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夏邑抗日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却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名字

他为夏邑抗日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却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名字

苏纲,奉天人,1908年生。1929年考入沈阳大学,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义勇军, 1937年编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9月,随团大战平型关,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 此时他已成为共产党员。

他为夏邑抗日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却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名字

1938年10月,六八五团改称苏鲁豫支队, 东进开辟苏鲁豫皖抗日根据地。翌年5月,苏纲受中共苏鲁豫皖特委派遣, 先后到曹县城里曾家油坊及城西等地调査情况, 做地方自发武装的争取工作, 不久又奉命随支队进入芒砀山区参加整编,6月任支队第七大队政治处宣传干事。7月上旬,国共合作的夏邑县抗战政府建立,苏纲受大队政委郭影秋委派,作为中共代表到夏邑县政府任民运科长。不久县长、国民党员邵雨桥不思抗战,消极而去,整个政府工作由苏纲主持。7月下旬之后,苏鲁豫支队先后发起八里庄、太平集、陈岗战斗,夏邑人民积极支前,重创日伪军,打开了夏邑抗日局面。同年10月中旬,支队派杨道显代理夏邑县长,苏纲全力配合其工作,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夏邑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形成。

1939年11月,夏邑县抗日民主政权转归新四军领导。不久,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以夏邑县为基础组建夏(邑)永(城)砀(山) 中心县,苏纲任中心县民运科长兼中共夏邑县六区区委书记。六区是国民党区长冉昭德请求归属建制的一个区,情况比较复杂。苏纲以党的抗日方针、路线、政策为指导,教育鼓舞青年干部,团结同志,理顺关系,努力做好六区的工作,并依托二区,巩固发展六区越来越好的形势。主要是:

1.扩大抗日宣传。他经常向人们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生活、东北抗日将士的抗战故事,还协助中心县委创办《夏声报》,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又亲自为报社撰稿,代中心县委部署、指导有关工作。

2.积极参与发行“夏邑流通券”,加强财政、金融管理。在发行过程中,严惩了贪污“流通券”100余元的庶务会计李鹏抟。

3.实施减租减息,推行合理负担。尽量节约工作和个人生活开支,克服根据地的经济困难,支援抗战。他还率领精干武装,巡査集镇、边沿区的要道和路口,开展缉私,打击资敌活动。

4.推广豫皖苏边区党委所总结的平原游击战争经验,动员群众大挖“抗日沟”,利用其迟滞和阻击敌人的进攻。这期间,新四军第六支队一总队等部在夏邑县境进行的抗击日伪军的战斗,有不少都是利用“抗日沟”取得胜利的。

苏纲和战士一样,每天5分钱的菜金,每月5角零用钱,啃窝窝头,吃红薯、菜叶,寒冬腊月穿着很单薄的粗布衣裳,日夜辛劳地奔波在第一线。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还时常因工作而耽误饭时。群众从他身上得出了共产党和新四军真正抗日的结论,盛赞他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1940年8月,夏永砀中心县改称夏永砀县,苏纲的职务不变。8月13日,苏纲率部于李小楼、苗场一线迎敌,与日伪军400余人激战竞日。入夜又配合主力部队一总队,给予立足未稳的伪军以极大杀伤。9月初,二区区部驻于高庄,7日拂晓遭敌突袭。苏纲以弱敌强,临危不惧,指挥区队和干部杀出重围,转危为安。

10月5日上午9时,太平集、小新庄伪军400余人窜犯忠恕乡韩楼,抢粮拉户 。10时,其特务营营长刘文耀和伪二区区队长谢清波,分率伪军南北夹击张店村。苏纲和二区区队长刘思九指挥70余名战士,从张店东二里的何楼出击,刘文耀部仓皇西窜。时谢清波率部赶来支援,刘部卷土重来,二区队腹背受敌。苏纲率10余名战士掩护区队突围,不幸中弹牺性,时年32岁。

苏纲牺牲后,夏邑县抗日民主政府安葬了他的遗体,《拂晓报》报道了他壮烈殉国的事迹,彭雪枫、吴芝圃等豫皖苏区根据地领导人著文表示沉痛哀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夏邑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苏纲同志牺牲的地方建了坟墓,立了纪念碑(现位于孔庄乡小孟楼村北)。只可惜因“苏纲”仅是他参加革命时的化名,尽管党史部门下了很大力气,也未能査清他的籍贯和真实姓名,他成为佚名的著名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