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男子趁朋友酒後熟睡,用朋友手指解鎖手機後轉走2.6萬,你怎麼看?

Stephanie250


我們認為,現在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了,很多人都開通了“指紋解鎖”、“指紋支付”功能,由於指紋特徵的唯一性,讓不少人覺得安全可靠。但是,指紋解鎖也有很多bug。

6月14日,有媒體報道,昆明一男子孫某趁著戰友催某酒後熟睡之機,拿著戰友的手指往手機上一按,就把手機解鎖打開,並轉走了2.6萬。接下來的幾天裡,孫某依然賊心不死事先偷窺了催某的銀行卡密碼將其賬戶中的2000元錢轉走,在此過程中被催某發現。隨後,催某拿著轉賬記錄質問孫某,可沒想到孫某竟然刪除了轉賬記錄並否認轉錢的事。催某隻能報警。經審理,昆明市嵩明縣人民法院以盜竊罪判處孫某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

指紋特徵有唯一性,讓不少人覺得安全可靠,但這看似安全便捷的解鎖和支付方式是需要用戶具備較強的安全防範意識的。首先,不要讓他人的指紋輸到自己的手機,防止他人利用添加的指紋信息;第二,加強防範意識,防止他人趁自己無意識(睡眠、酒醉等)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手指指紋;第三,手機支付軟件一定要設置“限額”,並時常查看,以免被盜後損失慘重;第四,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機,不能隨意擺放;最後,隨時查看支付方式是否有變動,比如是否開通便捷支付或免密支付。

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安全隱患。不管怎麼說,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不要讓不親近的人接觸到,是最重要的。


時報傳媒


交友需謹慎,對於2.4萬就走上法律程序,這明顯是盜竊後不願歸還的玻璃戰友情,像這樣的飯局以後別參加為妙。

在上述的問題中至少說明了機主的指紋是有效的,盜竊的發生不是因指紋識別失效導致的財產被盜。要是想類似的事情不再發生,要麼是有去參加這種玻璃戰友情或者其他可有可無的飯局的時候不帶手機,或者是帶個功能機就可以了,要麼就不去參於這種無效的社交活動。

這件事情可以簡單的看作是這個犯罪分子在受害者熟睡之後,從受害者身上拿了2.6萬,至於是微信支付還是什麼支付這都只是個不重要的過程。假設早在多年之前,沒有微信的時候,受害者是用包隨身攜帶2.6萬,如果犯罪分子盜取了這包中的2.6萬,那麼還能怪包沒把錢保管好麼?不現實的。

總之吧,交友需謹慎,科技無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