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加長版」三伏天今到來,冬病夏治要趁「熱」治!

40天“加长版”三伏天今到来,冬病夏治要趁“热”治!

眾所周知,嶺南地區暑溼重濁,三伏天進行冬病夏治,能起到祛溼、扶陽、固本,藉此以調理體質,防病治病,能最大程度減少秋冬季節疾病的發生和發作程度。

溻漬法祛溼

嶺南地區多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暑溼之邪重濁黏膩,困於人身常有精神疲倦、腰身重墜、下肢沉重乏力等諸多症狀。專家建議,此時可以採用中醫溻漬法祛除暑溼,該溻漬方中多使用溫陽通絡、行氣祛溼的藥物,可先行祛除人體溼氣,疏通經絡。

雷火灸扶陽

在中醫溻漬法祛除暑溼之後,用獨特的雷火灸療法以溫腎扶陽,培養正氣,行“先祛邪,再扶正”之功。雷火灸條是由多種名貴中藥製作而成,有藥力峻、火力猛、滲透力強、灸療廣泛的特點。根據不同的配伍,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除溼、溫經散寒、散癭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

天灸法固本

三伏天灸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製成藥餅,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灸治療。三伏灸採用人體經絡循行規律、穴位功效和四時節氣規律相符合,根據人體體質情況和發病特點,選擇在夏季三伏灸時,通過中藥藥物貼敷在具有特定治療作用的穴位上,不僅可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抵擋虛寒慢性疾病,又可抵禦外邪,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40天“加长版”三伏天今到来,冬病夏治要趁“热”治!

今日上午,數百名市民前來我院貼敷天灸,現場人聲鼎沸。

此外,在特定的天灸藥方和穴位處方基礎上,結合傳統子午流注的時辰開穴法,可進行更個體化選穴治療,同時也可辨病辨證地給予選用穴位注射、耳壓療法等不同外治療法組合。陳興華表示,在“祛溼扶陽”的治療基礎上,採用三伏天灸法,通過不同的穴位組合溫肺健脾固腎,能進一步固本正源,保證冬病夏治的遠期療效。

40天“加长版”三伏天今到来,冬病夏治要趁“热”治!

指導專家:秦 敏

溫馨提醒

冬病夏治特色療法包含了中醫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建議在正規醫院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個體的體質和病證的具體表現辨證施用。

注意事項

1.外治治療後如有局部皮膚出現瘙癢時,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局部若有發癢發熱,皮膚髮紅為正常;若皮膚出現水皰,塗燙傷膏或紫藥水,治療24小時內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可暴曬。

2.治療期間應避免受涼感冒,飲食需清淡,慎食寒涼肥甘滋膩之品,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魚蝦蟹牛狗肉等發物。

3.穴位貼敷時間成人一般3~4個小時,兒童1~2個小時,但也可因人而異,適當調整。皮膚刺激反應劇烈者可提前揭下藥物,反應不明顯者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

禁忌症:1.有嚴重心、肝、腎、腦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嚴重糖尿病患者,嚴重過敏體質者,皮膚長有皰、癤或皮膚有破損者;2.處於疾病發作期(如發熱、正在咳喘等)的患者;3.孕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