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企瘋搶晶片 中國汽車又缺心眼了

“受貿易戰影響全球車企瘋搶車用芯片。” 7月20日,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焦慮地透露。其實中國車企是搶芯主力。

同一天,徐和誼拋出了北汽集團的新目標——全面新能源化,“到2020年,在北京地區停止銷售傳統的燃油車;到2025年,在全國停止銷售傳統的燃油車。”

瘋搶車用芯片,和北汽全面新能源化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看似紅火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業,缺“芯”眼了?

本文出品 | 穹眼財經

“穹眼財經”採訪了多位車企高管和投研機構,獲悉: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全球車用芯片市場已經嚴重供不應求,排隊搶貨現象明顯,甚至有重演當年鈷、碳酸鋰的趨勢。

“芯”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

“車載芯片主要分為兩類——功率半導體器件(以IGBT為主)、車規級集成芯片(IC)。”一位車企高管表示,“兩類都很緊張,我們正在尋找其他解決方案,如和合作夥伴簽署長期合作關係,以保證供應跟得上。”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主要靠電驅動,IGBT 單元是逆變器和驅動電路的核心,相當於核心中的核心。IGBT的作用是逆變,即將電池輸出的直流電變成驅動電機的交流電,或將電機發出的交流電轉變為輸入電池的直流電。

在新能源汽車裡,車規級控制芯片(IC)更是處處皆在。上汽乘用車技術中心副主任、上汽捷能總經理朱軍以電池控制為例,“電池裡有很多傳感器,行駛時需要判斷電池何時放電、何時充電,以多大功率放電或充電,並將這一信息傳遞至中央大腦(整車控制系統)。在規定的時間內必須完成放電或充電,否則輕則駕乘者會不滿,重則出現安全問題。”

汽車越智能化,越需要車規級控制芯片。以數碼相機作比較,芯片水平決定了相機的檔次。兩樣,芯片和軟件水平決定了智能汽車的水平。因此,汽車需要用更多、更好的芯片(電子控制單元, ECU),以分別控制各種功能(車燈、娛樂系統、防盜系統、輔助駕駛、自動駕駛等等)。

全球車企瘋搶芯片 中國汽車又缺心眼了

當中國車企們紛紛轉向新能源智能汽車後,小小車載芯片市場無法迅速滿足爆炸的需求。但可惜的是,中國仍然大而不強。

中國大陸功率半導體市場佔世界市場的50%以上,但中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歐美、日本企業壟斷)。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說,“中國目前沒有一家企業完成車規級芯片的研發。”

貿易戰推高了恐慌情緒。車企們除了擔心產能供應不足,還要擔突然提高的關稅,於是不得不瘋搶車用芯片。

搶瘋漲的“芯” 搶完還要苦等?

剛起步的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就被捏出了“芯”。

漲聲一片。

2018年美國功率二極管大廠Vishay宣佈漲價,臺灣MOSFET或IGBT代工廠商茂硅、漢磊、世界先進、新唐等漲價5%~10%。技術性能更好的壟斷巨頭——英飛凌,漲幅超過其他企業。

全球車企瘋搶芯片 中國汽車又缺心眼了

接受漲價,也不能迅速拿到貨。

2018年第二季度,車企們需要等待25周至50周才能拿到貨。

未來,可能會更緊張。因為短期內車用芯片產業無法擴大產能,而暢銷的中國新能源、智能汽車那麼渴望芯片。

全球車企瘋搶芯片 中國汽車又缺心眼了

中國汽車業,再一次被卡住了脖子。

試圖藉助於新能源汽車彎道抄車的中國汽車業,為什麼這麼不堪一擊?為什麼制訂產業政策前,不進行整個產業鏈的規劃?不尋求全產鏈核心技術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