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城區:一戶一個二維碼 精準扶貧做到家

7月21日,鋼城區

裡辛街道機關幹部鄭海霞來到轄區西田莊村苗老漢家中。“伏天到了,家裡吃食一定不要長時間存放。”“新工作還適應嗎?”

說話對象是年近五旬,患有帕金森病的苗老漢,妻子常年有病,家庭無經濟收入來源,被定為貧困戶。在鋼城區實行領導幹部包村聯繫貧困戶的制度下,鄭海霞主動上門結了“對子”,每月根據貧困戶的需求和自身的時間開展幫扶工作。鄭海霞一進門就跟苗老漢嘮上了。放下手裡的麵條和大米,她拿出手機對著掛在牆上的二維碼掃了起來。這個二維碼是為貧困戶私人訂製的,每個貧困戶都有自己的專屬二維碼,裡面詳細記錄著個人信息和家庭情況。

當聽到問及工作的事,苗老漢滄桑的臉上激動地抽搐了一下。“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有個這麼好的工作。”苗老漢說,自身的病和家裡的情況不允許他外出找工作,又沒有固定的收入項。

原來,為了補貼家用和拿藥治病,苗老漢總是力所能及地打點零工。因收入不固定無法維持簡單日常開銷。重活幹不了,家遠又走不開,一個簡單的工作成為苗老漢的奢望。得知情況的鄭海霞主動找到村委,一起商量給老漢找個工作養家餬口。

經過多方打聽和親身到企業詢問,終於在鋼城經濟開發區孵化園找到了一份保安工作,工作不累上一天休一天,月薪800元。更重要的是,苗老漢騎摩托車從家到公司也就三五分鐘時間,有了固定收入,還可以隨時照顧家人。“有能力幫扶貧困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鄭海霞每次來到苗老漢家中,噓寒問暖的嘴上關懷少不了,鍋碗瓢盆的手頭活兒也不停下。7月11日天氣沉悶,因公務出發歸來的鄭海霞繞道去了苗老漢家。此時的他正收拾晾曬的衣服,因病而顫抖的雙手顯得頗為吃力。看在眼裡的鄭海霞趕忙跑過來幫忙收拾。

小小的生活瑣事凸顯出精準幫扶的真心,也可以襯托出該項創新舉措的實效性。通過掃描二維碼開展精準幫扶活動是鋼城區扶貧辦於今年開展的一項創新舉措。

鋼城區扶貧辦將全區最新動態識別的917戶貧困戶全部納入平臺管理。戶戶都有專屬二維碼,每戶的家庭成員基本信息、致貧原因、幫扶情況等多項信息,均可通過平臺查詢與更新。

“二維碼”監管系統打開的是一個界面、瀏覽的是一串數據,但觸摸的是一段精準扶貧脈搏、收穫的是暖暖民心。

苗老漢告訴記者,自從鋼城區扶貧辦建立了“二維碼”幫扶制度,幫扶幹部一個月來兩三回,而且還根據他們的時間來幫扶,給他們解決了不少生活難題。

採訪中,鋼城區扶貧辦副主任趙憲明說,以往幫扶幹部在幫扶過程中,存在形式主義,針對性不強的現象,對於扶貧幫困工作也缺乏一個有效的、長期的考核辦法,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難以準確清晰地評價一個幹部、一個部門的幫扶成效,對此,他們建立信息管理平臺,開通幹部幫扶手機APP,為每個貧困戶建立幫扶信息“二維碼”,全面實行過程化管理,杜絕“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式扶貧,讓精準扶貧落在實處。一方面使精準扶貧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使幫扶人員的服務工作變得流程化、規範化、標準化;另一方面,通過系統的管理監督功能,使幫扶人員的服務過程變得“可控、可管、可查”。

據介紹,自二維碼精準幫扶開展以來,鋼城區現已實現了鎮級幹部幫扶全覆蓋,廣大貧困戶在生活質量和精神面貌上都有了很大改觀,此項舉措得到市民的廣泛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