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核心觀點】

1、P2P爆雷,已經觸發了金融子系統風險的底線,問題其實是比較嚴重的。

2、P2P爆雷的這種節奏、尺度,不是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3、讓風險都暴露出來,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風險防範措施。你刻意的要把它捂住,首先我們捂不住,捂住了以後可能會醞釀更大的風險。

4、出這麼多的問題,這麼多家P2P平臺被批准,跟監管層的監管缺失有關。

5、互聯網金融並沒有實質性的金融創新,它無非是把線下的金融活動搬到了線上。

6、金融要加強事前監管。

7、投資者教育實際上是非常殘酷的,投資者希望能夠收回損失,一般來說這個概率都不是很大。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歡迎收看《財經觀察家》,我是左小蕾。我今天跟大家聊一聊P 2 P平臺和網貸。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新聞背景】

6月15日,累計交易額超過750億元的P2P平臺“唐小僧”“爆雷”,隨後引發了“連鎖反應”, 民間傳說的四大高返平臺唐小僧、錢寶、雅堂金融、聯璧金融先後陣亡。

據網貸之家統計,從6月19至6月26日僅一週時間,全國共計有42家網貸平臺出現問題,而整個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達到80家。到了7月,交易規模超“百億級”的P2P平臺,包括錢爸爸、牛板金、銀票網、投融家繼續捲入“爆雷潮”,7月間出事的P2P平臺總數已超過30家。

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監測,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在運營P2P平臺共2835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臺36家,消亡721家。中金研報顯示,預計P2P退潮或仍將持續2-3年。有媒體報道稱,爆雷平臺涉案金額超過1255億。眾多平臺用戶規模巨大,如牛板金註冊用戶超過82萬,多多理財超過69萬人,祺天優貸達到166萬,數千萬以上投資者血本無歸。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媒體近期也曝光,網貸公司P2 P的平臺在英國只有10家,在美國也只有20家,可是在中國有2835家,所以從家數的角度非常多了。然後從規模的角度,曝光的情況很多都是百億級以上,有的甚至是700多億、800億這樣的一個交易額度。

最近的這些小貸公司為什麼會被頻頻曝光?很多原因他們出現了逾期,出現了違約,出現了跑路,甚至還出現了很多的龐氏騙局的這樣的違規違法經營的這樣一些現象。系統風險跟危機實際上是等價的。網貸如果把它作為一個子系統的話,把金融活動作為一個系統的話,實際上已經觸發了子系統的新系統風險的底線,這個問題其實是比較嚴重的。

甚至媒體還曝光一些炒房市場上的資金,也都是從P2P和網貸公司獲取。所以這樣也把它的風險,網貸平臺的風險實際上跟房地產的風險也聯繫在一起了。網貸公司最近曝光的這些現象,應該來說給了很大的觸發系統風險底線的這種信號。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最近一個星期,6月份一個星期之內,就有四十幾家網貸公司出問題。6月份整個也就有80家出問題,280幾家,如果這樣迅速的被曝光出問題的話,所謂子系統的風險底線,應該來說真的是應該值得高度的警惕了。

整個金融市場的系統風險,如果我們把一些金融活動都分成子系列的話,那麼網貸是一個系列,高槓杆也是一個子系列,是吧?如果還有百億以上的銀行理財也是一個子系列,還有房地產的泡沫本身也是一個子系列,如果這些子系列都觸發了子系列的系統風險底線,那麼我們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底線,它就會觸發了。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有很多觀點提出來,這樣迅速的這樣的叫爆雷,用網絡語言來說叫爆雷,這種節奏、這種尺度是不是太快了,是不是太大了?我的觀點就是,這個不是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我們看見曝光的這樣的一些媒體上曝光的一些信息來看,這些網貸公司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股東大會,沒有什麼叫做董事會這樣的現代公司的治理,這樣的機制都是不存在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所謂發起人在那裡運作,個人在那兒的運作,這是一個沒有一個內部治理的機制的約束。

它這種業務模式,我們的2800多家公司實際上是非常相似的,如果一家出了問題出現違約,出現跑路,出現一些違法違規的行為,其實其他的公司可能情況也差不多。所以這裡頭非常容易引發一個多米諾骨牌的效應,也就是說一家公司出了問題,非常會引起其他的公司的同樣問題的暴露。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我想這也是最近為什麼一個星期之內就有那麼多公司暴露出它的問題。所以這個東西我覺得不是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就是我們願意要控制它的節奏,控制它的一個尺度,金融行業的風險我們講究要透明,只有你讓這些風險都暴露出來,你讓它透明化了,實際上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風險防範的這樣的一個措施。

所以你刻意的要把它捂住,首先我們捂不住,然後你捂住了以後可能會醞釀更大的風險,累積更大的風險。事實上這樣的一些情況也讓我們很難能夠把控的,這是由網貸的一個大生態,與生俱來就決定了的事情!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新聞背景】

實施限價搖號政策以來,新房和二手房倒掛的巨大利差使得杭州市民不惜凍結上百萬“打新”資金排隊搶房。6月25日,杭州三大樓盤同時搖號合計凍結資金超過500億元。有分析認為,樓市火爆是杭州P2P平臺遭遇擠兌直至爆雷的重要導火索。

2015年,國內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到今年6月,P2P網貸歷史累計成交額已突破7萬億元。6月14日,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明確表示,“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7月9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上指出,要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7月7日,新華社文章指出,相關部門應將符合整改要求的平臺做好備案登記,緩解市場緊張情緒,避免行業恐慌。”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大家都認為網貸公司出這麼大的問題,是吧?出這麼多的問題,而且這麼多的家數的被批准,這都跟我們的監管失誤是有關係的,這一點應該來說是跟監管層的監管的缺失,在這個領域的監管缺失是相關聯的,特別是對互聯網金融的認識上的缺失也是有關的。

因為互聯網金融,我記得在3、4年前互聯網金融的業態出現的時候,主流的聲音都是認為這是創新,這是要給它一個很寬鬆的環境,我們要鼓勵創新,我們要鼓勵新的這種生態、業態的發展。

我認為互聯網金融並沒有實質性的金融領域的創新,它無非是互聯網,加上了線下的金融活動搬到了線上。這個金融活動到了線上以後,當然也就利用了互聯網的一些優勢,比較便捷比較快的這樣的一些優勢,特別是P 2 P它就是一個信貸,信貸的這樣的一個貸款,不過是借用一種個人跟個人之間的這樣的一種模式,而不是說到銀行裡去。

說實在的,金融活動與生俱來就是風險如影隨行的。同時它還疊加了互聯網本身的風險,它帶來了一些有它的優勢,但是這一些實實在在的風險它是被疊加了的。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金融活動不是誰都能做的,這個牌照你有沒有資格做?這個東西它是要發你資格證書的,整個牌照業務監管上的措施,沒有設置任何的門檻。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局面跟監管的缺失確實是非常大的關係,也跟我們這些網貸公司,P2 P公司的運營人士,說實在的,因為監管的缺失,道德的底線也突破了,完全沒有按照契約,很多欺詐的,有很多都是違法違規的一些操作。

你比方說它的一些個網貸公司收購,這個就專門搞收購業務。實際上所謂收購業務變成它的收購的資產,這中間都是虛的,是虛的,而且為了把這個規模做大,能夠拿到賣更好的價格,所以這裡頭還虛擬了很多的項目。所以像這樣一些活動,我覺得這是沒有道德的底線。

在金融行業裡頭的道德風險是要隨時防範的,發資格證書的時候,包括你運營人的人格,品行,信用,都是要經過嚴格的這樣的一個背景審查的過程,不是誰隨便什麼人就可以去開一個公司來做信貸。我想金融監管未來可能是很多的新的這種規則,而且我希望我們金融要加強事前監管。

金融活動以後未來可能更要強調這種牌照業務資格的審定,希望通過治理這樣的一個亂象以後,我們這個市場更能夠依法經營,對我們的投資者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保護。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另外一個,我覺得我們的投資者、投資人在這個地方也要負的非常重要的責任。因為這些投資活動是你自己的決策。金融市場上的投資者非常重要的一個素質,必須對自己的風險偏好有一個正確的評估。

也就是說,我能夠是高風險承受的人群,還是屬於低風險?我經不起一些風險的衝擊,或者是說我對這個風險是一個平衡的,這樣的一箇中間的,也不高也不低的這樣的一個,所謂這樣的群體,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自我認識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你就可以去規避你不能承受的那些風險,你就會去非常合適的做自己的投資決策。

我覺得投資者教育實際上是非常殘酷的,大家都希望這個不是說曝光就完了是吧?當然這些公司、這些違法經營的公司,我相信會得到法律的一些懲罰,但是對於我們的投資者來說,希望能夠收回他的損失,一般來說這個概率都不是很大。

財經觀察家|左小蕾:警惕P2P爆雷觸及金融子系統風險底線

為什麼現在提金融防範風險、防範金融風險的攻堅戰?金融攻堅的意思就是我們要各個擊破,戰術上來說,我們網貸P2 P是吧?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我們把它逐漸的釋放出來,我們希望通過一些法律的制裁去追回一些損失,是吧?然後逐漸的釋放在這個領域裡頭的一些風險,然後我們依法治理這樣的一個業態,這樣我們就攻下了防範風險的網貸平臺這麼一個子系統的風險攻堅,是吧?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也採取相應的找到相應的這種工具,找到相應的方式,各個擊破,逐漸的釋放各個子系統的風險,這樣我們就能夠避免觸發我們的整個金融系統風險底線的這樣的更大的危機,我們的這些違法違規的這樣一些操作者,我相信會得到法律的制裁。

但是對我們投資者來說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風險教育的一課,希望從這個中間吸取教訓,得到的風險意識的提升,我們未來的投資活動就會更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