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玉|野生變家種,「神草」人參的前世今生

本期專家

張亞玉|野生變家種,“神草”人參的前世今生

張亞玉

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國家現代農業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土肥水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藥用植物栽培團隊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藥用植物研究室主任。

土產參為貴

人參(Panax ginseng C.A. Meyer)為五加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根入藥。

《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記載著中國4000年前就已經形成的人參藥用的精髓:人參不僅可補五臟,還可以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也就是說,經常服用人參,可以防止衰老,可以延年益壽。

張亞玉|野生變家種,“神草”人參的前世今生

野生人參的根

我國《圖經本草》記載:“相傳嘗試上黨人參者,當使二人同走,一人與人參含之,一人不與,度走三五里許,其不含人參者必大喘,含者氣息自如”。

藥鄉神話 千年神草被馴化

人參被視為“百草之王”,野生人參自然生存量小,自然生長速度極慢。由於其極高的藥效作用和經濟價值,需求量不斷增加,利益驅使,人們盲目採挖,導致野生人參瀕臨滅絕。因此,開展野生人參馴化栽培不僅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對保護資源的永續利用有重要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張亞玉|野生變家種,“神草”人參的前世今生

人工栽培人參的根

人參生長對環境條件有著苛刻的要求,其生長髮育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基本的生態條件包括光照、溫度、水分、土壤、養分、空氣、生物等因子,這些因子具有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

張亞玉|野生變家種,“神草”人參的前世今生

人參的光照、營養等環境因子調控試驗

中國人參產量佔全球的一半 人參產業有多大?

在國際市場上,廣義的人參包括人參和西洋參,人參起源於亞洲,主產國有中國、韓國、俄羅斯、朝鮮、日本。在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法國、美國也有少量種植。西洋參起源於北美洲,主產於美國和加拿大,但後起之秀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主產國。

我國是世界上人參主產國,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52%,我國人參主產區主要分佈在吉林省、黑龍江省和遼寧省。吉林省是我國人參的主產區,產量為全國的60%以上。我國人參目前產量約8000噸/年,其中藥用約4000噸,零售1000噸,出口約3000噸,是我國出口額最大的中藥材品種。我國的人參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日本、歐洲、東南亞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出口基本以原料為主,近年人參皂苷等提取物出口增加較快。

張亞玉|野生變家種,“神草”人參的前世今生

韓國是人參的第二大主產國,產於韓國的人參稱為高麗參,在韓國人的心目中,人參是聖潔、長壽的標誌,被視為國寶。韓國無論大人小孩都吃人參,把食人參視為一種榮耀。

人工種植真的沒有野生的好?

在古代人參幾乎全部來源於野生。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口的增多,需求量亦隨之加大,野生的人參生產量無法滿足需求,從而開啟了野生變家種的栽培路線,人參的栽培歷史已達1600餘年。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先民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栽培的面積產量不斷增加,對其農藝技術不斷完善,形成了不同環境區域的不同栽培模式,也形成了採收後獨特的加工炮製工藝,在特定區域生產出療效突出、性狀優良穩定的人參,稱之為道地人參。在栽培理論與實踐中,人們也發現了不同的栽培管護方式對人參的療效影響巨大。

張亞玉|野生變家種,“神草”人參的前世今生

人工種植人參的經濟效益

由於人參進入食品的法律法規的實施,人參的需求量更加巨大,5年以下的作為食用人參,5年以上作為藥用人參,由於市場的調節,人參的價格有一定的波動,但大年生價格變動較少,小年生價格波動較大。僅以5年人參為例,如果管理的好,平均產量為每畝400—600公斤,按照2017年價格220-300元/公斤計算,每畝產值為88000—180000元,每畝成本約為20000—45000元,每畝淨利潤為68000—135000元

劍指千億級 人參全產業鏈佈局

“世界人參看中國,中國人參看吉林”,吉林省人參產業發展好壞直接影響整個人參產業發展。預計十三五末,吉林人參產業要普遍達到綠色、有機標準,精深加工比重達到50%以上,參業總產值比2015年翻一番,把人參產業培育成產值超1000億元的重要支柱產業。

張亞玉|野生變家種,“神草”人參的前世今生

非林地人參試驗示範基地

學習筆記:人參養殖要點

1 光照:人參葉片構造具有陰性植物的全部特徵,不能忍受強光直射,喜散射光,人參在林下淨光合作用呈現單峰型,下午1:00達到最大值,為2.47μmol·m-2·s-1,光飽和點為4.1μmol·m-2·s-1。

2 溫度:人參的習性是喜陰涼,要求溫度變化和緩,溫度高低對人參的生育和病害的發生程度有很大影響,人參生長期間的最適溫度是15℃—20℃。

3 水分:水分在人參生長髮育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而人參對水分的要求又很嚴格,土壤過溼或過旱,易造成人參減產,病害增加,一般土壤溼度以35%—50%為宜。

4 土壤:土壤的物理、化學及生物特性直接影響人參的形體、藥效及健康狀況,研究發現優質人參生長的土壤有機質含量為7%—16%,容重0.6—0.8,孔隙度為70%—80%,酸鹼度以微酸性或近中性(PH值6.0—6.5)。

5 肥料:不同年生人參吸收氮、磷、鉀的比例略有不同,在3—4:1:5—7,其中,氮肥過多,人參抗病能力降低,易感染病害,銨態氮比硝態氮危害更重;對磷的需要量最小;對鉀的吸收量最大;微量元素對人參的生長髮育有利,不可缺少,如硫、硼、鈣、鎂、鋅、鍺等。施用肥料應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複合肥為輔;配方施肥為主,單一品種肥料為輔等。

張亞玉|野生變家種,“神草”人參的前世今生

中國農業科學院傳媒與傳播研究中心

採寫|李海燕 侯丹丹

專家及團隊介紹

專家介紹:

張亞玉研究員主要從事人參、西洋參等藥用植物栽培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在人參、西洋參等藥用植物栽培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方面,以土壤改良作為關鍵技術,提出了“土壤物理結構影響人參形體、土壤養分影響人參品質、土壤微生物影響健康”的人參健化栽培技術體系;同時針對人參、西洋參等藥用植物的科學護育開展了較為系統地科學研究,為珍貴中藥材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指導。獲省部級科技獎8項(主持4項),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著作13部、專著2部,培養研究生15名。

團隊名稱:中國農業科學院藥用植物栽培創新團隊

團隊所屬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藥用植物栽培創新團隊立足於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需求,以北方藥用植物栽培理論和栽培關鍵技術為研究重點,系統研究人參、西洋參等北方主要藥用植物的養分生理、水分生理、光合生理機制及道地性的分子機制,圍繞北方道地藥材的人工馴化栽培及規範化栽培中存在的關鍵難題開展研究,為構建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藥用植物生產技術體系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技術指導。

張亞玉|野生變家種,“神草”人參的前世今生

近年主持和參與完成了國家省部級項目30餘項;完成省部級鑑定成果7項;制定行業標準2項;獲省、部及院級科技進步獎4項,其中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審定“紅珍寶”和“中農細辛1號”吉林省農作物新品種2個,出版《林下山參護育技術》專著2部,主編《中藥材栽培與初加工技術》等著作13部,申請專利5個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20餘篇。同時,該團隊在成果轉化、科技興農和技術培訓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指導省內外建立人參、西洋參、五味子等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和林下護育示範基地10餘個,護育面積達2000餘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