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釋兵權的背後

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跋扈局面不再繼續出現;二是如何使趙宋王朝長期鞏固下去,不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個短命王朝。

杯酒釋兵權的背後

建隆元年(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的一天,召見趙普問道:為什麼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爭戰無休無止?我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建國家長久之計,有什麼好的辦法嗎。趙普精通治道,對這些問題也早有所考慮,聽了太祖的發問,他便說這個問題的癥結,就在於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治理的辦法也沒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趙普的話還沒說完,宋太祖就連聲說“你不用再說了,我全明白了”。

杯酒釋兵權的背後

於是一個重建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的計劃就這樣醞釀出來,並逐步付諸實施了。宋太祖(宋代第一個皇帝趙匡胤)即位後不出半年,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反對宋朝。宋太祖親自出徵,費了很大勁兒,才把他們平定。為了這件事,宋太祖心裡總不大踏實。有一次,他單獨找趙普談話,問他說:“自從唐朝末年以來,換了五個朝代,沒完沒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這到底是什麼道理?” 趙普說:“道理很簡單。國家混亂,毛病就出在藩鎮權力太大。如果把兵權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無事了。” 宋太祖連連點頭,讚賞趙普說得好。

後來,趙普又對宋太祖說:“禁軍大將石守信、王審琦兩人,兵權太大,還是把他們調離禁軍為好。” 宋太祖說:“你放心,這兩人是我的老朋友,不會反對我。” 趙普說:“我並不擔心他們叛變。但是據我看,這兩個人沒有統帥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將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鬧起事來,只怕他們也身不由主呀!” 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額角說:“虧得你提醒一下。”

杯酒釋兵權的背後

一日宋太祖設宴款待眾將領酒過幾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監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請大家乾了杯,說:“我要不是有你們幫助,也不會有現在這個地位。但是你們哪兒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度使自在。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我就沒有一夜睡過安穩覺。”過了幾天,宋太祖在宮裡舉行宴會,請石守信、王審琦等幾位老將喝酒(此時是公元961年)。 石守信等人聽了十分驚奇,連忙問這是什麼緣故。宋太祖說:“這還不明白?皇帝這個位子,誰不眼紅呀?” 石守信等聽出話音來了。大家著了慌,跪在地上說:“陛下為什麼說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誰還敢對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搖搖頭說:“對你們幾位我還信不過?只怕你們的部下將士當中,有人貪圖富貴,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想不幹,能行嗎?” 石守信等聽到這裡,感到大禍臨頭,連連磕頭,含著眼淚說:“我們都是粗人,沒想到這一點,請陛下指引一條出路。” 宋太祖說:“我替你們著想,你們不如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閒官,買點田產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快快活活度個晚年。我和你們結為親家,彼此毫無猜疑,不是更好嗎?” 石守信等齊聲說:“陛下給我們想得太周到啦!”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

杯酒釋兵權的背後

第二天,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同意,讓他們罷去禁軍職務,到地方任節度使,並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領。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將的兵權後,太祖另選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禁軍領兵權析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這就意味著皇權對軍隊控制的加強,以後宋太祖還兌現了與禁軍高級將領聯姻的諾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給高懷德,後來又把女兒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張令鐸的女兒則嫁給太祖三弟趙光美。 歷史上把這件事稱為“杯酒釋兵權”(“釋”就是“解除”)。 過了一段時期,又有一些節度使到京城來朝見(此時是公元969年)。宋太祖在御花園舉行宴會。太祖說:“你們都是國家老臣,現在藩鎮的事務那麼繁忙,還要你們幹這種苦差,我真過意不去!” 有個乖巧的節度使馬上接口說:“我本來沒什麼功勞,留在這個位子上也不合適,希望陛下讓我告老回鄉。” 也有個節度使不知趣,嘮嘮叼叼地把自己的經歷誇說了一番,說自己立過多少多少功勞。宋太祖聽了,直皺眉頭,說:“這都是陳年老賬了,盡提它幹什麼?”

宋太祖收回地方將領的兵權以後,建立了新的軍事制度,從地方軍隊挑選出精兵,編成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長官也由朝廷委派。通過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開始穩定下來。 宋太祖的做法後來一直為其後輩沿用,主要是為了防止兵變,但這樣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動軍隊,雖然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但卻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以至後來宋朝在與遼、金、西夏的戰爭中,連連敗北。

滋生腐敗

史載,在“杯酒釋兵權”時,趙匡胤曾開導眾武將說:“人生苦短,白駒過隙。眾愛卿不如多積金寶,廣置良田美宅,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如此,君臣之間再無嫌猜,可以兩全。”那話的意思是隻要眾將放下武器,不掌兵權,不再對他趙匡胤的皇位構成威脅,那麼,其他一切都好說,想要什麼都行。

僅此可見,趙匡胤在“釋兵權”時,表現得非常地慷慨當然是慷國家、民族之慷,用《宋史·石守信傳》的原話說就是“賞賚甚厚”,給眾武將開出了極為優厚的價碼。

透過現象看本質,所謂的“杯酒釋兵權”,說白了,其實不過是宋太祖趙匡胤“以腐敗換兵權”罷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杯酒釋兵權”,不啻是趙匡胤給整個武將集團頒發了一張“腐敗許可證”。由於有了皇帝親自頒發的這張“腐敗許可證”為庇護,所以,從那之後,武將們都“理直氣壯”地進行腐敗。據史料記載,太祖的武將們幾乎清一色的都是些貪財好色之徒。

在“杯酒釋兵權”這場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博弈與政治交易中,趙匡胤表現得極為慷慨和仁愛,為了“安撫”石守信等武將,他不但向他們賞賜了大量的錢財,而且還“約婚以示無間”,與一幫武將締結政治婚姻。“杯酒釋兵權”後,很快太祖便爽約將自己寡居在家的妹妹燕國長公主嫁給了高懷德,女兒延慶公主、昭慶公主則分別下嫁給了石守信之子和王審琦之子。顯而,這種婚姻有著強烈的政治色彩,是對失去兵權後的武將們的一種籠絡、安慰與補償。

杯酒釋兵權的背後

趙匡胤的這些做法非常有效,由於趙匡胤所採取的“以腐敗換兵權”的政策或策略,除了在立國之初相繼發生了兩起由後周舊臣李筠、李重進所發動的叛亂外,此後,在大宋帝國內部,300多年間竟然再也沒有發生過一起類似“黃袍加身”的政治事變。

然而,天下事往往有一利則必有一弊。“以腐敗換兵權”對於大宋帝國來說,無異於自毀長城,慢性自殺。代價也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