布,發現呂布有勇無謀,所以在袁術慫恿呂布手下郝萌叛變的時候,陳宮其實也是有所參與的。

尷尬的是,郝萌手下的一名將領曹性並沒有隨郝萌叛變呂布,兩人發生了打鬥,最終和高順兩人合力斬了郝萌。

曹性也被砍了一刀,呂布問他還有誰參與此事,曹性說還有陳宮,當時陳宮正坐在呂布旁邊,氣氛好尷尬,但呂布並沒有追究。

陳宮三番兩次地對自己的領導下手,他的人品頗具爭議,有人認為他天生反骨,背叛成性。

但在我看來,陳宮這個人並非這樣的小人,反而他有著自己的原則,有信仰和追求,他迎接曹操入主袞州是因為當時刺史劉岱戰死,他在勸同事時說,曹操這個人能安民,也就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他背叛曹操是因為發現曹操的野心和嗜血,所以他又迎接呂布來袞州,他當時對身邊人說,我們權且先將呂將軍請來,這說明他並不是十分認可呂布,但呂布當時確實有實力可以入袞州,讓曹操回不來。

三國奇人陳宮,與曹操的相愛相殺!

至於為什麼後期一直跟著呂布,也許是一時找不到明主,又不想投靠在曹操麾下效力,劉備當時還很弱,東吳又太遠了。

綜合小說和真正的歷史來看,陳宮是一位比較有原則,足智多謀的人,所以他在小說裡顯得很正派,也算對他的一種肯定。

在三國那個戰火繽紛的時代,還能保持為民的大志,不容易。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朝代,只要你的價值觀正,有抱負有追求,就不會湮沒在人海里,也不會為人所遺忘。

做人, 就做一個有原則和底線的人,做一個三觀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