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信!这些被老年人忽视的口腔习惯,很容易变成疾病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 王胜朝

老年人由于生理增龄的变化,身体各部分组织渐趋老化,器官功能日趋低下。口腔也不例外,老年人的口腔常会发生各种口腔疾病。特别是牙齿,由于几十年的咀嚼,牙面的釉质被大量磨耗,生理的牙尖磨平,牙龈退缩,更易引起各种牙病。

别不信!这些被老年人忽视的口腔习惯,很容易变成疾病

龋病

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中,龋病位居前列,老年人患龋率更是达到98.6%,平均每名老年人口腔中有15.27颗牙曾经或目前在患龋。老年人口腔中的牙齿,尤其是后牙咬合面多已被磨耗,而呈现表面光滑平凹、窝沟变浅的特征,故窝沟龋较少。由于长年的牙齿磨耗致使两牙邻接面的点状接触变成面的接触,再加之牙龈退缩,牙龈乳头萎缩,而使食物嵌塞其中,如果不能去除干净,很容易发生邻面龋坏。由于发生部位较隐蔽,不易被察觉,并且容易沿颈部扩展形成环形龋、向牙根方向扩展形成根面龋。

一旦发现牙齿表面有黑色或者褐色斑块、甚至出现龋洞,应及时就医,早期治疗龋坏牙齿。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充填术,由医生去除已被细菌腐蚀的牙体组织,用充填材料来恢复缺损的牙体组织。

专家支招

1.有效清除牙齿上的菌斑。要及时清除牙面堆积的细菌,应做到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水平颤动拂刷法,可以清除牙面所堆积的大部分细菌,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可清除牙齿邻面、牙齿之间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另外,牙线是清洁牙间隙的有效方法。老年人要掌握牙线使用方法有一些困难,需要不断练习。操作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不可用拉锯式前后扯动,避免损伤牙周组织;如果用手执线不便,可使用带柄牙线。

2.应用氟化物防龋。使用含氟牙膏和含氟漱口水可以降低龋齿的发病率,由专业口腔医生进行牙齿根面涂抹氟化物可促进牙齿再矿化,增加牙齿强度,减少根面龋的发生。

3.控制糖的摄入。蔗糖是致龋性最强的糖,应减少蔗糖的摄入量和食用频率,使用糖代用品,例如木糖醇、山梨醇等,可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进食含糖食物后应立即漱口。

4.定期口腔检查。老年人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发现龋齿早期治疗。

别不信!这些被老年人忽视的口腔习惯,很容易变成疾病

牙周疾病

中老年人群中,牙周病的患病率位于龋病之上。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更成为突出的口腔保健问题。牙周病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牙龈病

老年患者机体的抵抗力较差、全身系统性疾病较多,服用的一些药物可引起牙龈增生,各种抗生素的使用对口腔菌群平衡有一定破坏作用,这些均会危害老年人的牙周健康。

二、牙周炎

牙周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口臭,会诱发牙 髓炎症和牙根尖周疾病,引起剧烈疼痛,不敢咀嚼食物等。老年人的牙周炎多为慢性复合性牙周炎,会出现深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咬合创伤、食物嵌塞等情况。如果牙周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最终导致牙齿丧失,就会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从而影响消化功能。牙周炎症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血糖控制;还可以导致老年体弱者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专家支招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刷牙或咬物时牙龈出血、咬合疼痛甚至牙齿松动,应及时前往医院牙周科进行检查,由医生制定牙周治疗和维护方案。牙周治疗程序一般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治疗,通过洁治术、根面平整术清除龈上和龈下的菌斑、牙石,消除致病因素;第二阶段是牙周手术治疗,在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的4周内进行;第三阶段属于修复治疗阶段,在牙周手术后2-3个月进行;第四阶段则是牙周支持治疗,定期复查,一般为每3-6个月复查一次。

Tips:预防牙周病,饮食也需多注意

老年人预防牙周病,除了要及时去除牙菌斑,戒除吸烟、咬硬物等不良习惯、定期接受全面的口腔检查外,还要注重合理饮食。重视膳食营养调理,食物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豆制品、蛋、奶等,补充维生素B;避免刺激性饮食,忌食油腻厚味,以免助热生湿,加重牙周病情。若牙齿松动、咀嚼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消化不良。饮食宜软、烂,烹调方式多样化,可单独制 作一些适合老人吃的食物。主食最好是发面食物,如面包、蜂糕或选用细面条、馄饨以及粥类。蔬菜最好切碎,多用瓜类,可以制成泥状。水果可将其捣碎或切细后再食用。这样既保证食物的品种花样,又能得到全面营养。少食多餐,每次吃的量少一些,每日可多吃几次,以保证营养的摄入和营养量。

别不信!这些被老年人忽视的口腔习惯,很容易变成疾病

牙齿缺失

牙齿缺失是老年人常见和多发的口腔疾病。牙齿缺失的主要病因是牙周病和龋病,当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牙会自行脱落或被强行拔除从而造成牙齿缺失。此外,还有老年人牙周组织生理退行性改变,导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形成的牙齿松动脱落。有时还可由全身疾患、外伤、不良修复体引起。

当失牙数占全口牙的1/4以上时会影响口腔的正常功能,尤其是咀嚼功能,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有些老年人长期全口牙列缺失,咀嚼功能下降,吃东西用牙槽骨抿,只能吃些豆腐等软性食物,囫囵吞枣,时间长了易造成全身营养缺乏。由于口腔失去牙列支持,致使吞咽食物时,难以做到有力的闭合,使吞咽过程受到影响。一旦某颗牙齿缺失后,两旁的牙齿会向中间缺隙倾斜,与之相对的牙会伸长,给将来镶牙带来困难。另外,全口牙缺失后,颌间距离变短,口角缺乏丰满度,人更显得苍老。长期牙列缺失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建议老年人,牙齿缺失了一定要及时修复。

专家支招

预防牙齿缺失,做到三点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及时清除牙面所堆积的菌斑,应做到每天饭后漱口,早晚刷牙。使用正确的刷牙方 法,可以清除牙面堆积的大部分细菌;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可清除牙齿邻面、牙齿之间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减少龋病、牙周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因龋病、牙周病引起的牙齿缺失问题。

2.做好义齿清洁。

可摘义齿(活动假牙)应每天摘下清洁。每餐使用后,可摘义齿与口腔黏膜和牙齿间会积存食物残渣,如果长时间不清理,会导致黏膜病及余留牙齿的龋病及牙周病。为了预防龋齿和牙周病,可摘义齿需要在餐后摘下清洁,睡前清洗干净后置于清水中,并使用有效的、专门为义齿设计的义齿清洁片、粉、液清除义齿上附着的细菌。义齿使用过久常有不适,甚至引起口腔组织红肿、疼痛、溃疡,要定期由医生检査,及时处理或更换新的义齿,保持义齿处于功能状态。

3.健康饮食。

因咀嚼功能降低,使许多食物摄取受到限 制,易造成老人的营养不良。及时镶复义齿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保健。为利于口腔支持组织的健康耐力,提高口腔的抗病能力,增强身体免疫力,应进食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注意要多进食一些容易咀嚼、易于消化的食物,例如:肉汤、乳类制品、鸡蛋、鱼和水果等。膳食准备时可适当加些辅料, 同时增加咀嚼的次数,提高老年人的食欲。适量吃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可巩固身体骨骼组织结构,增强牙齿强度。

别不信!这些被老年人忽视的口腔习惯,很容易变成疾病

口腔黏膜病

创伤性溃疡是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口腔内的残根残冠、尖锐的边缘嵴和牙尖未及时得到治疗对黏膜长期慢性刺激,以及设计或制作不当的义齿修复体及刷牙不慎引起的损伤。也可见于因饮料、开水、食物过烫引起黏膜热损伤。偶见于口含阿司匹林、因治疗白斑用维甲酸液过度或贴敷蜂胶引起的溃疡。其主要表现为黏膜缺损,边缘轻度隆起,疼痛明显,严重者影响日常进食和休息。

对于创伤性溃疡,首先要尽快去除不良刺激因素,及时拔除无用残根,修复残冠、磨改过锐的牙尖和边缘嵴,佩戴制作精良的义齿修复体。其次是局部敷涂消炎防腐药物,也可含漱抑菌漱口液,以防继发感染。对有全身症状或继发感染者可口服抗生素。

专家支招

1.破除不良习惯。

如果口腔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不良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因此,应早期预防,消除不良刺激和戒除烟酒嗜好,一旦出现疾病症状要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及时就医。

老年人应该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发现口腔 内有两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黏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及出现牙痛、牙龈出血等不适症状后要及时就医。及时处理口腔残根、残冠、过锐的牙尖,佩戴制作精良的义齿修复体。

3.合理饮食。

饮食选择上应避免食用过于坚硬、过冷过 热的食物。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影响因素较多,经常食用富含核黄素的食物如菠菜等,摄取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可以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等。番茄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作用,对于口腔干燥,食欲不振、胃热口苦、牙龈出血、口疮有一定疗效。适当增加奶类、粗粮、鱼虾类、豆制品摄入量,必要时补充钙制剂、维生素B制剂,保证饮水量,维护口腔黏膜健康。

别不信!这些被老年人忽视的口腔习惯,很容易变成疾病

楔状缺损、过度磨耗

楔状缺损和过度磨耗都是老年人牙齿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楔状缺损是指牙颈部釉质及牙骨质交界处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是老年人常见的牙体疾患。主要原因:不良刷牙法:拉锯样的横刷法,且特别用力,时间长了使较薄弱的牙体颈部硬组织会磨耗,形成凹陷性缺损。不良剔牙习惯:常用牙签剔牙。长此以往,牙间隙越剔越宽,食物嵌塞越来越重,形成恶性循环;长期局部硬物刺激再加其他原因互为因果,造成楔状缺损。其特点为牙体的近远中颈部缺损,常伴有牙龈退缩,牙间隙形成。酸蚀作用:牙颈部结构较薄弱,口腔pH值下降(如胃酸反流,喜食甜食,口腔卫生不良致细菌产酸等),可引起牙颈部硬组织脱钙,造成楔状缺损。不良修复体局部剌激:活动义齿卡环弯制过低过紧、患者在摘戴、咀嚼过程中磨损牙颈,造成牙颈部硬组织缺损。而过度磨耗则是由于咬合关系异常如牙齿排列不整齐,缺牙,单侧咀嚼,咬合过紧、夜磨牙、咀嚼硬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

楔状缺损轻度可无症状,稍重缺损可有不同程度的牙本质过敏症状,严重的缺损可并发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甚至牙齿颈部折断。过度磨耗除可导致牙本质过敏外,甚至可发生牙髓炎。也可因磨损致牙齿的邻接关系破坏,导致食物嵌塞、咬合创伤等引起牙周炎,甚至引起颞颌关节疾病。磨损后的锐边缘又可能刺激损伤舌和颊黏膜导致溃疡,是引起白斑的因素之一。

专家支招

如发现牙颈部敏感或者有牙体组织缺损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患牙。有牙本质过敏者,可进行脱敏治疗;对于牙体组织缺损患者,可进行牙体充填治疗术;并发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患者,应进行根管治疗术;牙齿折断者则应及时修复缺损牙体组织;对不均匀的磨损可通过调整咬合,磨除尖锐的牙尖和边缘嵴;有食物嵌塞者,及时修复牙齿正常的接触关系。磨损过重且出现颞下颌关节综合征时,可佩带咬合垫,进行治疗。

另外,预防楔状缺损需改正刷牙方法避免横刷,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水平颤动拂刷法,并选用刷毛较软的牙刷,减小刷牙力度。使用牙线、牙间隙刷清除牙齿邻面、牙齿之间的细菌和食物残渣,掌握正确的剔牙方法。其次,少食酸性大,含糖量高的食物。此外还要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及时修复和更换不良修复体。

治疗和预防牙磨损应及时就医改善异常咬合关系,及时修复缺失牙。其次,破除单侧咀嚼,咬合过紧、夜磨牙、咀嚼硬物等不良生活习惯。最后,合理饮食,避免进食过于坚硬的食物。

别不信!这些被老年人忽视的口腔习惯,很容易变成疾病

王胜朝简介

口腔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擅长口腔疾病预防技术、根管治疗技术、口腔健康教育。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卫计委课题、省部级课题等9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英文论文6篇,获得专利3项,主编/参编专著多部。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预防专委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口腔预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口腔保健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全军口腔医学专委会委员、陕西省口腔健康教育专委会委员、国际牙医师学院中国区院士等。201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