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陳宮:理性主義者的賭博

陳宮:
理性主義者的賭博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富於戲劇性的場面,比如當初呂布投奔徐州劉備時,劉備曾假意把徐州讓給呂布;後來,呂布佔了徐州,也曾在劉備面前唱了一出讓賢的戲。陳宮與曹操之間,也有一段類似的經歷,陳宮當初救了曹操,最終卻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死在了曹操手上。當陳宮唱著"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幾多風雨"從容赴死的時候,一定腸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當初就不應該救曹操那個白眼狼!

  在眾多知識分子當中,陳宮算得上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放著好好的縣令不做,偏偏輕信曹操是忠義之士,一時熱血沸騰,不僅放了潛逃犯曹操,還棄官與曹操同生死共患難,開始逃犯生涯。

陳宮:理性主義者的賭博

  連曹操的為人都未及充分了解便做出了衝動的選擇,陳宮算得上傳統知識分子中的異己分子了。單純而大膽的陳宮,為了一個遙遠的理想的夢,竟然鋌而走險,他一出場便帶上了一種悲劇色彩。

  陳宮很快為自己的選擇後悔了,當看到曹操誤殺呂伯奢一家,甚至一錯再錯把呂伯奢也一併殺了的時候,陳宮無法容忍曹操的奸詐和殘暴,也許那時陳宮才發現自己當初就像一個被欺騙的無知少女。幡然省悟的陳宮毅然離開了曹操,但陳宮做得不毅然的是在是否應該殺了曹操以絕後患上。這一次猶豫,為他的後來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陳宮不願意讓自己的雙手沾上不義的血漬。於是,在一個月白風清的夜晚,陳宮離開曹操飄然而去。他給曹操留下一封信: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揮手,不帶走半點錢財......

後來,兩袖清風的陳宮把自己的命運與呂布綁在了一起,只可惜呂布是一個馳騁沙場的將才,卻不是一個運籌帷幄的政治家。陳宮以一個戰爭年代知識分子特有的敏銳嗅出了自己前途的渺茫。按說,陳宮應該果斷地和呂布說"沙揚娜娜",但知識分子的良知和道義再一次延誤了陳宮,他不忍心看著呂布一步步走向毀滅。陳宮生平第二次猶豫了,這一次猶豫,讓他身不由己地和呂布一起走向毀滅,走進命運的死巷,這裡沒有油紙傘,更沒有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

  結著愁怨的,是心思細膩的知識分子陳宮。眼見他呂布用人不當,眼見他聲色犬馬,眼見他基業完了,陳宮能不愁嗎?當呂布窮途末路的時候,陳宮的生命也匆忙間劃上了一個蒼涼的句號。

陳宮:理性主義者的賭博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真是變幻莫測。陳宮與曹操再一次相見了,不過,這一次見面時,曾經的同伴變成了敵我。曹操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他來自北方,在淒厲的北風中,慾望勃勃地走向無垠的中原大地,陳宮與呂布一起,成了惡狼口中的美食。

  面對曹操的刀俎,與呂布的貪生怕死相比,陳宮表現出了一個知識分子難能可貴的聞天祥式的大義凜然。七步,從樓上到刑場只有七步,從刑場到樓上也只有七步,陳宮下樓的時候,便再也沒有機會上樓,他義無反顧地走向了七步之外的刑場。在這七步之間,卻是生與死的隔閡,在這七步之間,卻是人生的風雲突變,在這七步之間,卻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簡約而悲壯的一生。

  陳宮在走完第七步的時候,驀然回首,他衝曹操做出了一個清淡而鮮活的笑容,然後,留給曹操一句經典的忠告:做人要厚道......旋即,陳宮伸頸就刑。

  在那個逼良為娼,弱肉強食的時代,政治家們可以不擇手段,陳宮卻堅守著一個知識分子的道德底線,寧事平庸無能之主,決不助詭詐奸險之徒;寧做殺身取義之鬼,決不做委曲求全之人。把道德看得高於一切,甚至高於生命,這是陳宮無奈的悲劇,也是陳宮高邁的風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