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八中教育集團陽光書院組織師生到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

7月20日上午,興義八中教育集團陽光書院400名師生在州市領導的關心下,前往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第一次到訪國家基因庫,師生們都興奮異常,走出學校教室,放下生物課本,大家終於有機會近距離探尋關於生命起源和傳承的奧秘,揭開基因科技的神秘面紗。

兴义八中教育集团阳光书院组织师生到深圳国家基因库参观学习

數博會VS華大

黔西南的師生們為何不遠千里來到深圳參觀國家基因庫?這還得從今年5月在貴州舉辦的中國國際大數據博覽會(數博會)說起。在5月27日數博會的專場對話中,華大董事長汪建和天文學、生物學背景的嘉賓一道,饒有興致地回答了京黔兩地學生代表的提問,而其中一名學生正是來自興義八中,這次短暫的交流吸引了全校師生的目光,也點燃了同學們對於生命科技的濃厚興趣,於是在華大和校方的積極推動下,開啟了400名師生的基因庫之旅。

中學生VS高科技

生命是什麼?生命有哪些特徵?生命的密碼是什麼?圍繞著一系列有關生命真相的提問,華大科學家劉歡給師生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科普課。他從生命之源——基因講起,介紹了A、T、C、G四種鹼基是所有生命的通用密碼,物種與人之間的差異也是源於DNA中的鹼基排列的不同。劉歡還帶同學們一起探索生命地球,瞭解了全球生物的多樣性;探索人類的終極奧秘——大腦,介紹了當前最熱門的科學——腦科學,仍是科學家們亟待攻克的難題之一。劉歡鼓勵同學們用發散性的思維去學習和思考,“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人來從事科學研究,探索未知世界,攀登科學的高峰!”

兴义八中教育集团阳光书院组织师生到深圳国家基因库参观学习

同學們深受鼓舞,在互動環節,紛紛舉手提問。“老師,我們可以把魚的腮呼吸(能力)轉移到人的身上嗎?”、“魚在水裡生活,人在空氣中生活,人雖看不見空氣,但魚能看見水嗎?”、“我們可以把植物的光合作用基因移植到人的身上,從而解決人類的糧食危機嗎?”、“人為什麼會做夢?”……同學們的腦洞大開及奇思妙想給了所有在場工作人員紮紮實實的驚喜。

身體好VS學習好

在基因庫多功能廳,華大運動劉劍教練帶同學們體驗了HIIT高強度間歇性運動,大家在運動的暢快和愜意中,真切感受到了華大文化的精髓,正如華大總辦副主任鄭雲平在介紹中說的,在華大有“三好”——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其中身體好是最首要和基本的。她鼓勵同學們把身體鍛鍊好,保持一個較好的學習狀態,為將來工作好,回報社會和國家打下堅實的基礎。

兴义八中教育集团阳光书院组织师生到深圳国家基因库参观学习

此外,同學們還分批次在國家基因庫各層進行了實地參觀,重點了解了國家基因庫“三庫兩平臺”的架構設置、基因組學的發展歷史及基因科技前沿應用的相關知識,近距離觀察了測序機房、立體農業種植等高科技平臺和設備。

兴义八中教育集团阳光书院组织师生到深圳国家基因库参观学习兴义八中教育集团阳光书院组织师生到深圳国家基因库参观学习

科普要從孩子抓起。在這不到四個小時的參觀、體驗和學習中,孩子們已對生命科學有了初步的瞭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收穫了成長過程中十分難忘的寶貴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