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判李鸿章?

这个问题确实是老生常谈,本人自媒体也讨论了一两次。但是本人看头条这边,依然还是有很多争论,这使得笔者还是试图从几个小角度再来分析。可能会有几篇小文章。

笔者还是想先讨论一下洋务运动。从军工到民用,从求强到求富,洋务运动的宗旨也发生了若干变化,说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近代化影响极大,也是在理。然而笔者一直有疑问,洋务运动的效果究竟如何,以及主持洋务运动的那些官员出发点究竟如何?

关键还是在李鸿章。李鸿章一开始办安庆军械所,毫无疑问是对着太平天国,而后来其主持军事设施,则成为其私产,典型例子是北洋水师。而其所创办的民用企业,则和盛宣怀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纠葛。

简而言之,从洋务运动李鸿章个人目的来看,很难看出其主持运动本身是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这和有些人评价大相径庭。

至于签条约,签了不少不平等条约,究竟如何来看,还是得看相关时人评述。这个笔者会有陆续的文章详加讨论。但是笔者可以给出结论,这口锅李鸿章大可以不背,但说的他有多么高尚,就言过其实了!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