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小程序1天僅40元收入,Banner廣告竟成「雞肋」?

部分小程序1天僅40元收入,Banner廣告竟成“雞肋”?

“螢連長,為什麼有些用戶看不到我的小程序裡廣告?”

部分小程序1天僅40元收入,Banner廣告竟成“雞肋”?

近日,有不少用戶(流量主)反映,小程序開通流量主後,經常碰到廣告位不顯示廣告的情況。但其他人打開小程序時,又能看到廣告。

難道是小程序Banner廣告出現Bug了嗎?

可能是防作弊機制

發揮了作用

今年3月,微信宣佈小程序廣告組件正式開放,從那時起,只要達到要求的小程序都會收到流量主內邀。到了7月初,微信宣佈流量主全量開放,UV(累計獨立訪問用戶)達到1000且無嚴重違規的小程序都有資格開通流量主,Banner廣告變成小程序通用能力。

為什麼廣告會突然消失?有幾位“手賤”的開發者告訴我們,連續多次點擊banner廣告後,該廣告位就會變成空白,廣告消失。而用其他手機登錄小程序,依然可以看到廣告。

他們認為這是微信的防作弊機制,防止有人惡意刷量,來增加廣告收入。但截止至發稿,還沒有收到微信團隊對這件事的回應。

大多數開發者認為

這個廣告是個“雞肋”

月初小程序全量開放廣告時,微信團隊稱:“讓開發者享受小程序帶來的廣告收益,推動小程序生態發展”。Banner廣告上線至今,已經成為流量主的重要變現渠道了嗎?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少小程序開發者認為,收益是有,但“形同虛設”。通過與這些開發者親切交談,可以把他們的“糟點”總結成這2點。

廣告點擊錢太少

還不如接本地廣告

“每天約6K流量進入小程序,可每天廣告費才30~40元。”一位開發者十分無奈,對他來說,就像是工資卡里每個月醫保卡里的補貼一樣,完全記不起來攢了多少錢了。

也有些開發者已經準備放棄小程序廣告“我現在接一個本地廣告就500塊錢,比小程序廣告賺得多”某位本地服務小程序開發者表示。

陷入又影響用戶體驗

又要買量的局面

小打卡團隊已經關閉了這項功能,小打卡創始人徐佳義說“主要是考慮到廣告會影響用戶體驗”。

可是對於很多小團隊開發的小程序而言,Banner廣告依舊是重要盈利方式之一,只不過要求已經越來越高。

首先,Banner廣告需要流量來點擊,而廣告又可能會影響用戶體驗。所以當用戶因體驗不好造成流失後,將導致小程序月活下降,令廣告收益越來越低。緊接著,又給開發者帶來另一個困境,小企業想給小程序拉新的話,運營成本並不低,比如花錢買量、互推等都是常用模式。

最後開發者就陷入,一方面要花高成本運營(買用戶)小程序,另一方面廣告又影響用戶體驗的局面。

甚至還有開發者說:“我都不想開通這個廣告,又要提供營業執照、開戶行信息,還要法人信息什麼的,太麻煩了”。

從這些“吐槽”看來,被微信賦予厚望的小程序Banner廣告,已經成為不少開發者的“雞肋”。那麼,這個小程序究竟需不需要Banner廣告?

小企業:蚊子再小也是肉

目前小遊戲變現的方式只有內購和廣告,而小程序除了電商外,很多小程序也只能通過廣告變現。

所以對於大企業而言,雖然每天流量驚人,但卻沒有必要開放Banner廣告。因為,用戶體驗成了他們首要考慮的點,並且他們都有更加有利可圖的變現方式。比如:

“海盜來了”:小遊戲裡首款流水破億的遊戲,並沒有開通Banner廣告,其主要收入來源於遊戲內購;

部分小程序1天僅40元收入,Banner廣告竟成“雞肋”?

“摩拜單車”:作為一款剛需小程序,異業合作是他的強項,麥當勞、太平洋咖啡、陌陌都是它的合作伙伴。並且,用戶每一次騎行,都為摩拜帶來收益,所以Banner廣告也不是他的首選。

部分小程序1天僅40元收入,Banner廣告竟成“雞肋”?

對於小團隊而言,Banner廣告雖不是重要收入來源,但蚊子腿也是肉啊,如何不影響用戶體驗,又提高廣告收入變成必備運營策略。近期我們在一款工具類小程序,看到新的可能。

有款叫做“紙塘壁紙”的壁紙類小程序,採用了“塘”衣炮彈式的玩法。

用戶在這款小程序中“遊蕩”於任何位置時,都看不到Banner廣告,當你看中某款壁紙並下載到手機裡時,下載成功頁面才會顯示廣告。“現在小程序日活50%左右,基本每天流量都非常穩定”開發者說到。

部分小程序1天僅40元收入,Banner廣告竟成“雞肋”?

雖然開發者沒有詳細解釋,但我們能看出,像這種先讓用戶愉快的體驗完這款小程序後,再將廣告展示在用戶面前,是不會影響用戶體驗的,反而有可能增加廣告點擊率。

因為廣告在下載完成頁面,意味著這款小程序已經完成使命,用戶在即將退出時,被廣告吸引,說不定就跳到另一款小程序,又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