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信!這些被老年人忽視的口腔習慣,很容易變成疾病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預防科主任 王勝朝

老年人由於生理增齡的變化,身體各部分組織漸趨老化,器官功能日趨低下。口腔也不例外,老年人的口腔常會發生各種口腔疾病。特別是牙齒,由於幾十年的咀嚼,牙面的釉質被大量磨耗,生理的牙尖磨平,牙齦退縮,更易引起各種牙病。

別不信!這些被老年人忽視的口腔習慣,很容易變成疾病

齲病

口腔疾病的發病率中,齲病位居前列,老年人患齲率更是達到98.6%,平均每名老年人口腔中有15.27顆牙曾經或目前在患齲。老年人口腔中的牙齒,尤其是後牙咬合面多已被磨耗,而呈現表面光滑平凹、窩溝變淺的特徵,故窩溝齲較少。由於長年的牙齒磨耗致使兩牙鄰接面的點狀接觸變成面的接觸,再加之牙齦退縮,牙齦乳頭萎縮,而使食物嵌塞其中,如果不能去除乾淨,很容易發生鄰面齲壞。由於發生部位較隱蔽,不易被察覺,並且容易沿頸部擴展形成環形齲、向牙根方向擴展形成根面齲。

一旦發現牙齒表面有黑色或者褐色斑塊、甚至出現齲洞,應及時就醫,早期治療齲壞牙齒。齲病治療的主要方法是充填術,由醫生去除已被細菌腐蝕的牙體組織,用充填材料來恢復缺損的牙體組織。

專家支招

1.有效清除牙齒上的菌斑。要及時清除牙面堆積的細菌,應做到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水平顫動拂刷法,可以清除牙面所堆積的大部分細菌,使用牙線、牙間隙刷可清除牙齒鄰面、牙齒之間的細菌和食物殘渣。另外,牙線是清潔牙間隙的有效方法。老年人要掌握牙線使用方法有一些困難,需要不斷練習。操作時要注意不要用力過大,不可用拉鋸式前後扯動,避免損傷牙周組織;如果用手執線不便,可使用帶柄牙線。

2.應用氟化物防齲。使用含氟牙膏和含氟漱口水可以降低齲齒的發病率,由專業口腔醫生進行牙齒根面塗抹氟化物可促進牙齒再礦化,增加牙齒強度,減少根面齲的發生。

3.控制糖的攝入。蔗糖是致齲性最強的糖,應減少蔗糖的攝入量和食用頻率,使用糖代用品,例如木糖醇、山梨醇等,可有效預防齲病的發生。進食含糖食物後應立即漱口。

4.定期口腔檢查。老年人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發現齲齒早期治療。

別不信!這些被老年人忽視的口腔習慣,很容易變成疾病

牙周疾病

中老年人群中,牙周病的患病率位於齲病之上。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更成為突出的口腔保健問題。牙周病一般分為兩種情況:

一、牙齦病

老年患者機體的抵抗力較差、全身系統性疾病較多,服用的一些藥物可引起牙齦增生,各種抗生素的使用對口腔菌群平衡有一定破壞作用,這些均會危害老年人的牙周健康。

二、牙周炎

牙周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口臭,會誘發牙 髓炎症和牙根尖周疾病,引起劇烈疼痛,不敢咀嚼食物等。老年人的牙周炎多為慢性複合性牙周炎,會出現深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移位、咬合創傷、食物嵌塞等情況。如果牙周炎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最終導致牙齒喪失,就會破壞咀嚼器官的完整性,從而影響消化功能。牙周炎症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和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病率;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敏感性、影響血糖控制;還可以導致老年體弱者發生呼吸系統感染。

專家支招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刷牙或咬物時牙齦出血、咬合疼痛甚至牙齒鬆動,應及時前往醫院牙周科進行檢查,由醫生制定牙周治療和維護方案。牙周治療程序一般分4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基礎治療,通過潔治術、根面平整術清除齦上和齦下的菌斑、牙石,消除致病因素;第二階段是牙周手術治療,在第一階段治療結束後的4周內進行;第三階段屬於修復治療階段,在牙周手術後2-3個月進行;第四階段則是牙周支持治療,定期複查,一般為每3-6個月複查一次。

Tips:預防牙周病,飲食也需多注意

老年人預防牙周病,除了要及時去除牙菌斑,戒除吸菸、咬硬物等不良習慣、定期接受全面的口腔檢查外,還要注重合理飲食。重視膳食營養調理,食物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豆製品、蛋、奶等,補充維生素B;避免刺激性飲食,忌食油膩厚味,以免助熱生溼,加重牙周病情。若牙齒鬆動、咀嚼受到影響,可能出現消化不良。飲食宜軟、爛,烹調方式多樣化,可單獨制 作一些適合老人吃的食物。主食最好是發麵食物,如麵包、蜂糕或選用細麵條、餛飩以及粥類。蔬菜最好切碎,多用瓜類,可以製成泥狀。水果可將其搗碎或切細後再食用。這樣既保證食物的品種花樣,又能得到全面營養。少食多餐,每次吃的量少一些,每日可多吃幾次,以保證營養的攝入和營養量。

別不信!這些被老年人忽視的口腔習慣,很容易變成疾病

牙齒缺失

牙齒缺失是老年人常見和多發的口腔疾病。牙齒缺失的主要病因是牙周病和齲病,當病情嚴重到一定程度時,牙會自行脫落或被強行拔除從而造成牙齒缺失。此外,還有老年人牙周組織生理退行性改變,導致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形成的牙齒鬆動脫落。有時還可由全身疾患、外傷、不良修復體引起。

當失牙數佔全口牙的1/4以上時會影響口腔的正常功能,尤其是咀嚼功能,進而影響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有些老年人長期全口牙列缺失,咀嚼功能下降,吃東西用牙槽骨抿,只能吃些豆腐等軟性食物,囫圇吞棗,時間長了易造成全身營養缺乏。由於口腔失去牙列支持,致使吞嚥食物時,難以做到有力的閉合,使吞嚥過程受到影響。一旦某顆牙齒缺失後,兩旁的牙齒會向中間缺隙傾斜,與之相對的牙會伸長,給將來鑲牙帶來困難。另外,全口牙缺失後,頜間距離變短,口角缺乏豐滿度,人更顯得蒼老。長期牙列缺失還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建議老年人,牙齒缺失了一定要及時修復。

專家支招

預防牙齒缺失,做到三點

1.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及時清除牙面所堆積的菌斑,應做到每天飯後漱口,早晚刷牙。使用正確的刷牙方 法,可以清除牙面堆積的大部分細菌;使用牙線、牙間隙刷可清除牙齒鄰面、牙齒之間的細菌和食物殘渣;減少齲病、牙周病的發生,從而降低因齲病、牙周病引起的牙齒缺失問題。

2.做好義齒清潔。

可摘義齒(活動假牙)應每天摘下清潔。每餐使用後,可摘義齒與口腔黏膜和牙齒間會積存食物殘渣,如果長時間不清理,會導致黏膜病及餘留牙齒的齲病及牙周病。為了預防齲齒和牙周病,可摘義齒需要在餐後摘下清潔,睡前清洗乾淨後置於清水中,並使用有效的、專門為義齒設計的義齒清潔片、粉、液清除義齒上附著的細菌。義齒使用過久常有不適,甚至引起口腔組織紅腫、疼痛、潰瘍,要定期由醫生檢査,及時處理或更換新的義齒,保持義齒處於功能狀態。

3.健康飲食。

因咀嚼功能降低,使許多食物攝取受到限 制,易造成老人的營養不良。及時鑲復義齒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保健。為利於口腔支持組織的健康耐力,提高口腔的抗病能力,增強身體免疫力,應進食一定量的優質蛋白質。注意要多進食一些容易咀嚼、易於消化的食物,例如:肉湯、乳類製品、雞蛋、魚和水果等。膳食準備時可適當加些輔料, 同時增加咀嚼的次數,提高老年人的食慾。適量吃些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可鞏固身體骨骼組織結構,增強牙齒強度。

別不信!這些被老年人忽視的口腔習慣,很容易變成疾病

口腔黏膜病

創傷性潰瘍是老年人常見口腔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口腔內的殘根殘冠、尖銳的邊緣嵴和牙尖未及時得到治療對黏膜長期慢性刺激,以及設計或製作不當的義齒修復體及刷牙不慎引起的損傷。也可見於因飲料、開水、食物過燙引起黏膜熱損傷。偶見於口含阿司匹林、因治療白斑用維甲酸液過度或貼敷蜂膠引起的潰瘍。其主要表現為黏膜缺損,邊緣輕度隆起,疼痛明顯,嚴重者影響日常進食和休息。

對於創傷性潰瘍,首先要儘快去除不良刺激因素,及時拔除無用殘根,修復殘冠、磨改過銳的牙尖和邊緣嵴,佩戴製作精良的義齒修復體。其次是局部敷塗消炎防腐藥物,也可含漱抑菌漱口液,以防繼發感染。對有全身症狀或繼發感染者可口服抗生素。

專家支招

1.破除不良習慣。

如果口腔黏膜長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菸酒不良嗜好,容易發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因此,應早期預防,消除不良刺激和戒除菸酒嗜好,一旦出現疾病症狀要及時就診,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2.及時就醫。

老年人應該關注口腔黏膜變化,發現口腔 內有兩週以上沒有癒合的潰瘍,口腔黏膜有硬結、白色或紅色斑塊及出現牙痛、牙齦出血等不適症狀後要及時就醫。及時處理口腔殘根、殘冠、過銳的牙尖,佩戴製作精良的義齒修復體。

3.合理飲食。

飲食選擇上應避免食用過於堅硬、過冷過 熱的食物。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影響因素較多,經常食用富含核黃素的食物如菠菜等,攝取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等,可以有效預防口角潰瘍、唇炎、舌炎等。番茄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作用,對於口腔乾燥,食慾不振、胃熱口苦、牙齦出血、口瘡有一定療效。適當增加奶類、粗糧、魚蝦類、豆製品攝入量,必要時補充鈣製劑、維生素B製劑,保證飲水量,維護口腔黏膜健康。

別不信!這些被老年人忽視的口腔習慣,很容易變成疾病

楔狀缺損、過度磨耗

楔狀缺損和過度磨耗都是老年人牙齒經常會出現的問題。

楔狀缺損是指牙頸部釉質及牙骨質交界處硬組織發生緩慢消耗所致的缺損,是老年人常見的牙體疾患。主要原因:不良刷牙法:拉鋸樣的橫刷法,且特別用力,時間長了使較薄弱的牙體頸部硬組織會磨耗,形成凹陷性缺損。不良剔牙習慣:常用牙籤剔牙。長此以往,牙間隙越剔越寬,食物嵌塞越來越重,形成惡性循環;長期局部硬物刺激再加其他原因互為因果,造成楔狀缺損。其特點為牙體的近遠中頸部缺損,常伴有牙齦退縮,牙間隙形成。酸蝕作用:牙頸部結構較薄弱,口腔pH值下降(如胃酸反流,喜食甜食,口腔衛生不良致細菌產酸等),可引起牙頸部硬組織脫鈣,造成楔狀缺損。不良修復體局部剌激:活動義齒卡環彎制過低過緊、患者在摘戴、咀嚼過程中磨損牙頸,造成牙頸部硬組織缺損。而過度磨耗則是由於咬合關係異常如牙齒排列不整齊,缺牙,單側咀嚼,咬合過緊、夜磨牙、咀嚼硬物等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

楔狀缺損輕度可無症狀,稍重缺損可有不同程度的牙本質過敏症狀,嚴重的缺損可併發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甚至牙齒頸部折斷。過度磨耗除可導致牙本質過敏外,甚至可發生牙髓炎。也可因磨損致牙齒的鄰接關係破壞,導致食物嵌塞、咬合創傷等引起牙周炎,甚至引起顳頜關節疾病。磨損後的銳邊緣又可能刺激損傷舌和頰黏膜導致潰瘍,是引起白斑的因素之一。

專家支招

如發現牙頸部敏感或者有牙體組織缺損時,應及時就醫治療患牙。有牙本質過敏者,可進行脫敏治療;對於牙體組織缺損患者,可進行牙體充填治療術;併發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患者,應進行根管治療術;牙齒折斷者則應及時修復缺損牙體組織;對不均勻的磨損可通過調整咬合,磨除尖銳的牙尖和邊緣嵴;有食物嵌塞者,及時修復牙齒正常的接觸關係。磨損過重且出現顳下頜關節綜合徵時,可佩帶咬合墊,進行治療。

另外,預防楔狀缺損需改正刷牙方法避免橫刷,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水平顫動拂刷法,並選用刷毛較軟的牙刷,減小刷牙力度。使用牙線、牙間隙刷清除牙齒鄰面、牙齒之間的細菌和食物殘渣,掌握正確的剔牙方法。其次,少食酸性大,含糖量高的食物。此外還要定期檢查口腔健康,及時修復和更換不良修復體。

治療和預防牙磨損應及時就醫改善異常咬合關係,及時修復缺失牙。其次,破除單側咀嚼,咬合過緊、夜磨牙、咀嚼硬物等不良生活習慣。最後,合理飲食,避免進食過於堅硬的食物。

別不信!這些被老年人忽視的口腔習慣,很容易變成疾病

王勝朝簡介

口腔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研究生導師,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預防科主任。擅長口腔疾病預防技術、根管治療技術、口腔健康教育。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衛計委課題、省部級課題等9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SCI英文論文6篇,獲得專利3項,主編/參編專著多部。兼任中華口腔醫學會預防專委會常務委員、陝西省口腔預防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陝西省口腔保健專委會名譽主任委員、全軍口腔醫學專委會委員、陝西省口腔健康教育專委會委員、國際牙醫師學院中國區院士等。2015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