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与广府人的械斗结果是怎样的?

圭海四记


这里先说明一下客家人的由来,“客”最开始是与“土”相对的,将本地的土著居民称为土民,而将北方南下的汉人移民称为客民。而据学者罗香林的研究,客家是一种文化概念,

即北方南迁的大量汉人在迁入特定的地区后,以其经济、文化的优势,既同化了当地原住居民,又吸收原住居民固有文化,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客家文化。(《客家研究导论》)广东地区“客家”称谓的出现是在清初“迁海复界”政策实施以后,是由原居住在嘉应州地区的居民迁徙到珠三角地区如广州府、肇庆府和惠州府,形成“客家”。

清代广州土客械斗从咸丰六年(1856)开始,至同治六年(1867)始平息,历时12年之久,其具体的原因有多种,并且产生了重要影响,光双方伤亡人口,据学者刘镇发统计:“在这场械斗中,双方的伤亡估计有五六十万,即每年四五万或每天在一百至一百五十人左右。”(刘镇发《客家——误会的历史、历史的误会》)。

这场大规模械斗的最终解决,得益于两任广东巡抚,其一是郭嵩焘(1863—1866在任),其二是继任者蒋益澧。郭嵩焘为这场械斗的解决做了重大贡献,而其方法主要是两个,加强军事建设和迁移安置。前者包括提高官军的战斗力、积极筹备粮饷以及制定不偏不倚、剿抚并用的正确策略,正是在军事制约下,一部分客民开始投诚,这时就需要重新选择安置点,如同治四年(1863)安置高明、新兴等县的十多万客民,有的安置在广西,部分安插在那扶、金鸡、赤水等乡。但因为土客积怨太深,再加上郭嵩焘没有带兵经历,也没有直系兵马,更是和前后两任两广总督关系都不好,多以最终失败,同治五年(1866)因左宗棠的弹劾被调离。

继任者蒋益澧继续执行郭嵩焘的政策,只是相比郭,蒋武将出身,有带兵经历,而且此时广东省内太平天国余部基本被剿灭,主要的工作也集中到处理土客械斗问题。

山东大学刘平教授有一本著作《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1854—1867)》,主要就是讲述两广地区的土客矛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翻一翻。


楚邾


广东“土客械斗”发生在笫二次鸦片战争前。当时,从嘉应州(今梅州)迁徙到肇庆至江门的客家人已达30多姓,10余万人。开始,客家人是以打工的形式进入珠三角地区的,为当地大户当雇农当临工慢慢站稳脚根。其后,就四处开荒勤作苦扒成家立业。本来,这种主雇关糸很难造成民糸矛盾。但后來不幸添加了民族矛盾,使客家人与广府人的矛盾迅速升级,导致整个村大屠杀,成百上千人的集体死亡。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民族矛盾呢?我们知道,在西江流域分布有很多瑶族苗族人。而客家人是汉族人和畲族人的民族融合体。畲,瑶,苗三族同源,都是源于西汉初年的湘西“武陵蛮”(其实是楚国人后裔)。他们共同崇拜盘瓠,尊狗爱狗,沿习“二次葬”等古俗。客家人迁徙无疑得到瑶人的支持和帮助,也使客家人势力迅速壮大。在客家人到來之前,两广的广府人长期统治压迫瑶人。瑶人多次举行起义都被官军残酷镇压,特别是宋代诛杀掳走30万瑶人,民族矛盾深刻。这种历史仇恨借助客家人被瞬间爆发。“土客械斗”持续30多年,双方死伤一百多万,震惊朝野。后來因英法联军侵占广州城,才冲淡事件影响。

第二鸦片战争结束后,清廷派奕沂作钦差大臣到两广处理“土客械斗”。首先将西江南岸的客家人集体迁徙到江北贵港桂平一带,将江门临海半岛台山划为“台山厅”,专门安置江门地区的客家人。其余的强行遣送回原藉。历经三年终于结束了这场旷曰持久的“土客械斗”。

客家人在迁徙壮大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械斗和风雨,但都没有珠三角这次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给中华民族留下惨痛的教训。


严家庆


客家人与当时岭南几大民系都有械斗记录,客家人与闽南人械斗称为“闽粤械斗”;客家人与广东广府人械斗称为“土客械斗”;客家人与广西广府人械斗称为“土来之争”。闽粤械斗不太了解,据说打到台湾。土客械斗在江门起,原因除了平时矛盾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广府人出了很多反清人土,并加入红会(天地会分支),满清雇用了客勇打败红会,立了功,立功后野心就会澎涨,对平时地位在他们之上的广府人进行打圧,经常杀人放火抢土地,满清政治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广府则进行报复,广府所谓的“有志之土”为了拉笼人进行反抗,则发出了客家人想反客为主语论。…………后来事情越搞越大,国际上都知道这事(广府人雇用英军一上岸就被杀),满清政府不得不处理这件事,部分客家人返遣回原籍,部分迁往广西,不久又与广西广府人在浔州府贵县发生械斗,发生了“土来之争”,三万多客勇与二万多土勇械斗,但这次却没有这么好运了,客勇全线大败,遭遇到广西人毁灭性打击,走投无路后反思,改变阵形,从亲满清人土变成反满满人土去参加太平天国运动,同时也得到了广西广府人的尊重。广西浔州府客家人即算好运也算不好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也获得了世居平原的权利,不像广东大多居住山区


yzwaft


这些我就说一下我当地的客家人与本地白话人,现在看来广府人现居住地是比较近近东江的,运输船业走私等也发展的比较早,我这客家人占地比较宽广,地势较高建筑街道较宽敞,以前小时没有几个外地人的,都是清一色的客家人和蛇佬古(当地对白话人的称呼),几十年前,也会听到土客械斗,大家打都是整村人整大公社拿耕作工具,少部分还有枪械,听好像很多人,其实以前人口不多且没有其他外地人,打得也蛮凶的,开枪打到大腿的也听说过,以前没什么警察的概念,村里都集资建有防爆楼,村民自卫,搞得很紧张的,楼现都还在,不过没去用了,队长每家每户发几条比人高的铁喉筒,现家里还放着呢,去年还派上了用场,通婚的也很少的,都是互相看不惯,风俗习惯也有很多不同的,蛇佬古拜清明,这里客家佬拜重阳,蛇佬古过年吃鸡,客家佬过年家家户户必须吃鹅,蛇佬古晚上娶新娘,客家佬白天娶新娘,还有很多风俗不同的,蛇佬古较迷信到处每天差不多都烧香,客家人就初一十五烧烧,到我这代都懒得烧了。现十多二十年发展生活都较多了,客府专门械斗的事几乎没有听闻,不通婚老辈人还有不可否定,但这代人就比较不介意的了,可以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形容,以前的历史我觉得很有必要讲给下一代听的,我们的和睦相处是不容易得来的,前人付出得比我们还要多得多,无古不成今!不教客观历史的很难让下一代珍惜现拥有的成果,而不是上面网友说的不提不说不闻,历史就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歪曲历史编造历史,让后代知道今天的成果是好几代人奋斗出来的,不要沉迷玩耍享受,要继续发扬光大。而不是说在挑拨客府两家的矛盾,现大量五湖四海的同胞进来一起生活发展,客府两家早成了本地人了,再也回不去小时候清一色客府两家人,也回不去住一条村个个都认识的年代了。


我又我讲


说了伤害民族感情,其实,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有冲突,也有帮扶,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各民族并肩作战的时候要多多记忆,别整天发一些你一百年前炸我老家,他二百年前挖我祖坟的问题。

题主问得这个问题是老梗了,南北本是一家人,南方能不能别在提孙文、洪教主“驱除鞑虏”的老梗了?北方也别提南蛮融合、土客械斗这些老梗了?多交流历史上各族人民如何亲如一家,抗战时期各族人民如何并肩作战?


穷哥与众不同


你这个傻*,问这个傻逼的问题,估计你自认为智商高,或者是为了点击率人格都不要了。好吧,现在回答你:不管是客家还是广府,友好的是绝大部分。满意吗?不满意可以,告诉我吧,你住哪个地方?我绝对登门拜访!


wdftykl


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在看没什么结果,大家都过得挺好的,我村子讲客家话,有三个姓,旁边几条村子都讲本地话(广府),我们从小也混着说话,矛盾也输入普通邻居矛盾。那一百年前的事情已经没人记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