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房價 該撥亂反正了

既要承認高價盤的存在,又要控制價格,數據失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自打2016年9月底啟動本輪調控以來,各地方及研究機構就不再被允許發佈房價數據了。近期,廣州官方數據平臺陽光家緣,甚至連新房成交金額和麵積都不發佈了,理由是擔心媒體隨意解讀。於是,國家統計局70城房價指數,也就成了觀察樓市冷暖的**正規“窗口”了。本月17日,國家統計局提前一天發佈6月房價指數,時間點有點兒詭異,但更詭異的是數據本身。6月份,大部分熱點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跳漲”,跳出了過去一年的上漲天花板。

2016年10月以來,對欽定的16個熱點城市,官方畫了一條不能逾越的紅線,指數漲幅超過0.5%就要被問責。於是,我們看到,2016年10月以來的十幾個月,16個城市房價環比漲幅,清一色在-0.5%~0.5%之間。但是到了6月份,這些城市多數出現跳漲,如濟南、福州、廣州、成都、武漢和鄭州,6月新房價格分別上漲3.6%、2.2%、1.9%、1.6%、1.2%和1.8%。事實上,熱點城市房價5月份就明顯反彈了,如廣州(1.8%)、成都(2.1%)、武漢(1.1%)和鄭州(1.6%)等。

過去十幾個月,熱點城市房價變動之所以能控制在-0.5%~0.5%之間,政府的工具就是三招:“預售管制、網籤管制、高低搭配”。什麼意思呢?房價太高的項目不批預售,批預售了也不網籤,網籤的時候高價項目和低價項目搭配進系統。這樣,不管是整體房價水平,還是漲幅,都完全控制在政府手裡了。問題來了,既然房價控制的不錯,也能引導市場預期,緣何允許房價“跳漲”呢?事實上,房價跳漲,並非近期實際成交價格大幅反彈了,而是高價盤入市了。

有兩種情況,一是前期已成交但未網籤的高價盤,現在被允許進入網籤系統了;二是前期未獲得預售證的高價盤,現在獲得預售證並實現銷售和網籤。因此,就表現為房價大幅上漲,甚至是“跳漲”。納悶了,難道政府放棄限價?難道不擔心房價暴漲,前期用心良苦的努力毀於一旦?難道不擔心投機炒作捲土重來,讓“房住不炒”的頂層設計蒙陰?非不想,而非能也。“一刀切”地限價,不管不顧2016~2017年是史無前例的地王年,不管不顧樓市高溫要緩慢消退的規律。

其結果是,既要承認高價盤的存在,又要控制價格,數據失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大家的親身感受是,不僅房價數據是失真的,成交量也是失真的。表象看,房價是穩定的、成交量在下滑,但實際情況卻是,各地搶房不斷、房價明顯上漲。這樣,管理層怎麼判斷形勢?怎麼調控市場呢?更重要的是,地價並未下跌,僅溢價率下行了。今年上半年,300城土地出讓金同比增長27%,再創歷史新高,但溢價率(20%)下降16個百分點。源頭的地價不跌,房價怎麼跌呢?

逆規律行事,時間久了就搞不下去了。按揭利率已連續18個月上行,6月份的首套房利率、二套房利率環比分別上漲0.71%和0.1%,相當於基準利率的1.15倍、1.23倍。大量新房成交但無法網籤,按揭貸款辦不下來,拖得越久承受的貸款利率越高。不是購房者受損,就是銀行受損,政策制定者還得到處維穩。更要命的是,如此限價,或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終端限價,高價盤限證、限籤,成交量自然上不來,管理層一再強調的增加供給的問題始終無解。

另外,終端限價疊加成交凍結,銷售款回不來,而地價還在上漲、融資越來越緊,開發商拿地意願自然降低,高價地無人問津,就連非常激進的碧桂園,都傳言拿地降速了。進入7月,包括上海、合肥、天津、杭州、成都等城市,均出現多宗土地流拍或擔心流拍而主動撤回。現在,國家嚴控地方債務,PPP、棚改、國企平臺紛紛被清理。合規的融資渠道中,土地來錢最快。

土地財政依賴度高的,連續數月未出高價地的,自然承受不了要跳出來。於是,南京就鬆綁了土地調控。看來,靠做數據壓房價,不僅房價壓不住,還會牽扯出一堆問題。撥亂反正,成交未網籤的趕快進系統。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了,然後重起爐灶,再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調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