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20多個城市迎來發展新機遇

近日,廣東省發改委印發了一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重大項目2018年投資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到,為補齊交通短板,廣東省未來將重點打造高速公路工程、軌道交通工程、港航工程、普通公路工程,尤其是高鐵與城際交通工程。

在軌道交通方面,廣東計劃在未來6年新建成19條(段)高鐵/城際,總投資4807.42億元。其中,備受關注的廣汕汕鐵路、梅州至潮汕鐵路、贛深鐵路廣東段等均將於2024年前建成,進一步加速聯通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

一夜之間,20多個城市迎來發展新機遇

表格為澎湃新聞整理

19條高鐵與城際鐵路涉及廣州、深圳、梅州、潮州、湛江、佛山、東莞、惠州、清遠、珠海、龍川、茂名、汕頭、汕尾、龍巖等20多個城市。

從表格中列出的通車時間可以看到,最遲到2024年,珠三角與粵東、粵西、閩西、贛南等地區的高鐵交通圈將徹底打通。

一夜之間,20多個城市迎來發展新機遇

以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贛深高鐵來說,該路線目前規劃共設14座車站,新建信豐東、龍南東、定南西、和平東、龍川西、東源、河源東等10座,廣東段預計2020年建成,贛深高鐵將結束河源不通高鐵的歷史。

而珠三角內部9市未來將實現以廣州為中心的1小時通勤。

如預計明年通車的廣清高鐵,通車後40分鐘內便可實現廣州市中心與清遠市中心的通勤。另外,虎門二橋、珠海市香海大橋、廣州市新白雲機場第二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均計劃於未來兩年內全部完工。

今年是2018年,也就是說未來6年裡,廣東將以這19條高鐵和城際鐵路,宣告廣東告別高鐵落伍的現狀。

擺脫鐵路運營里程與自身經濟地位的不匹配,是廣東發力高鐵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

說來很多人可能不信,廣東經濟雖然雄踞第一近30年,但在鐵路尤其是高鐵建設方面,與其經濟地位嚴重不匹配。

在昨天本號推出的

《天津、海南、內蒙古向左!貴州、江西、陝西往右!》一文中說到,自1997年始,廣東就奠定了內地經濟第一的寶座。今年上半年,廣東省GDP已達4.63萬億,穩居第一位。

其鐵路建設又是個什麼情況?先來看一張表格。

2017年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鐵路運營里程排名

一夜之間,20多個城市迎來發展新機遇

從上面表格可以看到,作為經濟第一強省的廣東,儘管坐擁廣州、深圳兩座超級城市,但由於地理位置處於全國鐵路網的邊緣地帶,不比中部和資源型省份,2017年鐵路(包括高鐵)總運營里程僅排名全國第18位,落後於許多經濟弱省。

但是如今國內外經濟形勢較為嚴峻、下行壓力較大,內需成為了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鐵路尤其是高鐵,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想富,先修路。”自古使然。也正因如此,內陸省會城市正努力抓住這一波陸權崛起之風,推進自身高鐵建設,成都、重慶、西安、武漢、鄭州、長沙等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在高速鐵路的帶動下,鄭州、武漢、成都等城市的經濟近年來飛快躥升。廣東雖然有廣州、深圳雙引擎,但粵東、粵西發展不均衡,一直掣肘廣東整體發展。

這一次廣東發改委提出的未來6年建成19條高鐵與城際鐵路,除了加快珠三角9市內部的通勤速度外,打通粵東、粵西與珠三角的連通,以便更好地被珠三角輻射,從而促進廣東整體經濟買上新臺階,也是重要任務之一。

另外,作為大基建的高鐵,建設本身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外貿、投資、消費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任何一輛受阻都會影響經濟。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地方債務率影響,政府叫停了許多地方政府大基建項目,如呼和浩特、包頭數條地鐵項目。最近發改委又以GDP、財政收入、中心城區常住人口和債務率為門檻,駁回了南寧、昆明、西安、蘭州、瀋陽等14個城市地鐵建設項目。

受到大基建收緊影響,在最近國家公佈的經濟半年報顯示,我國固定投資增速持續創新低。

一夜之間,20多個城市迎來發展新機遇

圖片截自國家統計局

造成固定投資增速創新低的因素,是由國企和地方政府主導的國有控股投資增速出現滑鐵盧,上半年僅為3%。有鑑於此,在前天(7月23日)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上,已經提出:

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言外之意已非常明確,必要的大基建不能停,該支持的還是要支持。

那什麼是必要的大基建?當然是那些利用率高、能帶來經濟效益的項目,如人口集中、經濟發達的廣東、江蘇、浙江一帶,尤其是廣東的交通項目。也就是說,對於這些地區的大基建項目,政府還是支持的。

這些地方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財政根本不存在問題,另外,高鐵本就是廣東省的短板,現在補齊這個短板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從國務院這個態度來看:

1、地區發展長遠來看,必是強者恆強,弱者更弱。

京滬粵蘇浙這些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地區,交通等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人口流入更加快速,“基礎設施→人口→經濟”形成閉路循環。與之相反,經濟落後地區,人口加速流失,債務率高築,大基建搞不成,以此負循環下去。最終的結局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更弱。

2、惠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因城區常住人口不足300萬而不被獲准建設地鐵的規定,或許有迴旋的餘地。

惠州儘管城區常住人口不足300萬,但惠州一直被看做是深圳的郊區,深莞惠本就連為一體,不能單獨來看。更何況,在深圳空間發展瓶頸愈發嚴重的當下,深圳與惠州之間的地鐵對接尤為重要。

珠江西岸的中山與珠海,在粵港澳大灣區時代,加強交通建設,也顯得很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