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代明的潤滑劑——洪承疇

以清代明的潤滑劑——洪承疇

洪承疇畫像

洪承疇(1593.10.16—1665.04.03),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南安市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23歲的洪承疇中進士,崇禎期間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松錦之戰戰敗後被清朝俘虜,後投降成為清朝大學士。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隨清軍入關。抵京後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銜,入內院佐理機務。

洪承疇是明末的重臣,清朝的重要智囊,不少人應當都不陌生。筆者看歷史細節,再結合自己的理解,用相對簡短的文字進行表述,讀者就可以少費力氣。要認識洪承疇這個人,先要弄清4個問題。

1.洪承疇作為明朝將領,有沒有才幹、有沒有盡力?松錦大戰失敗主要責任在誰?

2.明朝是不是該亡?被俘虜後,洪承疇要麼拒降而死,要麼投降清朝。拒降而死,清朝就無法入關嗎?明朝就能避免滅亡的命運嗎?或者取代明朝的漢人朝廷能讓漢人就能享受太平嗎?

3.清朝是外族,是不是外國?

4.投降清朝後洪承疇做了什麼?

先說第一個問題:洪承疇作為明朝將領,有沒有才幹、有沒有盡力?

洪承疇出生貧寒,因為天資英敏,有人看好他,資助他讀書,以至於他才有機會中進士。從1616年-1628年這12年就不說了,說多了囉嗦,對認識洪承疇並無多大幫助。我們從1628年開始說。

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陝北地區爆發農民大起義,崇禎令三邊總督楊鶴“剿撫兼施、以撫為主”。崇禎二年(1629年),農民軍王左掛、苗美率兵進攻韓城。陝西總督楊鶴手中無將,讓當時還是參政的洪承疇領兵出戰,洪承疇不負重託,解韓城之圍,開始嶄露頭角。

崇禎三年(1630年)六月,洪承疇被任為延綏巡撫。農民軍將領王左掛降而復叛,被洪承疇誅殺。楊鶴主張招撫,洪承疇主張剿為主,不僅剿匪,還殺降。當時被其殺掉的投降流寇多達數萬。其實李自成、張獻忠曾多次詐降,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後殺官軍再反,大家你殺我我殺你,不好說誰對誰錯。這個混亂的年代,大家很難有底線,崇禎皇帝派人挖李自成的祖墳,李自成後來殺到安徽鳳陽挖崇禎皇帝的祖墳。

崇禎四年(1631年),三邊總督楊鶴因招撫失敗下獄,洪承疇繼任陝西三邊總督。兩人雖政見不同,但洪承疇卻向崇禎皇帝上書要求從寬處理楊鶴。洪承疇改楊鶴的“邊剿邊撫(誘降)”為“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方針,集中兵力進攻陝西農民軍,農民軍遭到重大挫折。

崇禎五年(1632年)春,洪承疇親赴慶陽,指揮會戰,與總兵曹文詔、賀虎臣一起圍剿農民軍。農民軍不支,投降,洪承疇命令殺死其中中間力量四百人,剩下的遣散。

崇禎六年(1633年)冬,農民軍以鄖陽為中心,進行遊擊作戰。洪承疇以重兵包圍起義中心地區,實施重點進攻,高迎祥被迫轉入山區。

崇禎七年(1634年)十二月,洪承疇仍任陝西三邊總督,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成為明朝鎮壓農民起義的主要軍事統帥。當時農民軍聚集在陝西的有20餘萬人,洪承疇命總兵賀人龍、左光先出兵夾擊,農民軍突圍東走,轉進河南靈寶等地。

崇禎十年(1637年),因受到嚴重打擊,張獻忠、羅汝才先後降明或就撫。李自成率殘部活動於川陝邊境山區。

崇禎十二年(1639年)十月,陝西最後一股農民軍李自成部在流竄途中,被洪承疇部截擊,僅餘18騎逃入陝南商洛山中, 農民起義陷入低潮。

從1631年擔任三邊總督到1639年基本肅清農民起義,前後8年時間,其中1634-1639年,洪承疇是鎮壓農民起義軍的主要前線統帥。抓住高迎祥的孫傳庭也算是洪承疇的部下,此戰也是洪承疇統一部署下的一個戰果。明代中後期軍事將領在外帶兵打仗是很難的,糧餉給養不好保證不說,光是說朝廷的環境就夠喝一壺,“如果將領當機立斷,指揮部隊迅速投入戰鬥,那是貪功輕進,好勇嗜殺;要是他們暫時按兵不動,等待有利的戰機,那又是畏總不前,玩敵養寇。”(《萬曆十五年》p134),將領基本上很難有自主指揮的空間,袁崇煥是死於這樣的環境,後來的楊嗣昌也是死於這樣的環境,等等。

可以說,在明末險惡的政治環境下,洪承疇一路跌跌撞撞走來,能取得如此“剿匪”成績實屬不易。一是洪承疇對農民軍的認識比較到位,對形勢的認識是清醒的,繳撫的分寸把握得當;二是戰略戰術得當,用兵雖不如神,但已很接近了,基本沒有昏招。以上兩點,在明末文官中無人出其右。

從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23歲中進士,37歲在亂世中以軍功當巡撫,到41歲總督五省軍務,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位極人臣。這與洪承疇自身的努力和天賦是分不開的。崇禎皇帝對洪承疇是十分倚重的。

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在鎮壓農民起義取得重大順利但不是決定性順利的時刻,多爾袞和他的侄子嶽託,繞開山海關、繞道蒙古分路向北京殺來。崇禎皇帝認為“秦賊剿降將盡”,感覺陝西的起義大事已定,朝廷與起義軍的矛盾已降為次要矛盾,與滿人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於是急調洪承疇、孫傳庭來京防禦,這就給快死的李自成予以東山再起的機會,李自成的面對的軍事威脅等於解除。崇禎的這個戰略誤判,給明朝帶來覆亡的後果。

崇禎十二年(1639年)初,崇禎皇帝調洪承疇任薊遼總督,領陝西兵與山海關馬科、寧遠吳三桂兩鎮合兵。

崇禎十四年(1641年)春,皇太極的近6萬人馬圍困錦州,勢在必克。為挽救遼東危局,崇禎皇帝命洪承疇率寧遠總兵吳三桂等8位總兵,集結13萬軍隊於寧遠,打算解錦州之圍。洪承疇對當時的形勢已經有了解,主張步步為營,逼近錦州,且戰且守,以守為主。清兵善騎射、長野戰,但缺火器,沒有使用槍炮,攻堅能力差。明軍士氣低落,但擁有火器,憑藉堅固城池、以逸待勞、等待機會的確是上策,當年袁崇煥就是這樣做的。崇禎皇帝本心也是想穩紮穩打,但兵部尚書陳新甲想速戰,搖擺不定的崇禎皇帝擔心糧食供應難以為繼,聽信了不瞭解前線情況的陳新甲,又回過決定採取速戰速決的方針,下詔要洪承疇速戰,陳新甲多次馳書催戰,派到前線的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更是不斷干擾洪承疇。這樣情況下,洪承疇只好出戰。其實狹路相逢勇者勝,皇太極更缺糧食。

結果大家都知道,戰鬥打響後,明軍迅速土崩瓦解,各路兵馬逃的逃,被殺的被殺,屍橫遍野(海),此後洪承疇率慘軍堅守松山半年,後城中糧食殆盡,松山副將夏承德暗中投降清朝,裡應外合,洪承疇最終兵敗被俘,錦州守將祖大壽出城投降。明軍的錦寧防線崩潰,清軍圍點打援的戰略意圖完美實現。

306年後的1948年,幾乎一樣的故事又在錦州上演,這次守錦州的是國民黨軍中將範漢傑,來救援的分別是國民黨軍中將廖耀湘、闕漢騫。範漢傑城破被俘,廖耀湘被活捉。

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在《國榷》中提到明清兩次大戰--薩爾滸之戰和松錦之役時,說:“自遼難以來,懸師東指,決十萬之眾於一戰,惟楊鎬與洪氏。鎬分兵而敗,洪氏合之亦敗。”就是說明軍不管是分進還是合擊都失敗了,什麼原因呢?楊鎬統兵時,朝中就不斷催他出關,派閹黨的人監軍;洪承疇統兵時,情況也是一樣,朝中仍不斷催促出兵,兵部同樣過度干擾前線統帥指揮權。可以說,與清軍交戰,明軍不論誰統帥,都不可能將取得大兵團作戰的重大勝利。

被俘後的洪承疇不投降。皇太極派出范文程在內的許多人勸降,均被洪承疇大罵。後來,皇太極親自出馬,“太宗乃親至洪之館,解貂裘而與之服,徐曰:先生得無冷乎?”皇太極問寒問暖,見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疇的身上。皇太極是個心胸非常開闊的的人,也是個非常睿智的人,不少漢人將領犯罪應受處罰,有的甚至犯死罪,大多得到皇太極的赦免。他們談了什麼,史書沒說,只是說,洪承疇“視太宗良久,嘆曰:真命世之主也”。洪承疇認為,皇太極是真命天子,所以向清朝投降。

以清代明的潤滑劑——洪承疇

清太宗皇太極 像不像漢人?

洪承疇作為明朝將領,有沒有才幹?有沒有盡力?松錦大戰失敗主要責任在誰?第一個問題解決了。

這時候,崇禎皇帝以為洪承疇戰死,還在為洪承疇祭祀,鬧出了大笑話。祭祀有什麼用?一年後,孫傳庭鎮守陝西,準備不足,崇禎皇帝又犯了老毛病,拼命催促孫傳庭出關與李自成決戰,孫傳庭全軍覆沒,這次崇禎皇帝以為孫傳庭裝死逃跑了,沒有祭祀。“傳庭死,明亡矣”。

第二個問題:明朝是不是該亡?被俘虜後,洪承疇要麼拒降而死,要麼投降清朝。拒降而死,清朝就無法入關嗎?明朝就能避免滅亡的命運嗎?或者取代明朝的漢人朝廷能讓漢人就能享受太平嗎?

明朝問題多多:

一是明代皇權孤單。秦代以來,秦始皇建立郡縣制管理模式的中央集權,後世百代皆效法秦朝,所謂百代皆行秦政,採取皇帝和宰相分享中央權力、地方郡縣管理的辦法,地方絕對服從中央,全面確立了人治的管理模式。這一制度有利於保持中央集權和王朝的統一。朱元璋建立明朝還是為主採取這個老辦法,設丞相、設六部。胡惟庸當宰相時被朱元璋殺了,宰相制度被廢除。不設宰相,那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誰來負責?朱元璋自己兼任,朱元璋成了大明公司的ceo,中央政府事無鉅細,由皇帝一個人裁決,這樣的情況下本應該調整嫡長子繼承製度,儘量選擇有才能的子嗣繼承皇位,可是終明之世都沒有改變。明宣宗之後,明朝大體是按照太監和內閣兩套模式來幫助皇帝治國理政的,總體保持了皇權的穩定,又減輕了皇帝的負擔。但是,皇親國戚被完全排除在外,尤其是皇族,皇族本是皇權的一部分,所謂家國天下,但皇族一律不能幹政,不能對國事評頭論足,也見不到皇帝,這是明朝皇權設計的最大問題。

總的來說,明代的皇權高度集中,而且皇帝繼承採取嫡長子繼承製度,皇位的取得只和出生有關,與才智德沒有關係。制度設計上,不管是哪個部門、哪個單位,政府還是軍隊,離開了皇帝就辦不了事,皇權沒有受到來自太監、外戚、皇族、權臣、軍隊等的威脅。但是皇帝成了真正的寡人,沒有兄弟提醒、幫襯,沒有皇族襄助,就靠自己的自發或自覺治理這個國家。當皇帝前作為太子一般沒人搶位子,當皇帝后,一個人高高在上,埋頭深宮大院,人情世故不通,一定程度上說,明朝皇帝是無手無腳又聾又瞎的怪物。所以明朝皇帝多奇葩,經常會幹出一些蠢事。《皇帝的新裝》不是笑話,在明朝,尤其是明末天天在上演,掩耳盜鈴雖是寓言,但明朝皇帝經常幹這事。

這樣的體制對於王朝應付複雜局面是十分不利的。明朝276年間,發生過3件大事,這3件大事都說明皇權設計存在嚴重缺陷。一是靖難之役。二是土木堡之變。三是明末攘外安內。歷史上真正被農民起義推翻的王朝就是元朝和明朝,元朝的統治方式是很落後的,明朝一個偌大的王朝竟然很容易就被農民起義推翻,這是皇權固化的惡果。

二是分封制度拖掛明朝。明代皇族分封制,皇子長大後,除了太子,一律分封到京城之外當藩王,親王的長子世襲親王,其餘兒子封郡王,以此類推,最低的爵位也有年俸200擔。朱棣以後,這些藩王基本被管束,不得參與軍政事務,但是俸祿很豐厚。萬曆皇帝的愛子朱常洵,“據說萬曆生前贈給他的莊田共達400萬畝。由於成為眾人怨望之所集,也沒有人敢為他作任何辯解,說這個數字已經被極度地誇大,而且大部田土已折銀每年未逾20000兩”(《萬曆十五年》p91),這才是一個親王,到崇禎期間,明朝已有七八十家親王。成化皇帝朱見深的第六子益王朱祐檳,於弘治八年(1495年)到封地建昌府(今江西省南城縣),到1644年,149年間,繁衍了40個郡王家族,共計數千人,這些人都是吃皇糧不幹事的。崇禎年間,皇族已百萬計,要花掉朝廷財政的三分之一左右。李自成、張獻忠他們為什麼起義?沒有飯吃。為什麼沒有飯吃?多餘的錢和米都在皇族家裡。

這種制度朱元璋定下後,再也沒有改過。崇禎皇帝省吃儉用有什麼用?為什麼不改?但涉及宗親,涉及龐大的既得利益,要改談何容易,不是給人造反的藉口嗎?長此以往,這個多米諾骨牌終要倒下,這個潘多拉魔盒終要打開,只是時間問題。

三是官員俸祿微薄。明朝的官俸低薄,各部尚書的官階為正二品,全年的俸銀只有152兩,什麼概念,就是守法的官員如果家裡多一兩口人,這點工資就養不活。“在開國之初,政府釐定各種制度,其依據的原則是‘四書’上的教條,認為官員們應當過簡單樸素的生活是萬古不磨的真理”(《萬曆十五年》p105)。尚書的俸銀還不如一個親王府一年開銷的百分之一,而這樣低的俸祿在朱元璋定下之後再也沒有更改過。不能說低工資導致無官不貪,因為還有大清官海瑞。工資低,那大家都窮,甚至養不活家人,活人總不能讓尿憋死,得想辦法。貪汙受賄成為官場風氣。有人說,公務員就是要低工資,但是要有個度。如果杭州市(2017年)的警察年收入只有12000元,那麼這個城市你敢住嗎?如果杭州市以這樣的薪資招考警察,照樣還會有很多人報考。低工資讓明朝官員幾乎都成為“既要當表子又要立牌坊”的陰陽人,陰陽人當政,政府能好嗎?

四是縱容言官。朱元璋設立言官制度,本是糾舉不法、勸誡皇帝,怕皇帝犯糊塗、怕皇帝被堵塞試聽。但是發展到後面,不可收拾,打也沒用,殺也沒用。再說和低工資也有關,不折騰點動靜,罵罵皇帝實在對不起這份俸祿。“萬曆的看法是,鄒元標和其他冷諫者並非對他盡忠,而是出於自私自利,即所謂‘訕君賣直’。這些人把正直當作商品,甚至不惜用誹謗訕議人君的方法作本錢,然後招搖販賣他正直的聲望。”(《萬曆十五年》P69 )你罵我,我罵你,捕風捉影,人人自危。

此外,軍事制度落後。明朝的戶籍分為軍籍、民籍,軍人是世襲的,一代為軍,代代為軍,軍隊有自己的土地,實行屯田。到萬曆年間,明朝的軍人的地位已經降低到不可思議的地步,軍戶大量逃亡,土地被兼併。而武官基本沒有文化,要打戰臨時找文官掛帥。打戰必配監軍,以前是太監,後來是文官。軍事將領在外打戰,要防止朝廷裡的小人誹謗,還要防止監軍打小報告,處處受到掣肘。

簡要來說,明朝最大的問題就是皇權孤單導致的決策腐敗。皇帝個人的喜好對決策具有較深的影響,皇帝名義上生殺予奪,但實際上憑皇帝個人的智慧和能力,無法完全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和是非曲直,這樣就無法知道群臣的真正心思,無法駕馭群臣。管理是門技術活,提綱才能挈領,綱舉目張,否則無法做出相對正確的決策,崇禎皇帝在實際上也是昏招跌出。不要說別人來打你,別人不來打你的時候,自己內部經常斗的揭不開鍋,嘉靖大禮儀之爭、萬曆國本之爭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為一個組織,最大的腐敗就是決策腐敗。什麼是決策腐敗?就是遇上事情,決策集團無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在較短的時間內拿出一個相對可行的方案並迅速部署執行。

舉個例子:A、B、C三個小組都要去往一個目的地,都走到了一個三叉路口,每條路都能到目的地,但他們都不知道哪個路近哪個路遠,哪個好走哪個崎嶇。A組的人為此走哪條路爭的不可開交,一直無法成行;B組的人爭爭吵吵出發了,走了一段覺得不怎麼對勁,又回頭,回頭走了一段又發現應該繼續走下去,來回折騰;C組的人簡單討論徵求意見後,有人拍板走第三條路。C組的人選的路不一定最好最快,但經過艱難跋涉,他們順利抵達目的地。這時候A組的人還沒有出發,B組的人還在來回折騰。

中後期的明朝朝廷大體就是A或B組,皇太極的清朝,已是C組了。努爾哈赤有句名言“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決策迅速,目標明確,執行有力。焉能不勝?

皇太極於1643年9月去世,清朝順利解決皇位繼承問題,皇太極的第九子6歲的福臨當皇帝,皇太極的雄才大略的十四弟多爾袞攝政,這是個英明決策,這個關鍵時刻如果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當皇帝,不利於清朝發展壯大。

明朝制度的全面潰敗,明眼人還是可以看出來的。順治元年(1644)初,清朝大學士范文程啟奏攝政王多爾袞進軍中原,提到“明之受病,已不可治”。前面說到皇太極和洪承疇見面到底談了什麼,讓洪承疇決心投降?筆者設想,范文程能看到的問題,皇太極和洪承疇這兩個才華橫溢的人應該也能看到:明朝的政治腐敗必然導致滅亡;李自成、張獻忠的流寇作風成不了大氣候;清朝蒸蒸日上,是統一中國唯一可靠的力量。

洪承疇拒降而死,清朝就無法入關嗎?漢人就能享受太平嗎?如前所說,從制度設計的角度說,明亡是必然的,早幾年晚幾年的事。那朱明朝廷退出歷史舞臺,漢人就能享受太平嗎?不能。農民起義軍本身各自為政,李自成、張獻忠尿不到一個壺裡,後來各自稱帝,兩位都缺乏雄才大略,十幾年來,都是流寇式的作戰,基本沒有建立牢固的基本盤,沒有建立穩固的根據地,都無法在明亡之後短時間統一華夏,這樣的局勢,靠漢人政權,漢人能享受太平嗎?

相反,清朝已統一滿洲以及蒙古大部,皇太極無論是從心胸還是韜略來說,都堪稱曠世雄才。加上各項制度較為完備,軍事實力已用幾場大勝仗得以證明。“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洪承疇想到這些,該是如何感想?如何為自己的前途決策?

明軍剿匪勉強能應付,一旦和清軍打野戰,幾乎必敗,後來李自成兵敗山海關,也說明組織渙散的農民軍根本不是組織嚴密、裝備精良、訓練有數的清軍對手,山海關兵敗後,李自成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一年內就失敗身死了,明軍十幾年沒辦成的事情,多爾袞快刀斬亂麻解決。

第三個問題:清朝是外族,是不是外國?

這個問題是最重要的問題,如果明朝和清朝當時的地位和現在中國與日本的關係一樣,那洪承疇就是十足的漢奸、賣國賊。但滿人、清朝不是日本、日本人。滿族人的祖先曾經建立金朝,統治過淮河以北一百多年,期間與宋朝打打停停,貿易往來,稱兄道弟,金朝的制度也是漢制,金世宗有“小堯舜”之稱,清朝皇帝的服裝基本和金朝皇帝的服裝一樣;元朝時大家都在元朝治下;明朝時一直在明朝版圖之內,漢滿民族融合度較高,大家來來往往較多,“滿夷”首先是大明子民,不是像琉球那樣的藩屬國,更不是外國。

以清代明的潤滑劑——洪承疇

末代皇帝溥儀 長得標準的漢人模樣吧?

再說,這時的清朝政權已不是單一的滿族政權,在以滿族為中心的發展過程中,漢族、朝鮮族和蒙古族人不斷加入清朝政權。特別是皇太極受到漢人謀士(如范文程)影響較深,改變了過去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原來俘獲漢人、朝鮮人屠殺,後來改變成妥善安置,甚至給予厚恤,送其回遼東,已不是打家劫舍的土匪了。所以說,當時的漢人對滿人總體上是能接受的,多爾袞進北京就幾乎沒有遇到抵抗。要不是滿清推行剃髮易服,十幾萬的滿人可以傳檄定江南。傳檄是什麼意思,就是不用攻打,沿路發個通知,從此你們這些州、府等歸清朝了。“滿夷”非日夷,以清代明,最多就是小弟推翻大哥的行為。300年後,日本人以裝備精良的數百萬軍隊為何佔領不了中國?因為日本是實實在在異族,所以遭遇中國激烈抵抗。

第四個問題:洪承疇投降清朝後洪承疇做了什麼?

投降清朝後,洪承疇所做的工作基本是參謀、招撫、後勤等工作。

一是為清朝當局穩定局勢出主意。勸多爾袞錄用明朝降臣,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掠財物,約束軍紀,秋毫無犯,穩定社會秩序。洪承疇仍然以在明朝的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原銜,入內院大學士,參謀機務,對清初的政權建設、穩定社會秩序提出一系列措施,為清廷更好地獲得漢人承認、解決清朝政權的合法性提出了許多好意見。(夜燈唯許月華侵)

二是親自招撫明朝舊官員。洪承疇是明末忠臣,在明朝官員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順治二年,洪承疇被任命為招撫江南各省總督軍務大學士對明朝官員進行招撫。這個在明末對付農民軍時主剿的人怎麼到清朝擔當起了招撫的重任?此一時彼一時也。明末對付農民軍招撫有什麼用?招撫過來了,人家要吃飯,你沒有飯給人家吃,還是要復叛。對明朝舊官員,洪承疇採取“以撫為主,以剿有輔”的策略,以“原官留任”為條件,招撫安徽、江西等地十三府,招降福建鄭芝龍,瓦解前明兵部尚書張縉顏的抗清力量,鼓勵漢人參與清朝科舉考試;經濟上疏請准予減免地方賦稅等,此過程中,洪承疇頂住了漢奸的罵名。許多地方在以明代清的歷史進程中,因為洪承疇的斡旋,幾乎沒有發生戰事,筆者的老家,江西廣信府,也基本上屬於和平交接。

順治十年(1653年),洪承疇奉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管糧餉。人員兵馬聽其調度,“一應撫剿事宜,不從中制,事後報聞。”洪承疇這次上場終於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求踢得不錯。他積極實行屯田,恢復生產,備糧、練兵、修城防、設水師,為穩定這些地區的局勢和發展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

康熙四年(1665)二月十七日,洪承疇在北京病逝,終年七十有三。在明朝為官時未實現的“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終於算是實現了,大力神杯算是拿到手了。雖然揹負漢奸的罵名,也算值了。

洪承疇在明末的亂世之中,以一介書生成長為封疆大吏,官居一品,但終究未能挽救明朝危亡,這個不是他個人能力問題,他在明朝的所作所為說不上有歷史正面意義;作為鎮壓農民起義的主力軍,他也是奉命而為,盡王事。從歷史事例看來,洪承疇有才有能,私德方面也不錯,並沒有不擇手段的傾軋,也沒有打擊報復的惡行;更不像吳三桂那樣擁兵自重、殺戮太盛、反反覆覆。

以清代明的潤滑劑——洪承疇

劇照

洪承疇投降清朝,並非追求追求榮華富貴。他這樣的才華、這樣的能力不甘心為極端腐敗的明朝殉葬是可以理解的。具有這樣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人,“治國平天下”的壯志未酬,死不瞑目。作為頂級足球運動員,總教練崇禎皇帝給了洪承疇上場的機會,但是沒有給他自由發揮的空間,無緣大力神杯,在洪承疇看來不能不說是憾事。當洪承疇被俘見到皇太極後,通過言行,洪承疇說皇太極“真命世之主也”,洪承疇和崇禎皇帝是見過多次談過多次的,相對來說是比較熟識的,洪承疇此話的意思就是皇太極比崇禎皇帝厲害,皇太極是真命天子。實際上,從格局、胸懷、眼界等方面看,崇禎皇帝遠遠不如皇太極。

清朝作為少數民族為核心建立起來的政權,最初是比較殘暴的,崛起過程中在東北地區對漢人的屠殺是相當血腥的,在定鼎中原的過程中,製造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血案,但在後續治理過程中,逐步融入漢文化,直到清末基本漢化,如今滿人和漢人已大體無異。應當說,當初滿人是帶著誠意來的,來了也是帶著誠意住下的。

漢代的漢族已經沒有了,漢代的中國也不是當今之中國。民族融合過程往往伴隨一定的殺戮,漢代漢族的血統已經融入諸多少數民族的血液,鮮卑、匈奴、樓蘭、蒙古、女真等等。站在大歷史的角度看,清朝取代明朝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而已,當今中國不是漢代的中國,也不是明代的兩京十三省,當今的滿族已完完全全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

以清代明的潤滑劑——洪承疇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底,乾隆皇帝在詔令修編《明季貳臣傳》時說:“因思我朝開創之初,明末諸臣望風歸附。如洪承疇以經略表師,俘擒投順;祖大壽以鎮將懼禍,帶城來投”“蓋開創大一統之規模,自不得不加之錄用,以靖人心,以明順逆”。《明季貳臣傳》分甲乙兩冊,洪承疇列入甲冊,屬於投降後能一心一意效順清朝的,但乾隆皇帝認為即使效順,還是“大節有虧”。

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無產階級對於過去時代的文學藝術作品,必須首先檢查它們對待人民的態度如何,在歷史上有無進步意義”。這個原則和標準評價洪承疇同樣合適。

洪承疇在清朝的作為和措施,對緩和民族矛盾,加快民族融合,減少兵火洗劫,生靈塗炭,減輕人民負擔,儘快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生產恢復,均起到了積極作用。筆者認為,將洪承疇定位為以明代清的潤滑劑再合適不過。

按照這個的標準,洪承疇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在明代的作為談不上歷史進步意義;在清代的作為,具有明顯的歷史進步意義,這一點應該肯定。

按照儒家學說,洪承疇侍奉過明清兩朝,的確是“大節有虧”。但過分貶低洪承疇,既不符合當時的實際;也不符合現在國家大一統的現實。洪承疇作為一名被俘降將,無兵無將,在清朝做的事多是出謀劃策,執行命令,借力而為,把洪承疇吹捧為開清第一功、歷史偉人並不符合歷史實際。

肯定洪承疇在明清交替過程中做出的歷史貢獻,並不否定抗清人士的歷史功績。不反抗怎麼知道能不能復明?不反抗,怎麼讓滿清知道漢人具有的反抗精神?反抗也是反抗清初滿族的民族壓迫政策,如剃髮易服、過度殺戮等等。

洪承疇的斡旋潤滑減少了清朝統一進程中的戰爭和殺戮,加快了新政權的穩定;史可法等抗清人士的強烈反抗促使清廷不得不對一些過激政策進行調整,減少了民族壓迫。從這個意義上說,兩者都具有正面意義,殊途同歸。(原創作者:朱穩貴,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